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帝業(yè)蒼生卷

  與其說景毅是讓我參與熾陽軍的決議,不若說他是在詢問我對軍師趙偉宏的看法,他,仍舊還沒有完全信任趙偉宏,是以,才會在離開渝州時,留下兩個親信牽制趙偉宏了,以現(xiàn)下的情況來看,趙偉宏也確實被薛平和陳軍所掣肘得無法施展,才會寫信來告知渝州近況,或是說,想要取得他足夠的信任。

  這種事可大可小,我也沒有什么定論,可我覺得,趙偉宏這個人深思謀略,有驚人之才,趙偉宏千里迢迢投效景毅,他想要做的事情,定是大展拳腳,實現(xiàn)抱負,而能讓趙偉宏實現(xiàn)抱負的人,在趙偉宏看來,便是景毅了,因而,他對景毅當是絕對的忠誠,到底,成就了景毅,便是成就了他自己。

  我咬了咬唇,說出自己的判斷?!皩④?,良辰所言只是良辰個人所想,還望將軍仔細斟酌。”看他頷首,我才說道:“良辰認為,軍師謀略確實深遠,從棄桐城擇渝州來看,于我軍來說,是最好的選擇?!?p>  “渝州上抵京城,東臨襄陽,雖無襄陽有地勢之利,但我軍還沒有能力駐軍襄陽,另外,渝州山多,若遇敵軍,亦可自保。”他贊同說道。

  我也繼續(xù)?!岸妿煷巳瞬o權(quán)勢,任他有通天智慧,他能做的,也只能是于將軍身后出謀劃策了,所以,良辰以為,他想有一番作為,必須依靠將軍,方能讓他一展抱負。”

  “用人不疑......”景毅口中叨念,應是想起了軍師趙偉宏在信中提及過這幾個字,現(xiàn)在想想,趙偉宏當是也明白景毅還不夠信任他,寫這幾個字表面上是在說李青龍,實際也是在向景毅暗示。

  景毅默了半晌,最后說道:“良辰今日所言對我極為有用,既如此,我便搏一搏吧?!?p>  沒想他聽取了我的意見,并很快執(zhí)筆寫下:軍中一切事宜,皆交由軍師趙偉宏處理。

  蓋上軍印,便是已經(jīng)下定了決心。

  著信使帶回書信,我軍仍舊隨聯(lián)軍向番禺進發(fā),途中時常遇付關(guān)派出的軍隊擾亂,陸上還好,特別是海上,誠如閩國公這般經(jīng)驗豐富的大將,面對敵軍的騷擾也是煩不勝煩,使得行軍緩慢,待到達番禺,又過了一月有余。

  傳言,古時番禺的第一位南??な孛螄?,于番禺建起了任囂城,后任囂病故,委任趙佗為南??な兀w佗又擴建任囂城,并自立為南越王,改任囂城為佗城。

  佗城外有湟水,水寬百丈,樓船行于水中無阻,有這道屏障為護城河,另有數(shù)百戰(zhàn)船相拒,佗城可謂堅固非常。

  湟水中,是上千戰(zhàn)船日夜交戰(zhàn),敵軍水師有佗城后方補給,佗城又有水師為盾,而我聯(lián)軍的水師也有陸續(xù)運來的補給,繼而與佗城外的敵軍久峙不下,但要攻下佗城,實為難事。

  這一打,一個多月時間悄然流逝,戰(zhàn)事幾乎沒有任何進展,付關(guān)大軍出不來,而我軍也攻不進。

  佗城乃付關(guān)老巢,又素來富庶之地,必定儲藏了豐厚糧草軍備,且全都是精兵良將,即便想圍困佗城,斷絕佗城補給,沒個十年八年,也是看不到希望的。

  然我聯(lián)軍的輜重需要各處調(diào)集,縱然可以從南海郡購置,卻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從閩中郡沿海路運輸,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消耗巨甚,在輜重補給上,我們沒有付關(guān)來得便捷,因此,我聯(lián)軍陷入了一種被動之中。

