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海明

第二十五章 銀子

海明 銅錢道人 1941 2017-05-29 20:07:26

    這就是旅社的規(guī)矩,如果你要住,肯定要付押金在這。

  “嗯,當(dāng)是如此,那押金幾許呢?”

  “客官,您帶銀子了嗎?如果帶了銀子,二兩銀子便可,到時您退房之時,我們會給您結(jié)算,剩下的會退還給您的?!?p>  現(xiàn)在這銅錢民間是在用,但是這首里海商云集,海商出門多帶金銀,畢竟這銅錢分量太重,數(shù)量也太大,帶著太麻煩,所以呀,要是本地的人來這兒,基本上就管人家要銅錢,但如果是海外來的,基本上就是先問問人家?guī)]帶銀子,帶的銀子,就按銀價跟人家說押金是多少。

  二兩銀子,這也不少,這等于兩貫銅錢,2000文。

  這銀子在明朝的購買力可是不低。

  《金瓶梅》第二十三回中金蓮、玉樓、瓶兒三人下棋賭錢,當(dāng)瓶兒輸了五錢銀子后,金蓮便吩咐小廝花三錢買一壇金華酒,花二錢買一個豬首連四只蹄子。

  而明代及以前的中國根本沒有玉米、紅薯、飼料添加劑等東西,加之豬又不象牛羊那樣只吃草,所以很不容易育肥,這樣就造成市面上豬肉很少,價錢自然就很高。

  可以說,以前的豬肉一直比牛羊肉貴,比現(xiàn)在的龍蝦還吃香。

  這從其他方面也可得到例證:磨鏡老人為了得到一點豬肉,不惜放下老臉,想方設(shè)法去求和騙。當(dāng)那豬頭做好后,金蓮她們還特意給大房吳月娘留了一份等她回來嘗。若是豬肉很平常很低賤的話,用得著留嗎?要知道西門家可不是平常人家,什么東西吃不起???能讓她們動心的,自然是非同一般。

  以前正是因為豬肉貴,連賣肉的也跟著沾了光。譬如胡屠戶之所以敢把秀才范進(jìn)罵得孫子樣,絕不僅僅因為范進(jìn)是他女婿,而是由于他有豬給他撐腰,就象干部有權(quán)力一樣,說話自然就氣響。

  從這《金瓶梅》上便可看出明朝之時這豬肉的價格這得多貴,但就這樣一個豬手連四只蹄子也才兩錢銀子,可見二兩銀子這能賣多少東西。

  很多的人寫小說或者影視劇里面好像喝酒吃肉多少兩多少兩,銀子都按最低幾十兩來算,那全屬瞎掰,明朝時候民間真正用得最多的,那就是銅錢,老百姓手里多少年能看見點兒銀子兒,平時出門基本上都是在袖口藏著銅錢,因為都是穿的那種寬袍大袖的長衫,在這袖口靠近胳膊肘的地方有一個暗袋,這袋子呢,有一個收緊口,袋邊用麻繩緊死,里邊呢就裝著銅錢。

  平時呢,大家經(jīng)常會看到比較考究的電視劇里面就是那種穿著寬袖的人怎么拿錢呢?因為基本上是把錢裝在左袖子里面,所以呢,就是抬起左袖,然后右手從袖口伸進(jìn)去,然后掏出錢來,這也是當(dāng)時比較正常的一個行為。

  因為吳鳳這邊人很多,加上他21個人呢,而且吃的東西也不差,這肉食在這琉球島上也是個貴物,只能從周圍的村社購進(jìn)了,而且這個豬肉都得從漢人的村落那邊進(jìn)。

  所以價格也不低,而且他們還要在這住幾天,所以老板娘也就報了二兩白銀的價。

  吳鳳倒也沒有跟老板娘講講價,這樣太丟身份了,從腰間掛著的錢袋子里面摸出了一顆碎銀子,掂掂分量遞給老板娘,說:“你去上秤,不管是多少,先拿它做定金,等我走的時候,多則退少則補,不用擔(dān)心會賴賬?!?p>  “這位客官您這說的哪話,看您這穿著打扮以及您這護(hù)衛(wèi),就知道您不是那樣會賴賬的人,您吃好了,我?guī)タ纯春竺娴姆可?,您挑一個院子,您請?!?p>  這旅社的院子規(guī)格有點兒類似中國北方的四合院,只有正房和左右兩間廂房,那吳鳳就挑了一個稍大點院子,畢竟人也多,他住中間的正屋,正屋旁邊還有一間小屋,小屋里邊住四人,然剩下的16人分住左右兩廂,隨時護(hù)衛(wèi)吳鳳。

  住下之后,便吩咐老板娘給送一些水,送一些茶過來,然后到了晚飯之時,再送一點清淡些的飯食給手下的武士和自己。

  老板娘聽到之后急忙應(yīng)是,而且很有眼力見兒了,見無事了便躬身退出了這座院子。

  正屋里面鋪著榻榻米,旁邊的側(cè)柜放有被子等睡覺用的事物。

  榻榻米上有一件小桌子,然后上面放著茶碗什么的一些散碎的東西,四周的墻上掛著兩幅山水圖,剩下就沒多少東西了。

  吳鳳倒也并未在意,直接在小桌子后面坐下,讓武士給自己送來茶,便慢慢的喝起茶來。

  …………

  看著街道上的店社,內(nèi)里商貨當(dāng)真是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都有。

  像倭國的倭刀、折扇、浮世繪皆有售賣,還有明國的織錦、瓷器、茶葉,安南的黃錦,爪哇的香料,朝鮮的鐵料,各式各樣都有販賣。

  而且店社中的商貨多是作為樣品,一件也單賣,但基本上都是把商品擺出來,看中之后,然后一買便是大宗買賣,定好商貨之后,便到店社后堂去跟掌柜的好好聊一下,定一下這買賣。

  現(xiàn)在第一缺的就是鐵料。

  這店社中售賣的鐵料多為兩種,分為凈鐵(生鐵)、堅鐵(熟鐵)兩類,這是明人對其的稱謂。

  明人有所記載,凈鐵五斤入爐,方得堅鐵一斤。

  堅鐵多用來打銃、制甲、煉兵,凈鐵多用來打制農(nóng)具以及普通的鐵制品。

  若用堅鐵打制這些零散的鐵制品,顯的浪費。

  而這首里城城下町鐵料販賣最多、最大的商團(tuán),便是朝鮮商團(tuán)。

  朝鮮東北部山林云集,山嶺陡峭,其中內(nèi)含鐵礦。

  這其中尤其是咸鏡北道境內(nèi)鐵礦最多,故自古那里便開山挖礦,煉鐵鑄模,這鐵料也是這朝鮮商團(tuán)對外貿(mào)易的重要商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