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清徽渡

第170章 畫蓮終章

清徽渡 池敘稚魚 3350 2025-05-01 23:32:14

  “裘賓鴻暗度陳倉此計甚陋,可如此拙計為何能為非作歹多年且蒙蔽一眾官員?其本質(zhì)就是算準(zhǔn)了無人敢悖逆上意,既忠,卻愚。”公儀淏卿絲毫不留情面。

  朱延一時羞憤愧欠,又難以辯駁,鼓了鼓唇而后又言:“若有一日君令、黎民與本心使大人陷入兩難境地,大人又當(dāng)如何?”

  “不會有這一日?!惫珒x淏卿斬釘截鐵道:“為君者愛民,我心向民,君臣一體,如何兩難?”

  朱延閉唇不語,將未盡之言掩在一聲輕嘆里。

  翌日清晨府衙后門。

  朱延登上孟昌為他備好的闊適馬車,在一片鴉默雀靜中,緩緩駛往廬陵。

  疏陽明媚,清風(fēng)煦暖。

  大約入了市,熙攘聲同叫賣聲疊起,一陣草木香郁之氣悄然將朱延裹起。朱延挑開簾子,只見酒肆花窗倒籌人影,茶栩間煙霧升騰,九衢三市,人煙阜盛。

  秦水道的木棉仍是濃烈,遠(yuǎn)處河灣浮著層薄霧,青玉欄堤難擋千枝白蕊垂墜粼粼鏡湖,惹得緋鯉相銜。

  初觀秦水道滿天墜枝繁花自己肩披囚服,現(xiàn)今再賞,卻已身系布衣,年少愿景難全,入仕汴京終成夙夢。

  大理寺衙署正堂。

  公儀淏卿立于窗前看著那輛青蓬馬車漸漸隱于街巷之中,心生悉嘆:朱延為官為臣,除去愚忠,皆無可指摘,可惜,時運(yùn)難顧……

  “稟大人,臨川提督府馳報?!毖靡廴腴T抱拳行禮稟報。

  “臨川提督府?”公儀淏卿微吟,而后接過信箋。

  “這桓王殿下果然傲妄自恣。”公儀淏卿冷哼一聲將信箋疊起。

  臨川暴亂,提督孫輝用人失察,疏錯尤甚,不將孫輝移送大理寺受審,反倒越過大理寺私斬賀群,現(xiàn)下還讓自己給他善后,前有少珩送來朱延一案,后有他桓王兩唇一碰便讓自己料理麻煩,怎得這一個個的用起自己都這般得心應(yīng)手?

  世孫準(zhǔn)妹夫自己多擔(dān)待點(diǎn)也就罷了,桓王又是為何?

  公儀淏卿正抱怨著,忽地想起了些細(xì)節(jié),垂下眼眸又展開那封信箋細(xì)看起來。

  腦海中募的白光一閃,公儀淏卿眸光微動。

  “來人?!惫珒x淏卿轉(zhuǎn)身出堂喚人。

  “大人有何吩咐?”親隨緊跟其后待命。

  “裘賓鴻的尸身現(xiàn)在何處?可曾下葬?”公儀淏卿側(cè)首邊問邊往刑獄趕。

  “還未曾下葬,裘賓鴻一無家室,二無親友,無人認(rèn)領(lǐng),只得暫停放在停尸間?!庇H隨答道。

  聽罷,公儀淏卿舒了一口氣,尸身還在便好。

  大理寺停尸間位于刑獄后堂地下,空曠幽深,陰冷潮濕。

  公儀淏卿與親隨跟著兩名獄卒沿著石壁一路走至正后方一塊方窄的石板前,石板上蒙著長長的白布,囫圇能看出來個人的輪廓。

  獄卒接到親隨示意,將手伸向白布。

  “唰”,白布揭開,一張毫無血色、慘白如紙的闖入眾人眼前,雙眼半闔,嘴唇微張,脖頸傷口皮肉外翻。

  公儀淏卿略略蹙眉,朝著獄卒下令:“掰開他的嘴?!?p>  在場眾人皆是一愣,而后兩個獄卒配合著利落得撐開裘賓鴻的嘴,室內(nèi)昏暗,只能看到一個幽洞,親隨提著燭臺湊近照亮,黑暗驅(qū)散,只見裘賓鴻口中只有灰白的半截舌頭!

  親隨被嚇了一跳,連著燭臺上燃著的燈芯也狠狠一顫,只覺詭異至極。

  果然!

