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蘇筱筱恍然大悟之后覺得心里有絲絲的不舒服,卻努力忽略這種感覺,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她更愿意把這當成俞陽紳士風度的一種體現(xiàn)。
甚至她一直天真地認為,基于她和俞陽之間的巨大鴻溝,她對俞陽的喜歡應該更多的是一種欣賞,一種仰視,俞陽喜歡上符欣怡這樣的女生才是理所當然的,而她對于俞陽這種行為的不舒服實在是不應該不明智的。
俞陽報上去的節(jié)目是鋼琴獨奏,班上從沒有人知道原來俞陽也會彈鋼琴。直到甄選節(jié)目的那天,是在大禮堂進行,管的不嚴,喜歡的學生也有偷偷跑進去看的。
蘇筱筱和楊婉她們幾個本來不想去的,可是符欣怡卻興致勃勃地邀請她們一起去看看她主持,說是順便給她提點意見,再加上徐浩鈞和胖子也商量著要去給俞陽捧場,于是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溜了進去。
俞陽的演奏曲目是《鐘》,最初聽到這個旋律的時候蘇筱筱就不置信地睜大了眼睛。
這是一首比較不常聽見的鋼琴曲,原因無他,只是因為太難了,但蘇筱筱卻是很熟悉的。
在她的成長歲月中,曾有好幾年是陪著琴童和學霸吳一江長大的,迫于一江媽媽的壓力,她們倆的課余時間很多都是在吳一江的房間里度過,吳一江練琴,她就在旁邊看書,可是當吳一江考完十級之后忽然覺得前所未有的空虛,可能沒有了壓力之后才猛然發(fā)現(xiàn)鋼琴才是自己的最愛之類的,興之所至地特別想挑戰(zhàn)一些高難度的曲目,所有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她每天都很反復地去練習一些曲子,完全是為興趣而練,卻比考級還要投入。
而《鐘》是她為數(shù)不多沒有練到滿意的曲目之一。
蘇筱筱還清楚地記得,那天,吳一江第一百零一次彈錯了音之后,一頭栽在琴鍵上,指著復雜的琴譜對著蘇筱筱感慨:“彈琴真是要看天資的,這首曲子太難了,不是我這種資質勤加練習就可以彈出來的。”
蘇筱筱從未見過心高氣傲的吳一江也會有心灰意冷的時候,所以對這首曲子的印象很深刻。
《鐘》是李斯特的曲子,包含的技巧特別多,如果不是基本功很扎實,并且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甚至很難能不卡殼,更不要說流暢了。
可是臺上的俞陽彈起來卻風淡云輕,揮灑自如,一串一串的音符行云流水一般從他手下瀉出,卻看不出任何的炫技和輕浮。蘇筱筱想,要是吳一江在一定佩服得五體投地,再也說不出俞陽是”空有外表,沒有內涵?!斑@樣的話來了。
雖然在場的同學大多數(shù)不知道這首曲子在技巧上達到了怎樣的高度,卻被好聽的曲折的旋律所折服,以至于琴聲停了很久,現(xiàn)場還寂靜一片,誰都不愿意發(fā)出聲音,以期可以在余音中待得再久一些。
直到俞陽站起來謝幕,現(xiàn)場的所有人才不約而同地用力鼓起掌來,蘇筱筱連巴掌都拍紅了。
她的內心其實有點矛盾,一方面她有小小的自豪感,這就是我喜歡的人,他還有這么多值得喜歡的地方??墒橇硪环矫?,她也愈發(fā)覺得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覺得自豪的看來也并不止蘇筱筱一個人,一直站在俞陽的鋼琴邊給他翻琴譜的符欣怡也興奮地滿臉通紅,容光煥發(fā)。
雖然他們并沒有同時主持一場晚會,可是他們倆一同站在舞臺上的畫面看起來還是那么和諧和美好。他們天生就好像是應該站在一起的人,蘇筱筱自嘲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