  其一,不可能花十年時間把佗城里的付關(guān)困死,其二,我大軍消耗不起,再有,各處援軍出軍日久,都有些倦怠,或是說想回他們自己的駐地,畢竟幫別人打仗,他們落不下實際的好處,只有跟著各自的勢力,方有機會出人頭地,久而久之,便有懈怠之意。

  這些,都被景毅和閩國公看在眼里,大家心里都清楚,速戰(zhàn)速決才是安妥之道,最重要的原因是聯(lián)軍本不齊心,還有就是,盡早攻下佗城,佗城里的儲備也就消耗得越少,就能繳獲佗城內(nèi)更多的儲備,在這天下不定的情況中,誰有更多的儲備,就意味著誰有更大的資本圖謀更大的權(quán)力。

  是以,閩國公與各聯(lián)軍將領(lǐng)商議后,再次向荊州求援,因為荊州距離最近,若要向其它地方求援,路途太遠,趕來會不及時,可這決定一出,直接導致了荊州局勢變動。

  荊州各處駐軍仍以各種借口推脫,朝廷強制下令命各處援軍,這一次,惟有一處地方拒絕,便是襄陽和樊城,這兩個城池,完全就是沈佑一人主導,而襄陽確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他的拒絕十分有理由,卻也十分讓人擔心他的意圖。

  果不其然,這一次荊州各處調(diào)軍五萬直抵佗城,荊州各處的防御立馬松懈,在聯(lián)軍攻打佗城的時候,沈佑反叛朝廷,率軍攻打荊州各處,改荊州為楚國,自立為國主,比付關(guān)的野心更大,也比付關(guān)的底氣更足,畢竟,他占據(jù)著最有利的地勢,此外,趁著大軍都在南???,無法及時回荊州支援,而其它的地方勢力也絕對不會因為朝廷的調(diào)令來攪這趟渾水,那么,沈佑就可大力擴展地盤了。

  這不得不說起景毅想利用李青龍的漕運水路了,說起來,荊州江漢地區(qū)盛產(chǎn)糧食,可為何景毅和李青龍要舍近求遠前往江淮地區(qū)購糧呢?因為在荊州江漢地區(qū)的糧食根本就買不到,全都被荊州各處的勢力搶占一空,說不得是沈佑一人把這些糧食都買了也不一定,否則沒有足夠的儲備,他又如何敢公然反叛?他便是有江漢地區(qū)這片糧倉,給了他足夠的資本,且有襄陽在手,就是行往各處的通道,通行便捷,又有輜重補給,他還怕什么!

  現(xiàn)在的情形,當真是進退兩難,五萬大軍就算想回去,恐怕自己的駐地都已經(jīng)被改了沈姓,也就是說,他們的退路已被阻斷,然已到了佗城,不拿下佗城得點好處,又實在太虧,所以,各處將領(lǐng)認為,先拿下佗城,再行計議,他們各自應當是在盤算,如何能給自己獲得最大的好處,或是在得到好處后,再選擇投奔最有力量的勢力,更甚者,自成勢力。

  對于沈佑的反叛,最擔心的要屬景毅了,荊州離渝州很近,而今熾陽軍還未發(fā)展壯大,若沈佑出軍渝州,景毅多年心血,怕是要毀之一旦!

  我知道景毅的顧慮,我也擔心,可看到景毅愁眉不展,我心下難受,說是勸解他,不如說是在勸解我自己?!皩④姡汲街?,你在為熾陽軍擔心,但良辰相信,以軍師的智謀,一定會保熾陽軍平安的?!?p>  景毅蹙眉不語,我又說道:“將軍,渝州地勢險要,那沈佑想要奪渝州,也得考量考量會付出多大代價才是,良辰想,沈佑既想稱帝,那他絕對會保存實力,應當不會選擇拿渝州開刀?!?p>  言下之意,沈佑要奪天下,定然會借襄陽四通八達的便利攻打各處,而他肯定會選擇軟柿子捏,不會選擇渝州這塊硬石頭,當初熾陽軍選擇渝州扎根,就是看重渝州地勢險要,沈佑要打渝州,勢必會折損巨大,如此,沈佑當然會考慮是否劃算了。

