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第二日清晨,江鹿又多帶了一雙兒女來到東山村,三人身上背著大包小包的行囊。
江雁迷惑了一會兒而后恍悟,這是準備搬進東山村了。
目送周尋周歡兄妹倆往江順爺爺家中去,江雁問江鹿:“周家爺奶不過來嗎?”
江鹿擺手:“我們娘仨過來就是給家中減輕負擔(dān)了?!?p> 周家剛收完田里的冬小麥,雖然產(chǎn)量比往年少了將近四分之一,但加上去年沒吃完的,短時間內(nèi)并不缺糧食。
只是周家兄弟三個都娶了妻也生了孫輩,現(xiàn)在家中人數(shù)不少,每日外出找來的水又有定量,勻下來根本不夠喝。
所以江鹿的婆家昨晚聽她悄聲說起在山中找到一處水源,量不多,不過片刻思考就讓江鹿帶著娃兒回娘家住。不僅能省下三人份的水讓其他人多喝幾口,還免了江鹿每日來回打水費力還不安全。
若是外人問起去向,統(tǒng)一說法就是這種時候不放心江雁一個姑娘家獨自留在村中,過去搭把手。
有心的人能就此猜到東山村有水可用,但只走了三人,也不會認為她們找到的水源水量可觀然后費勁過來搶奪。
江鹿的兩個妯娌倒是心動想來,但一不知道找到的水有多少,二是也沒有到山窮水盡時,暫時抹不開臉搬進妯娌娘家住,公婆兩個也不會允許。
只是拿江雁作幌子總歸不好,江鹿溫和的看著江雁:“等取水回來,你下地的時候記得喊我們一起?!?p> ……
四人鉆進蘆葦蕩,很快找到昨日挖坑的地方。
俞嬸掀開上方蓋著的蘆葦墊,探頭往下看,這個坑大概積了一手掌那么長的水,有半尺那么高。
坑的直徑同家中曬菜干的小號竹篾差不多,便是將水一滴不剩全部取出來,也不過將將小只木桶的量。
江雁估算了一下,大概十二三升。
好在她們挖了五個坑,雖然坑內(nèi)積水有多有少,但就算只能取出大半,也夠單人省著喝上四五天。
江雁將穿好麻繩的中號竹筒向下投擲,略微晃動麻繩,牽引竹筒調(diào)整好引水姿態(tài),很快水就順著竹筒內(nèi)壁流入。
十?dāng)?shù)次后,江雁帶上山的加蓋小木桶已經(jīng)裝滿。她想了想,又將竹筒擲下去打了半竹筒水握在手中,坑內(nèi)的水量已經(jīng)少了大約三分之二。
江鹿姑姑她們也各有各的取水辦法,江雁等在一旁看著她們手中不同型號的取水道具,不得不感嘆她們思慮周全。
像她只帶了一種,若是坑中水量不多水位不高,怎么取水就是一大難題。
離開時幾人都心滿意足。
江雁甚至不負責(zé)任暢想,若是往后出水都能如今日這般穩(wěn)定就好了,這樣她份額內(nèi)的水喝不完,還可以勻出一點給江鹿姑姑,這樣有來有往,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她們的幫助。
江雁有一堆活自己不太會做,就等著其他人幫忙或提點。
如果是東山村其他人,如江鹿姑姑她爹江順老爺子或她侄子江駒,江雁已經(jīng)能夠毫無顧忌沒有心理負擔(dān)的找上門去。
但面對江鹿姑姑,江雁暫時無法做到。她覺得,極有可能是因為她們見面次數(shù)太少,感情不夠深,還沒有建立起互相麻煩的默契。
現(xiàn)在,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