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梁相解讖
梁興奴沒有發(fā)表看法,只是打開奏章,繼續(xù)看起來。
皇帝笑道,“中書向來孤直,秉公執(zhí)言,不想介入黨爭是非?!?p> 梁興奴幽幽嘆息,“圣上心如明鏡,既然問起,可見圣上改變心意了。”
皇帝低頭沉吟片刻后言道:“中書說的不錯,這幾日靜思,讖語肯定不是姜家散布的,實在是點滴好處都沒有。而最有可能是姚家和大祭司聯(lián)手欺騙了朕,皇后問起讖語,看似隨意的推薦了大祭司,前去袋天洞求教,大祭司解讖,看似無心,實則有意??!絲絲入扣,環(huán)環(huán)相連,讓朕不知不覺就落入彀中?!?p> 皇帝道出了心聲,“關(guān)于讖語,朕感覺荒誕不經(jīng),可是這些讖語確實存在,這大祭司又解釋的合情合理,讓朕心中怎能對姜家不起疑心??!”
“圣上還記得前朝的讖語‘長弓婦羊滅子易’嗎?”梁興奴詢問皇帝。
“這有什么關(guān)系?”皇帝被梁興奴搞得一頭霧水。
“圣上,因果顛倒,果來解釋因?!绷号d奴坐下來,拿起了紙筆。
“此話怎講?”皇帝似乎突然間摸到了門徑,可缺乏打開那扇門的鑰匙。
“讖者,詭為隱語,預(yù)決吉兇;緯者,經(jīng)之支流,衍及旁義?!兑住分杏醒裕е晾?,差以千里,經(jīng)緯之變,語殊可怪,就是這個意思?!绷号d奴說著,提筆把讖語寫在紙上,“關(guān)于讖語,微臣愚鈍,斗膽給圣上解讀?!?p> “相信中書的才識,定會不比那位大祭司差?!被实燮诖目粗?。
梁興奴揮毫潑墨。把寫好的字幅遞給皇帝,“圣上,共有四個讖語,‘王非王,皇非皇’、‘藺壓余,東壓西’、‘太億女,子神器’、‘羊自北來始定邦!’”
皇帝接過來看,點頭言道:“沒錯,解釋就是?!?p> “既是如此,微臣就斗膽解釋‘王非王,皇非皇’此句。”梁興奴站了起來,他個頭不高,不過站立起來,蘊含的凝重卻讓人感到氣勢龐然。
“這句話大祭司解釋過了?!被实蹪M腹疑團的盯著梁興奴。
“圣上登基之前,是何身份?”梁興奴隨手給皇帝斟點茶水。
“哦……”皇帝猛然拍著腦袋,恍然大悟,“是??!若朕不發(fā)動?xùn)|林門兵變,鏟除戾太子,那么將來他就是圣上,所以‘王非王,皇非皇’是這么個意思啊!”
皇帝眼神充滿興奮,“數(shù)十年前就有這句話!朕才得以繼承皇位,這是天道使然,天意啊!”壓制興奮,接著問道:“那‘藺壓余,東壓西’又作何解?”
梁興奴呷了口茶,慢里斯條的言道:“圣上,姚家住在中都的哪里?姜家住在哪里?藺家是誰家盟友?余家又是誰家盟友?”
皇帝細(xì)想后回答,“姚家在東南,姜家在西面,藺家和吳家與姜家百年交好,而余家和劉家是姚家的傳統(tǒng)盟友。”皇帝說完,拍著大腿,恍然大悟,“朕懂了,怪不得你這里寫著‘藺壓余,東壓西’,而不是‘鱗壓羽,東壓西’。”
“這么一來,姚家壓制姜家,藺家壓制余家,也是對的!”
“對、對、對!”皇帝覺得很是新奇,壓制不住好奇,失去了往日的穩(wěn)重,指著紙上一句話問道:“那‘太億女,子神器’,如何解釋?”
“大祭司說是‘太乙’,而微臣認(rèn)為是‘太億’,太乙為東,太億為兆,‘太億女’,女兆為姚,也可以是姚?。 绷号d奴說著,在紙上寫了‘姚’字。
“那‘子神器’那?”皇帝低頭凝思,隨后茅塞頓開,“對??!震麟是姚家大嬌所生,將來登基,必然是‘太億女,子神器’了。”
“吾皇圣明!”梁興奴笑吟吟,君臣已經(jīng)完全放松下來。
“圣明什么?。≈袝蛣e嘲笑朕了,朕感覺被大祭司那個老王八蛋給騙了?!被实勖Σ坏鼤r的解釋,“那‘羊自北來始定邦!’這句話,什么意思?”