  景毅這才抿唇說道:“但愿如此罷。”

  打了這么久的仗,時間一晃,就到了陽春三月,在番禺這里,已經(jīng)是非常炎熱的天氣,所有人都想盡快拿下佗城,好各自再尋去路。

  是以,在五萬援軍到達不幾日,閩國公就下令圍攻佗城。

  整個佗城都有厚重城墻圍著,三面都有水域圍護,只有東門無水,因此,也只有從這里突破佗城的防御了。

  佗城的駐防確是堅固非凡,即使現(xiàn)下已有十數(shù)萬大軍圍城,要一舉攻下佗城也非易事,經(jīng)商議,決定入夜偷城,或可減少傷亡。

  聯(lián)軍曉行夜宿,集五萬大軍繞路至佗城東門,閩國公兩萬水軍于正面攻打,還有三萬聯(lián)軍也于正面攻擊,營造出主力大軍的威勢,另剩下的兩萬多聯(lián)軍分布在西門碼頭和佗城北門,騷擾城防,以保證付關(guān)的駐軍不能各處回防。

  誠然,真正的主力軍在佗城東門,只要從這里攻破佗城,進得城內(nèi),那么里應外合,也就可以拿下佗城了。

  在閩國公的水師射出火箭點燃敵軍的戰(zhàn)船時,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佗城城樓上急急擂鼓召集大軍抵御,同時敵軍的鼓聲,也是我聯(lián)軍一齊進攻的信號。

  雖看不到湟水上千艘戰(zhàn)船相互攻擊,卻也能想到戰(zhàn)況激烈,閩國公所率水師不僅要抵擋敵軍水師的攻擊,抵擋城樓上敵軍弓箭手的遠攻,此外,還要掩護三萬聯(lián)軍乘小船渡河上岸,攻擊城防,這才能讓敵軍相信,他所率的軍隊是主力,方可以牽制住大量敵軍,讓我們在東門進攻的軍隊少些壓力,進而可以快速攻破城防。

  我們東門這邊的五萬軍士幾乎全是精兵,在聽到擂鼓的時候,五萬大軍在草叢和夜色的掩映下全軍出動,城樓上的火光,就是指引聯(lián)軍的明燈,而我聯(lián)軍并不照明,就是要讓敵軍分辨不清我們有多少兵力。

  城樓上,無數(shù)箭矢飛射下來,將士們拿盾牌擋著,依舊朝前進發(fā),一隊將士推著撞車,如被箭矢射死,很快就有人前去補上,不讓撞車停滯不前,始終保持著前進。

  不知倒下了多少人,大軍終于抵達城下,訓練有素的將士架起云梯,城樓上的敵軍既想把云梯推到向城下的聯(lián)軍投擲石頭,又想射殺聯(lián)軍,自然不得兩全,在他們推倒云梯的時候,聯(lián)軍就會趁機往城樓上射箭,掩護正用撞車撞擊城門的將士。

  那一聲聲撞擊的聲音,在廝殺聲中也尤為清晰。

  也許付關(guān)很明白東門乃佗城唯一沒有護城河的城門,是佗城薄弱之處,在此也是布下了重兵防守,一時間,我聯(lián)軍死傷巨大,仍不能攻破城門。

  原本顧忌城中百姓性命,不愿向城中投火,可打了這么久,若再攻不破城門,聯(lián)軍的死傷只會更多,說不定到最后都無法攻破城門,是以,我騎軍人人點燃火箭,行至城門前便往城內(nèi)射去,又立馬調(diào)轉(zhuǎn)馬頭后撤,如此往復,很快,城中便是火光滔天,硝煙彌漫。

