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逆徒。
這不是什么唱反調,反著來,而是...咳咳。若吃喝拉撒,非生所愿,那吃喝拉撒做不做?
既非生所愿,不吃不喝,會亡嗎?要是會,逆則亡。要是不會,徒生悲。
逆呀,簡單點,說個不!不作不為不行不...
要是不吃不喝會亡,轉而吃喝,這是順?還是逆?因逆亡而順之,悲忘生。
理論上來講,先天之初,簡單的說個不,會亡嗎?不會。要是后世則不一定了,簡單的說個不,如同找死,例如咱們,不喝不吃死定了。
逆徒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玩意,不作不為不行等等豈不是超然物外?萬法不侵,諸邪辟易,猶如磐石。
不作不為不行不思不想...其身猶如磐石,涅槃重生,脫胎換骨。
如果說順是一步步的,那逆則是一種境界,而境界究竟有多高,取決于這個不說到了怎樣的程度。
不作猶如不動,其身如磐石。
物體。
猶如死物一般的物體,只不過它是活的,這可以說是逆境的第一重:石中境。
不作對于先天來說是不難的,任由歲月變遷,身如磐石自在,其身不滅,其身如磐石不滅,那其靈呢?石中靈是否會因磐石身而死寂?所以呀,其身不滅,其靈未必不死。
如磐石是如磐石,正確意義上來講應該是流沙風塵,這涉及到逆境的第二重。
不作干枯是一回事,但之后怎樣?
不為。
那什么是不為?不因事物的撥弄而移動。
流沙呼呼吹,是不是到處飄?是。當有一天吹不動,這第二境算是成了,不過在成之前...
當有一天家伙身如磐石,是不是需要另一個家伙來播弄是非?那這是不是會產生先后之差?是。若無撥弄,那磐石一直都是磐石,其靈死寂。
逆則亡便是如此,其身若化石,其靈寂亡。
若由世生來撥弄則有先后之差,若無撥弄誰來吹風?我們唄。當世界起風了,它可以吹起風塵砂礫,但吹不動磐石。
所以第一境是磐石為止,簡單來說就是吹不動了,風吹塵,聚沙成石,涅槃脫身,這個時候可以蹦跶了。
其身是磐石,其靈脫身而出,那么靈是否可以繼續(xù)波動自己的這塊磐石?可以。這就超出我們的范疇了。
磐石易成,但山的靠自己。
身已不作,其靈可為,其靈為身,則身不為。
簡單來說就是靈靈繼續(xù)撥弄自己的石頭,把這塊磐石撥成山,當連自己的靈都盤不動自己的身體了,別人可以撥的動這塊磐石嗎?不行。
一境:石。
二境:山。
磐石柱山,也可以叫靈山。
在靈魂搬弄磐石的同時,磐石是不是產生了磨損?額...不能說磨損,而是解體,磐石解體,其靈融石,或者說靈與石,又一如既往的回到了流沙狀態(tài)。
至于為什么是這樣...因有些山可以是合出來的。
若自然而然,其靈融山,成山靈之說,但山能移嗎?不能。
這是移山倒海,其山不能行,但能以海的方式以,這是化山也叫山河,山不移,行河流。
三境:河。
這是自力更生。
沙河是一回事,山河又是另一回事,自成山河,而沙河重聚,這靈盤山解石,在由我們來聚沙成山,由于沙河是匯聚成為,三境則是江。
自力更生三境是河,如有天助三境是江。
這是三境的區(qū)別,一個是山河,一個是江河,全都要,那就是先山河,進而重整江河,那三境不在是河,而是海。
一為河,二為江,三為海。
磐石、柱山、海岸。
論難度,化海顯然更難,因重整了山河,使山河成為了柱山,山是山,柱山是柱山,柱山可化海,但很難,需要借物,自行化海是需要契機的。
比如...地震。
若無地震撼山,化海沒戲,若世界四平八穩(wěn)的,有地震這回事嗎?當世生都成了一座座柱山,那世界可真是穩(wěn)如泰山。
地震?那是什么?除非北斗。
北斗說白了,就是世界產生了一群敗家子,互相斗毆,看看能不能產生地震。
那話怎么說?斗轉星移,脫身之策,因北斗而移柱山,但僅限于脫身,或者說柱山移出了那么一點空隙,可以干點什么了,或者說從這點空隙里生長出點什么,不算完全脫身,那生長的東西是什么?竹唄。
北斗地震移柱生竹。
通過竹來解柱山,屆時山崩地裂,以成海崖,暗流涌動,有些海是暗流,這要看山崩地裂的結果如何。
結果是惡果,暗流涌動。
結果是善果,天涯海角。
是善是惡,看殺傷,比如說山崩地裂有么有對生靈造成什么傷害,通常來講只要有生靈存在,那山崩地裂,挨震是肯定的,無非是瞅瞅有沒有被震的稀碎,四分五裂,這基本上屬于斗的太兇狠,不然一個個具備穩(wěn)如泰山的特性,怎么可能被四分五裂,斗太狠了才會這樣。
斗斗是需要適可而止的,若傷則敗即止,這樣當山崩地裂之際頂多是驚神,不過柱山自行化海,有些晚,不合時宜。
所以唄,借汝一物。
竹!