梁興奴正要解釋,皇帝做了噤聲的手勢,盯著這行字看了起來,“中書先不要講,朕自行參悟,看看朕現(xiàn)在是不是已經(jīng)愚蠢到連這個都看不懂了?!?p> 梁興奴的心猛然提到了嗓子眼,唯恐皇帝參悟不透。
看著在靜靜參悟的皇帝,梁興奴暗暗祈禱能靈臺頓開,悟透天機。
已過一盞茶的功夫,皇帝還坐在那里皺眉,梁興奴知道,需要給皇帝點提示了,要不然這么下去,就真的不好收場了。梁興奴趁閑拿起奏折,裝作批閱,隨口問道:“圣上,太子有奏,說太子宮修繕需要銀兩,要不要撥付?”
聽到“太子”“太子宮”字眼,加上總在思考的“姜”字,皇帝靈光乍現(xiàn),頓時找到了答案,爽朗笑道:“哈哈,這羊女就是姜,是姜家的姜宜思啊!將來的太子妃啊?!毕氲酱颂?,頓時樂不可支,大笑起來,“將來的太孫,不就是姜家所生嘛!太子宮在中都東北。這就解釋了‘羊子北來始定邦!’朕解的可對?”
見到皇帝正確的解讀了自己的意思,梁興奴懸著的心才安然放下,趕忙換上驚訝的面孔,躬身對皇帝言道:“圣上果是天縱神武,老臣也是參悟了月余才參悟明白的,沒想到圣上在片刻就能參悟明白,老臣佩服佩服?!?p> 皇帝很滿意,最難的讖語,在片刻之間就能參悟明白,至此,皇帝已經(jīng)完全明白這三句讖語的意思了,“完美,太完美了!這才是讖語的真義,這說明了自朕開始、當(dāng)今的太子潤輿,還有將來的太孫,才是真正的皇帝,天意昭昭??!”
看著手上的紙張,皇帝還在無盡的回味,越咂摸越覺得有意思。
想到半年前,皇后和大祭司費盡心力的布置陷阱,來誆騙自己,這些人真是罪該當(dāng)誅!皇帝恨恨道:“朕也是被大祭司這個老混蛋繞糊涂了,前朝王族,果然有點邪門,要把大祭司抓來,好好審問一番,看看到底有什么精彩的故事?!?p> 皇帝玩味的笑著,“皇后暗中參與也是意料中事吧!”
“微臣愚見,到此為止吧!就怕鬧個底朝天,最后不好收場,圣上,人處其位,必做其想!依圣上之絕悟高智,定是猜到了什么隱情??墒ド霞?xì)想,所涉之人也沒有太大錯誤,很多事情,都是機緣巧合而已,才最后讓事情突生波折?!绷号d奴懇切言道:“事有波折,圣上就來定風(fēng)波,最重要的是平息事端??!”
皇帝贊許梁興奴的態(tài)度,閉上眼睛,手指頭敲擊著桌案,似在深思,微微點頭,“中書說的對,此事不宜興起大獄,看來朕以后要敲打敲打皇后了。”
“很多事情,是不能擺到臺面的,到了臺面,就必須要處理,以正天下視聽。到了那時,處理重了會傷害家人,輕了就難以堵天下的悠悠眾口?!?p> 皇帝有些生氣,“應(yīng)該早點提醒朕,不至于鬧到今日這個程度,讓朕在天下人面前盡失臉面。放了姜家,以前所做的決定就是愚蠢的,會讓天下人看笑話;不放姜家,姚家和大祭司他們會看朕的笑話,不管如何,都有傷天子圣明?!?p> 梁興奴回道:“微臣是姜云天推薦到圣上面前的?!?p> 看著須發(fā)灰白的梁興奴,皇帝同情道:“朕懂你的意思,這就是你一直不敢提這個事的原因吧!中書,你出身低微,家中貧寒,在朝內(nèi)沒有根基,夫人是和你同患難的糟糠之妻,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你也難啊,朕豈能不懂?!?p> “圣上洞察萬物,明鑒秋毫?!绷号d奴被皇帝的體貼所感動。
皇帝揮了揮手,不以為意,“朕不怪你,說實話,若是幾個月前,你為姜家求情,朕震怒之下,也會怪罪你的,你這幾個月小心自保,不提只言片語,也是為難你了,我們商議姜家,看你欲言又止,也是擔(dān)心被誤解為姜家一黨吧!”