  公儀淏卿面色一凜又沉聲道:“去查頭頂?!?p>  獄卒得令,手腳利索地除去公儀淏卿頭上的束冠,挑開發(fā)絲細(xì)細(xì)查驗(yàn),獄卒撥開發(fā)絲,只見發(fā)間似有幾塊斑禿,不算大,黃豆大小。

  “有收獲?”公儀淏卿見獄卒神情微變,心下猜測便更肯定了幾分。

  “有幾塊斑禿……”獄卒點(diǎn)了點(diǎn)頭,思索道:“像是……”

  “戒疤……”親隨緩過神來看著公儀淏卿接話。

  “共有幾粒?”公儀淏卿眉頭斂起又問。

  獄卒又撥開頭發(fā)細(xì)數(shù)了一遍,方才答話:“七粒?!?p>  口留半舌,七粒戒疤……

  公儀淏卿回憶著臨川提督府那封馳報,上述挑起暴亂的幕后元兇便是信奉蓮殊菩薩的虢國,而其信徒皆剃度出家,拔去半舌,點(diǎn)七粒戒疤,逢七焚香禱告……

  初見裘賓鴻那日正是逢七之日,而裘賓鴻身上的皂角味道,便是他為掩蓋香火之氣而特意沐浴。裘賓鴻結(jié)舌之癥只怕也是被割去半舌導(dǎo)致,因由割去部分不多,所以才能保留其說話能力。

  虢國以蓮殊菩薩惑我大圊百姓,裘賓鴻也做了那萬千信徒之一,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一個仕途大好的能臣為何會選擇叛國了。

  虢國之心,當(dāng)真險惡!

  汴京禁城宣德殿。

  花落了一層又一層,遮去了紅墻綠瓦,蓋住了錦壁琉璃,整個宣德殿沉進(jìn)了一片素白之中。卻有一枝碧桃,傲放舒綻,窈窕多姿,穿過重重宮門。借著鎏金小獸頭爐里散出的裊裊輕煙,香氣立刻鋪滿了御榻圍屏。

  雕漆填金云龍案幾上是四本奏疏,皆盡攤開,齊置一排。

  第一本是臨川提督府奏報,上述暴亂業(yè)已平反,賀群就地斬殺,暴亂根源是虢國借以“蓮殊菩薩”生事。

  第二本是定西宣王奏報,上述北蠻軍士屠城,大軍入郢安撫繕理,新修太陰山棧道與東西關(guān)隘兵防,尤為詳述了太陰山西境暗筑虢國“蓮殊菩薩”祭陵一事。

  第三本是北境蕭門關(guān)奏報,上述其一:虢國關(guān)口守將李季詭詐精明,似有異心,其二:在協(xié)助桓王殿下捉拿菩使時查毀了虢國在圊轉(zhuǎn)接各線報的據(jù)點(diǎn)。

  第四本是大理寺正奏報,上述廬陵“畫眉鳥殺人”一案,后又詳述裘賓鴻信奉“蓮殊菩薩”,實(shí)為虢國細(xì)作。

  閣內(nèi)重臣推斷,虢國依附大圊,內(nèi)里卻懷有異心。定西及郢、晉二城本為虢國屬地,虢國信奉蓮殊菩薩,于太陰山北境修以暗陵。后此三地被北蠻攻占,虢國偃旗息鼓在明,疑詭算計在暗,命裘賓鴻斂收朝堂消息,遣“菩使”入臨川挑唆暴動,又因廬陵素有“丹青美城”之名,便命裘賓鴻選送畫師入大陰山“蓮殊菩薩”祭陵畫壁,后被筑以石像生祭,前后共三百三十四人。

  胤貞十一年五月十三,圊廷審結(jié)廬陵朱延一案及裘賓鴻叛國一案,處首惡四人凌遲,裘賓鴻鞭尸曝于荒野。

  是案,史稱“畫眉鳥殺人案”及“蓮殊菩薩案”,合稱“畫蓮案”,事涉圊虢朝局,震驚朝野,舉國嘩然,余波經(jīng)久難息。

  廬陵清江畫舫。

  浮光瀲滟,清波弄池,煙雨淡去,云暮遮亭。

  青女立于畫舫樓閣,半倚軒窗,手持碧柄細(xì)毫,望著雨停平湖升起的裊裊霧靄。

  空濛灰青,就好似自己空洞暗淡的心一般。

  空階響起一聲聲足踏之音,步履穩(wěn)雅從容,又有環(huán)佩輕振。

  青女丹唇勾起一個弧度——是他。

  來人華衣修身,玉帶束發(fā),容顏如琢,眉目清朗,正是裴少珩。

  “裴大人?!鼻嗯鹕恚崛崾┮砸欢Y。

  裴少珩回以一禮,面容溫和堅定:“畫眉鳥殺人一案,結(jié)了?!?p>  “青女知曉,多謝大人?!鼻嗯畫深仠\笑,言語感激。

  裴少珩略一垂眸,而后又溫聲和語問道:“青女姑娘如今作何打算?”