以竹通山竅,震山流水釋海,傳說在山的那邊是海。
這叫山海竹經。哈哈!
至于四境...嘖嘖。
不思呀...這個...在世界有些地方是特異點,竹是怎么來的?它是借來的,產于特殊的北斗時期,當成山海時,這個竹就還上了嗎?沒有。不然也不會有山海經了,在山與海之間有那么一小節(jié)通道,它通向的是北斗那個特殊時期。
走向這個通道,即是還竹,也是生竹,當步入這個特異點,有思這回事嗎?那一片時空沒有你,不知生,不知己,不思進取。
如自身步入那一片特殊的時空,把自己給忘了,這是不可思議。
時空存世,因生而在,但生生卻不記得這片時空里具體發(fā)生了什么。
四境:慧。
我們說那片時空是北斗,但僅僅是一角而已,知一角而不知全貌,入時空則忘。
若知時空全貌則是覺,也就是說在那片特殊的時空里面醒了,醒了呀,那片時空則可以帶出來,因全知而覺醒,怎樣帶出來...問號。
到了四境,才符合境的描敘。
可以給那么一個參考范例,如我等創(chuàng)世,而世界早已有,只不過自身不清楚,這即是在這片時空里創(chuàng)世,通過創(chuàng)世的方式把這片時空帶入早已存在的世界,這是一個參考。
更為具體的則還需要滿足一些特殊條件。
比如我們看禁區(qū)可不像世界,在遠看是宇宙,朝近看是文明,符世嗎?不符。所以這就需要把這片不屬于世界的時空改造成符合世界的樣子。
三境都是實物,四境也可以是實的。
慧是不是太玄玄了?嘻嘻。
那...四境:玉佩。
嘻嘻。
磐石、柱山、海岸、玉佩。
要是誰能把四境給帶出來,那誰都有一塊小小的玉佩,當然也可以先有,但之后卻沒有玉佩了,這等同于用一塊玉佩換一次覺醒的機會,可要我們說,這是浪費,反正我們不覺的誰覺醒那么一次就能帶出來,雖說有那個可能,但這個可能體現在玉佩身上了。
是先有掛玉,還是后有玉佩?雖說我們覺的靠后比較好,但這只是我們覺的,所以呀,掛玉可以存在,但要不要用就看自己了,四境都這么無能為力了,那五境只是推演了。
不可言奇說,不可知奇行,不可能無盡。
五境呀,不太清楚是什么,只能說可能存在,逆境逆行逆徒,家徒四壁,合世璧。
五境:壁畫。
于我等而言它只是一幅畫,但對于世生它可能是一道墻壁,一道栩栩如生的墻壁猶如一幅活動的畫。
畫中生是活的嗎?嘿嘿。要是誰進入到了畫中,它是活的。
要說五境還可以推演推演,六境就只是理論了,華而不實的異想,這個就不理論了,免的誤導。
五境太虛,壁畫可以截,是演可衍,但要嗎?個體的事似乎不應過度摻和,但我們也是個體好吧。
若行逆算,蓋一而全,面壁思過,這是忤逆。
那...算了?算了算了。算過了。
順...一步步的。
逆...一境境的。
順曲逆直,寧折不彎。
逆這東東似乎有些少,太單調的說,雖說單調,但收獲可不小,石、山、海、玉...哈哈。
那接下來整點啥?還是逆?不清楚,不知道。
歇息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