首頁 歷史

大宋青云路

第三十六章 種茶法

大宋青云路 方諭 2112 2019-11-08 16:30:44

  “三伯,那您先忙著。這山上風(fēng)大,我覺得有點冷,就先回去了?!彼?。

  “看看,我說的沒錯吧?你既身子不好,還跑這吹冷風(fēng),那不是要命么?趕緊回去?!比畵]揮手,又提起鋤頭干起活來。

  陸方諭從山上下來,直奔陸義林家。

  陸義林年紀(jì)大了,精神不濟(jì),陸方諭走后他便回房去歇息著。

  陸方諭進(jìn)門,聽陸明端說叔祖歇息,只得道:“行,那我下晌再來找叔祖?!?p>  他正準(zhǔn)備轉(zhuǎn)身出門,就聽正屋的一扇窗被打開,陸義林的聲音傳了出來:“諭哥兒,是你嗎?啥事???”

  陸方諭連忙過去,對著窗子道:“叔祖,沒事兒,您老且歇著。等下晌我再過來,不過一點點小事,不急的?!?p>  “人老了,哪兒那么多覺?不過是坐著腰骨疼,想躺一躺。你要不嫌叔祖屋里腌臜,就進(jìn)屋里來,咱爺兒倆說說話?!?p>  “喛,好,那方諭就叨擾了?!?p>  陸方諭是個疏闊的性子,要不前世也不會直接把舍友家當(dāng)成自己的家。陸義林真心為他好,他打內(nèi)心里把陸義林當(dāng)成自己的長輩,也不客氣,跟著陸明端便進(jìn)了陸義林的臥室。

  陸義林年輕時的家境,在村里都是數(shù)得上的。他中了秀才后也沒有一味的死讀書專攻科舉,考了幾次沒考上后,就謀了生路,做過教書先生和賬房先生,又積攢下了一些家底。如今他家除了百來畝良田和大片山地,城里還有宅院和兩個鋪子。

  陸明端的爹娘和兄弟,如今就在城里打理一個雜貨鋪;另有個秀才叔叔在外地做幕僚。

  有這樣的身家,再加上陸義林是個見過世面的秀才,他的臥室跟村里其他人的自然不一樣,鋪陳擺設(shè)不光貴重講究,還充滿了讀書人特有的雅致。

  安州省偏南,沒有燒火炕的習(xí)慣,冬日的氣候卻有些陰冷。陸義林屋里燒著旺旺的炭火,陸方諭一進(jìn)門,就有一股夾著炭火特有香氣的暖氣撲面而來。

  “隨便坐?!标懥x林也不跟陸方諭客氣,沒有起身坐起來,仍是躺在床上,只招呼陸方諭坐。

  “坐這里吧,說話方便?!标懨鞫艘婈懛街I想坐在門邊的椅子上,連忙招呼他靠近些。

  陸義林見陸方諭沒有推辭,道了聲謝后直接坐了過來,甚是滿意。

  他問道:“你這方離開沒多久又轉(zhuǎn)回來,是有什么事么?”

  “我剛才去后山了,想琢磨一下山地種什么好,然后就看到了三伯家的茶樹?!标懛街I開門見山,“叔祖,我聽三伯說您當(dāng)年嘗試種過茶樹,便想過來問問您情況?!?p>  聞弦歌而知雅意,陸方諭這么一說,陸義林就知道他想干什么了。

  他不由從床上撐起了身子,看向陸方諭:“你想種茶樹?”

  陸明端見狀,連忙上前去扶他。

  陸方諭也去幫忙,一面回道:“是的,叔祖。高粱不值錢,花許多功夫也收獲也不大,倒不如種些其他的,看看能不能有所收益?!?p>  “可種茶樹……”陸義林搖搖頭,坐起來把衣服穿好,坐到了火盆前的太師椅上,“反正你三伯家的那株茶樹不行。二十年前我種過,你五伯祖還親自采茶制茶,結(jié)果味道跟原來那株完全不是一回事。”

  母株上的茶籽種出來的茶苗,味道完然不同,陸方諭自認(rèn)為知道問題出在哪里,這還得做一下試驗才能確定。

  他問道:“叔祖您先說說,后山上栽種茶樹,成活率高不高,茶樹長得好不好吧。”

  他知道茶樹適合種植在微酸性土壤里,PH值最好是4.5至5.5之間。他是個文科生,在沒有試紙的情況下,也不知怎么去測試出后山上的PH值是多少。

  但三伯家的茶樹長得這么好,如果陸義林當(dāng)年種的茶樹也不錯,自然就說明了這里比較適合茶樹生長,是微酸性土壤。

  另外,后山上那株茶樹是真的味道好,還是三伯吹噓的;如今茶葉的市場情況如何,需求量大不大……這些都是要考量的問題。

  陸義林能當(dāng)族長,除了他是個秀才公,還因為他情商高,精通庶務(wù)。不光城里的生意,村里田地上種植的糧食作物,他雖不親自耕種,卻也是相當(dāng)了解,有過思量的。

  “成活不成問題,茶樹也長得好。我們這里,倒是很適合種植茶樹。”陸義林雖聽不懂什么叫“成活率”,卻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當(dāng)初我種茶樹,也跟你一樣,是想改變現(xiàn)狀。如果成功,至少比現(xiàn)在種高粱強(qiáng)太多,咱村里人也能過得好一些?!?p>  說到這里,陸義林再一次搖頭:“可談何容易?我用你五伯祖的茶籽種出來的茶苗,味道跟原來那株完全不能比,種了兩次都如此。僅有一株味道還可以的,但也比不上原來的,沒什么意思。想去別處找好茶種,別人怕咱們村都種茶,搶他們生意,都把茶籽看得死緊,不往外賣。好不容易花大價錢買來的茶籽,種出來的茶還不如你五伯祖那一株。折騰了幾年,我就歇了這份心了?!?p>  陸方諭一聽這話眼睛又亮了:“別的村也在種茶樹?茶葉能賣得出去嗎?價錢如何?”

  “陳載德陳大人家,就是種茶發(fā)家的,你說賣不賣得出去?高粱一斤價值二十文;茶葉一斤,價值兩貫至二十貫不等,依茶葉質(zhì)量而定,你說差距大不大?”

  說到這里,陸義林就有些不甘心。

  陸家莊和陳家溝,就算隔了一個縣城,也是一個地域的,氣候、土壤想來相差不大??梢环礁F得吃不飽飯,一方富得流油,全是因為是否能成功栽種出茶樹。

  “叔祖您這里還有沒有三伯家的茶葉?我嘗嘗看。要是有陳家溝的茶葉一起比較,那就更好了?!?p>  陸方諭前世是個舌頭靈敏的,愛茶愛旅游,各個地方的茶都賞過,鑒賞茶葉的功夫可不低。

  他倒要看看賣出那么高價茶葉的陳家溝茶,是不是真比三伯家的好。要是真好,那另說;要是差不多,或者三伯家的比陳家溝的好,他發(fā)家致富的路子只怕就要在眼前了。

  他不光要致富,還要帶著陸家莊的人一起富。身處古代,一穿越就遇到陸明禮和老姚秀才這些人,他太知道宗族力量的重要性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