  青女笑顏更嬌,俏似春棠:“我打算去定西,為荀姜斂骨?!?p>  “此去定西路途遙遠(yuǎn),你身為女子多有不便,可想好了?”

  “我想親自接他回家。”青女垂眸拂著那支碧柄細(xì)毫,滿面繾綣。

  “也好。”裴少珩淺笑又言:“若有所需,但請直言。”

  “謝過大人?!鼻嗯智砀S幸欢Y。

  青女直視裴少珩,面色幾不可察地浮起一層濛濛哀傷,朱唇輕啟:“青女實(shí)在羨慕大人,得一傾心之人,且能享攜手余生,相較于我同荀姜,實(shí)在是幸運(yùn)得多?!?p>  青女此言屬實(shí)勾起裴少珩心間最深處的柔漪,一去廬陵數(shù)月,想念殊甚,不知衾兒是否也念著自己。

  見裴少珩垂眸思憶,滿面柔情,青女彎唇一笑:“只愿大人與您心上之人歲歲相牽,執(zhí)手白頭?!?p>  “借你吉言?!迸嵘夔裎⑽㈩h首笑言。

  二人靜默片刻,青女忽而展顏,如春雪初融:“大人,青女為您畫一柄扇吧?!?p>  清江霧散,池凈無痕,朱延端身立于流云臺之上,手撫著青石雕柱,感受著被歲月摩挲過的模糊紋理。

  自己自詡忠君,卻是助紂為虐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自詡愛民,卻害的三百三十四人枉死;自己原以為奉旨選送后散盡家財,傾盡所有照拂那些人家眷的余生是上不愧君,下不負(fù)民,到頭來卻是上下皆負(fù),罪孽深重。

  “我該向那三百三十四人道一聲愧欠的?!敝煅泳従徔聪蚯嗍裰?,口中失神地呢喃道。

  云卷云舒,不知過了幾時,只聞得一聲響動,震起鏡池絲絲漣漪。

  青石雕柱上血跡蜿蜒,那棵月下孤松于煦暖熹陽下緩緩墜地。

  胤貞十一年五月十一,臨川暴亂平定,桓王同中郎將歸京。

  胤貞十一年五月十三,太陰山兵防竣工,宣王返京。

  胤貞十一年五月十七,送祖魂歸宗祠事罷,裴少珩啟程歸京。

  晴光瀲滟,天青似染,廬陵難得有這樣明媚溫煦的晴色。

  畫眉鳥殺人案終得了解。

  慕扇者終為扇累;嵌壁者終為壁嵌;棄兒者終為兒瘋;無情者終為情困;忠上者終為上棄。

  十一忽地想起當(dāng)日之語:天理昭昭,因果循環(huán)。

  可惜了,十一始終認(rèn)為像鮑全那樣的惡人,溺斃而死太便宜他了。

  綠霧涼波,云樹繞堤,十一看著這方如染墨美卷般的天地,不由勾唇自嘲,怎得自己先前那般愚蠢盲信!畫眉鳥又如何能殺人呢?

  月隱星稀,夜闌人寂。

  鮑全腳步浮晃地從畫舫逃出,眼睛覆滿了粘稠的血跡,樹影婆娑,河水洶涌,眼前景物逐漸模糊不清,正在這時,自東而來一只畫眉鳥,鳥兒振翅俯沖,尖喙不住地往鮑全面門啄去,鮑全揮袖驅(qū)趕,卻被畫眉鳥繞地頭昏眼花,腳下一滑,“撲通”一聲,跌入河中。

  不敬生靈者終為生靈所絕。

  誰說畫眉鳥不會殺人?

  東虞上京玉淵城。

  芙蓉雨落,青柳淺曳。

  青衣男子修長竅細(xì)的皓玉指骨輕點(diǎn)面前戴寶冠,臥蓮座闔眸菩薩的額頭,雅潤的眸色中浸潤著泠芒,薄唇微抿,如薄釉瑩胎般溫潤的聲音緩緩輕振:“蠢吶?!?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