“圣上,微臣的確不宜多說。”
“朕想聽聽中書所想,只管大膽的說,君臣多年,彼此不該隔閡?!?p> 梁興奴盯著爐中燃燒的火苗,忠心勸諫道:“圣上欲留穩(wěn)固萬年的江山,絕不希望萬年后,老臣難制,家族紛爭,內(nèi)起黨爭,外招邊患,致使大亂禍及蒼生,御四海而哀蒼生,圣上苦心,幾人能懂?”
“嗯!”皇帝悠悠嘆曰:“別人只看了二三步,你卻看到最后一步。朕不得不佩服啊,在這些中輔里面,中書才知高妙,真是鶴立雞群,遠(yuǎn)超他人。”
“謬贊了!圣上難啊,要為太子著想,要為基業(yè)著想,還要為天下著想。這些事情,相互牽連,紛繁雜亂,稍有不慎,就會招致災(zāi)禍?!绷号d奴略帶憂色,“歷來新主登基,自易朝到我們農(nóng)朝,上千年來,誰人不起波瀾?想當(dāng)初,圣上繼位之時,也是險象環(huán)生,幸虧圣上臨危不亂,才得以妥善處理。”
“中書,滿朝文武,有幾人能懂朕的心思??!能把你這樣的賢才推薦到朕的身邊,姜云天就不是有作亂之心的臣子?!被实塾|動了內(nèi)心的感情。
“圣上!”聽到皇帝的體己的話,梁興奴也心頭一熱。
“東林門兵變,姜云天不擅武功,卻騎著戰(zhàn)馬,手執(zhí)馬槊,誓死追隨。當(dāng)時可不見姚家??!他們就是墻頭草,左右搖擺。朕為了鞏固帝位,才娶姚家大嬌,就憑東林門這一點,姜云天怎會背叛朕那?”想起數(shù)年前,在東林門那驚心動魄的往事,當(dāng)時的姜家、藺家和吳家可是鼎力支持的,三家主帶著家中子弟跟隨自己,這也是自己登基之后,讓三家執(zhí)掌權(quán)柄,投桃報李的原因。
“相識十多年了,中書小心謹(jǐn)慎,勤勞國政,不介入內(nèi)斗,不卷入紛爭,專心梳理朝務(wù),秉公處理國政,今日你我不論君臣,只論朋友,你就當(dāng)是朕的朋友,而不是臣子,朕想聽聽朋友間的肺腑之言?!被实蹌忧閷α号d奴說道。
“圣上,姜家入都官獄后,證據(jù)都呈報到皇帝面前,可是到目前為止,卻沒有點滴的證據(jù)指向軍隊,這就是說,沒有軍隊參與到姜家的陰謀中來?!?p> “好像如此?!被实刍貞浟烁鞣N奏折,“關(guān)于謀反的證據(jù)很多,不敬之言、包藏禍心、勾結(jié)黨羽等,但真沒有和軍隊相關(guān)的,這是為何?”
“圣上當(dāng)年就深得軍心,還親手建立了龍驤衛(wèi),圣上仁智通明,軍隊自然擁戴圣上啊!各家族都沒法插手,也只有圣上能完全控制軍隊?!?p> “的確如此!”皇帝對梁興奴的話深有體會。
“圣上,沒有軍隊,如何造反?”梁興奴氣勢磅礴的說道:“當(dāng)今日下,誰人能造反?難道姜家自己那幾百族人來攻打皇宮?連個內(nèi)應(yīng)都沒有?!?p> “怪朕糊涂,怎能把這個的給忘了,為何不早提醒朕?”皇帝猛然醒悟。
“其實,當(dāng)初,微臣也不知情況如何?微臣和姜家交往也不深,開始也不敢說姜家不謀反,只是時間過去半年了,微臣的確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證據(jù),才心生疑慮,感覺姜家不可能謀反,姜家不會去做根本不能成功的事情?!?p> 皇帝心有苦楚,“的確冤枉姜家,朕也是焦慮,唯恐大行之后,帝國紛亂?!?p> “皇帝所謀者遠(yuǎn),所慮者大,這些考慮都是應(yīng)該的,也不是臣子能妄議的?!?p> “天也不早了!”皇帝命令道:“衡國,用朕的馬車,將中書送回府邸。”
具衡國領(lǐng)命,在旁等待,梁興奴拜謝皇帝,跟著中侍令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