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沙·離玉堂】玉堂寒雨
返回列表
——將回日月先反掌——
“齒編貝,眸點星,鳶肩公子二十余。
馬如飛,人如水,煙起晴春連天碧。
龍裘金玦雜花光,瑤姬凝醉臥芳席。
峨峨虎冠上切云,九卿六官皆望履。
竦劍晨趨凌紫氛,氣貫天瓴飲虹霓。
玉堂調(diào)笑金樓子,走馬江湖歸無跡。
將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惟畫地。
但見池臺春草長,誰知夜來寒瑩雨?!?p> 祥符初年,柳永大醉,提筆改李賀《榮華樂》詩,洋洋灑灑狂草三頁,贈予離玉堂。因詩中暗藏離玉堂與韓瑩瑩之名,韓瑩瑩嬌羞之下拂袖而去,離玉堂柔聲道謝之后,將詩卷納入懷中,匆匆追去。
一年之后,離玉堂與韓瑩瑩大婚之日。離玉堂贈予韓瑩瑩一對樸刀,以黃金為鞘,鎢金為刃,削鐵如泥,金玉可斷。刀鞘上綴以白玉,分刻“玉堂”“寒雨”二字。刀上則有鑄死暗扣,難以分解,因而只能用以表述永不離分之情意,卻并不能用以對敵。韓瑩瑩當(dāng)夜柳眉倒豎,責(zé)備離玉堂不該浪費鑄材,行此毫無實際之事。離玉堂笑道,一生一次,又有何干系?
康定元年,延州之戰(zhàn),西夏幾要攻破中原。
為護延慶二州數(shù)十萬百姓退往麟州,離玉堂臨危接旨,率孤軍往援。
離玉堂與韓瑩瑩率天波府二百精銳死守延州城七日,苦戰(zhàn)之下,長刀卷折,二百死士全數(shù)殉國。李元昊破城而入之時,卻只見軍庫大火燒天,軍糧物資盡成焦炭。三日之后,天下大雪,李元昊缺糧少馬,不得已退回西夏,與宋締立盟約。
數(shù)月之后,宋仁宗專程派遣使者前往延州,尋找離玉堂夫婦之蹤跡。
一片焦土之中,不見尸首,唯只找到“玉堂”“寒雨”雙刀。雙刀竟已被內(nèi)力強行破開,刀身一層焦炭一層凝血,隨手舞動之下,卻仍有奪魄寒光。
后宋人在開封立祠供奉此刀,楹聯(lián)皆用柳永真跡,一時千古。
百年之后,金軍破城,奪刀獻(xiàn)予完顏宗弼?!坝裉煤觎簟币鄽в趹?zhàn)火之中。
——龍裘金玦雜花光——
淳化四年,西夏滋擾;朝廷下令募新兵三萬,由代州、并州等三州共籌。代州指揮使楊延玉麾下一名小小傳令官,年僅十八歲離玉堂自告奮勇請纓前往,竟在短短兩個月內(nèi)募得精兵八千,且兵強馬壯、士氣高昂,令得楊延玉刮目相看。
至道二年,黃河決堤。離玉堂恰在左近執(zhí)行公務(wù),危急關(guān)頭,刀斬棄百姓而潛逃之無能將領(lǐng),又在兩個時辰內(nèi)征調(diào)官兵九百、募集民夫七百鎮(zhèn)守大堤,鏖戰(zhàn)一日一夜之后,河堤終得保全。此事之后,離玉堂親往開封府自首,被系于天牢之中。
楊延玉親赴開封陳情,以家藏之丹書鐵券為離玉堂求情,天子動容,終得赦免。楊延玉帶離玉堂回到天波府,指無佞樓之牌坊告知:身在朝堂或是江湖,都可心系萬民?!瓉恚瑮钛佑衩髦惺翘觳ǜ找?、軍職顯赫的楊將軍,暗中卻是江湖上呼風(fēng)喚雨的四大盟會之一萬里沙的楊盟主。一明一暗之中,楊延玉唯以太平為愿,百姓為念,維系朝廷與江湖之間的微妙平衡。
當(dāng)夜,離玉堂卸下軍服,改換白衣,正式投身江湖之中。萬里沙楊盟主的身邊,從此更多一名至為可靠之臂膀;而江湖之中,亦即將因離玉堂的到來而再劃風(fēng)云、抒寫傳奇。
景德元年,宋遼澶州之戰(zhàn),楊延玉率兵出征。奸臣潘美誤國,楊延玉等一眾將領(lǐng)被困于金沙灘中。萬里沙眾高手欲往馳援,卻各自為政,爭辯不休。
離玉堂挺身而出,說服眾高手眾志一心,又訂下縝密計劃,終以數(shù)十人之力,闖過十萬遼兵戍守之重圍,將楊延玉救出。
但此戰(zhàn)亦令楊延玉之父,天波府楊老令公戰(zhàn)死在李陵祠中。楊延玉因而心灰意冷,自請戍邊,為老父守墳。萬里沙盟會之事,便交予離玉堂主掌。離玉堂雖然年輕,卻氣度寬宏,擁有調(diào)兵遣將、求同存異之能。在其主理之下,萬里沙蒸蒸日上。但離玉堂卻立下嚴(yán)令:江湖中人自可按照江湖規(guī)矩行事;但凡入我萬里沙者,必以百姓為念;家國若有危難,必盡其所能,出手相助。
——但見池臺春草長——
韓瑩瑩與韓思思乃是孿生,兩人樣貌幾乎完全一樣,個性卻南轅北轍。
韓瑩瑩性格暴烈如火,豪俠仗義;韓思思卻溫柔如水,心思縝密。幼弟韓振天為青龍會所害之后,韓瑩瑩下山追查兇手,與離玉堂在杭州相遇相爭;韓思思則伴在老父身旁,一肩挑起神威堡的半壁晴天,為神威嘔心瀝血,終身未嫁。
韓思思曾問韓瑩瑩,“你究竟是喜歡離玉堂,還是討厭離玉堂?”
韓瑩瑩毫無猶豫,“討厭?!?p> “為何討厭?”
“父親和楊將軍喝酒便喝酒,憑什么隨意訂立兒女盟約,替我定下終身?”
“那管離玉堂何事?為何要討厭他?”
“哼,我韓瑩瑩要討厭一個人,何須理由!”
數(shù)十年后,韓思思往探慶州,又問妹妹,“你是隨我離開,還是留在這里陪著離玉堂?”
韓瑩瑩毫無猶豫,“留下?!?p> “為何留下?”
“西夏此戰(zhàn),大宋并無勝算。延州慶州有數(shù)十萬百姓,我怎能先走?”
“論朝廷,延州指揮使是范雍。論江湖,萬里沙盟主是離玉堂。你又為何要留下?”
“……我韓瑩瑩要留在一個人的身邊,何須理由?”
此戰(zhàn)四盟八荒,盡出精銳,為延慶二州數(shù)十萬百姓護駕。
當(dāng)年離玉堂“以百姓為念”之理念,今日終成江湖共識。同生共死之兄弟,不共戴天之仇人,此時此刻,亦都并肩而戰(zhàn),交托生死,同灑熱血。
麟州城上,萬民得以保全,韓思思卻坐立不安。她拄槍獨立城頭,遙望延州。硝煙如霧,殘陽似血,韓思思心中陡然劇震——
夕陽之下,離玉堂宛如天神一般,步步走來。
他周身染血,白袍赤紅;韓瑩瑩被他橫抱懷中,仿若熟睡。
——玉堂寒雨,從此絕跡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