  終于,城樓上的敵軍出現(xiàn)了慌亂,而城中,也是一片驚懼之聲。

  在一聲轟隆破碎的聲音后,城門攻破,撞車一路推進城內(nèi),讓聯(lián)軍入城,其實是先讓我們騎軍入城。

  因為,在城門攻破后,必有大量敵軍阻攔,這時候,就得有一支強有力的軍隊沖散他們的陣營,以保后方步兵可以順利入城。

  不出所料,密密麻麻的敵軍蜂擁至城門,想要堵住聯(lián)軍入城,可在我騎軍的馬蹄下,他們稍顯怯意,似乎本能的退后兩步,這一退,我騎軍沖鋒過去,將前排敵軍撞開,身后的聯(lián)軍見此,一齊涌入城內(nèi),軍心大振。

  不多時,就把敵軍的陣營破開一條口子,這條口子一開,也就是聯(lián)軍勝利的征兆。

  喊殺聲,兵器金戈聲鏘鏘撞擊,還有那血腥的味道,在灼熱的夜里,尤為讓人作嘔,更甚于濃煙的刺鼻。

  我用短刀已經(jīng)是無能為力,我只能跟在景毅身后,用弓箭幫他射殺周遭的敵人,而我身側(cè),有長安保護。

  我很奇怪,破城前明明聽到百姓的驚怕聲,現(xiàn)在卻一個百姓也看不到,就在敵軍后退之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佗城內(nèi),居然還有一道內(nèi)城墻!

  敵軍退回城內(nèi)后,城門一關(guān),便又把聯(lián)軍阻擋在外,而城內(nèi)空地不足,我騎軍近乎沒有用武之地,最重要的是,聯(lián)軍還得攻破一次城門,勢必就會加大傷亡。

  這時候,一直未曾露面的付關(guān)站在城樓上,挑釁的看向下方聯(lián)軍?!盃柕裙テ瞥欠烙秩绾?,我佗城的防御固若金湯,本王也想看看你們有多少本事,能攻破本王的幾道城門?!?p>  這話一出,無疑是動搖軍心,連我都感到一絲絕望,誰都清楚,要攻破一道城防會死很多將士,他是在誅心,使我聯(lián)軍失去斗志。

  “休聽叛賊胡言!”說話的是方懷安,閩國公方青州的家臣,他大聲道:“他不過是因為懼怕,想借此亂我軍心!好誆騙我軍撤離,他好茍延殘喘而已?!?p>  “不錯!”景毅渾厚的聲音響起?!岸家呀?jīng)攻破城防了,難道還要撤退么!南門,西門,北門都有我大軍的攻勢,一個佗城已被圍得水泄不通,逆賊如何還能翻得起浪來!”

  若撤退,那么先前攻破城門時死傷的將士們就白白犧牲了,只得硬著頭皮上,事已至此,已無退路......總之,今日無論多少損失,都必得拿下佗城。

  將士們仿佛又恢復了一些士氣,方懷安當即大吼?!皼_啊,佗城內(nèi)財寶無數(shù),將士們,還等什么!”

  攻打佗城之前,閩國公就下令不得滋擾城中百姓,可眼下方懷安以城內(nèi)財寶誘聯(lián)軍破城,便是告訴聯(lián)軍,進城后可以搶掠百姓。

  我知道這是迫不得已的抉擇,如果他此時不夠決斷,但凡士氣稍弱,那么佗城就不可能攻破,只是,以這樣的方式達到目的,我心中仍是難以接受。

  然而,就在他此話一出后,聯(lián)軍像瘋了一樣,盡都不要命似的往前沖,這就是利益,在利益面前,人會受其驅(qū)使,喪失理性。

  火箭飛射,投石滾落,可聯(lián)軍毫不退縮,撞車撞擊城門撞得仿佛地面都在跟著震顫。

  重利之下,人貪婪的本性凸顯,竟是沒用多久,城門就被撞開,事實證明,方才付關(guān)確是在誆騙聯(lián)軍,城內(nèi)再無城防。

  兩軍再次正面交手,每個人都像殺紅了眼一樣,弒奪對方性命。

  我知道這就是戰(zhàn)爭,為了贏,可以不計手段,可我第一次覺得,佗城里的廝殺,就像煉獄里的懲罰,這種感覺,在之后的征戰(zhàn)中愈發(fā)強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