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神橋
“非要如此,才能見到傳承嗎?”
楊凡不太相信,若傳承如此艱難,恐怕拙峰早就已經(jīng)沒落,有怎會有鼎盛之時。
李若愚微微嘆息,兩眼中目光閃爍,好似看到五百年前拙峰的鼎盛之景,道:“萬載以來,只出現(xiàn)過一次意外,一位前賢曾經(jīng)在傳承未現(xiàn)時,得到了秘術(shù)的修煉方法,最終其成就堪比上古的大能,法力蓋世?!薄?p> “他是怎樣得到的?”。秘術(shù)在前,楊凡的雙眼也露出光芒,亮了起來。
“誰也不知。他臨終前,只說了十二個字?!?p> “哪十二個字?”
“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巧若拙……”
說完,如同老農(nóng)一般的李若愚顫顫巍巍離開,他有屬于他的修行,楊凡也一樣有自己的修行。
夜色之中,楊凡獨自一人端坐在拙峰之巔,他沒有著急第一時間去閱讀拙峰這一本大經(jīng),而是運轉(zhuǎn)《道經(jīng)》輪海卷玄法,拓展苦海之中的命泉,同時不斷汲取建木流出的神能。
心神的感知中,每一分每一秒修為都在進(jìn)步,雖然只是一點點,但隨著不斷堆積,即便是砂礫也可以聚成高山,終有一日點滴的進(jìn)步會搭建通往超脫的路途。
修行之時,時間總是不顯眼,再一次睜開眼睛,停下那運轉(zhuǎn)的玄法時已經(jīng)是午夜,楊凡立起身來,看了一眼遠(yuǎn)處籠罩在星光之中的星峰,轉(zhuǎn)身向著一旁雖然殘缺但還可以住人的殿宇走去。
修行勞逸結(jié)合,他也需要休息,也好迎接以后在太玄門中的生活。
.......
翌日,天光方亮,沒有仙霧飄飄,沒有道鐘長鳴,一切自然與平淡中,楊凡和李若愚自沉睡中蘇醒。
晨光中的拙峰之巔,若不是有兩人的身影,便如同殘破的廢墟一般,沒有絲毫人氣。
“你已經(jīng)開辟命泉,想來下一步的修行已經(jīng)有自己的打算,既然你已經(jīng)決定留在拙峰,我也幫不了你什么,這本書中有我一路走來的經(jīng)驗,你可以看看,作為參考之用。”
李若愚手中拿著一本顏色泛黃的簿冊,一看就是不知道翻了多少回,顯然是老人心愛之物。
“多謝!”
前人的經(jīng)驗?zāi)軌蛭{那便是指路的明燈,何況此時的楊凡在這一方世界中只能算是修行中的小白,前人的經(jīng)驗更顯珍貴。
雖然只是相處一夜,但楊凡也清楚李若愚的性格,沒有矯情,只是道了一聲謝,便接過簿冊。
給了楊凡簿冊,李若愚便尋了一處角落盤膝坐下,閉目修行,楊凡也走到一邊,在樹蔭下盤膝坐下,打開手上的簿冊,仔細(xì)研讀起來。
那簿冊之中,有一些修行的法門,但更多的是李若愚老人修行的感悟與經(jīng)驗,一枚枚蠅頭小字,記錄了他自修行以來所得所感。
研讀這樣的簿冊,楊凡感覺自己在親歷老人修行的過程,很快便被吸引住,沉浸在其中。
楊凡不缺修行的功法,《道經(jīng)》是東荒古經(jīng),是修煉輪海秘境的最強(qiáng)心法,他一直以來都是自己在摸索,即便記憶中有其他修行道路的經(jīng)驗作為借鑒,但沒有修行遮天法的人指點,依舊有種盲人摸象的感覺,不見全貌。
這本泛黃的古冊對于他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好似一枚鑰匙一般打開寶庫的大門,寶庫之中的寶藏唾手可得。
整個白天他都沉浸其中,看的如癡如醉,心中的一些疑問徹底解開。
明月升騰,星辰閃爍,夜色到來,楊凡終于將那簿冊粗略的瀏覽一遍,即便其中有許多還未完全領(lǐng)悟,但也已經(jīng)記在心中,以后只要時時回想便可以。
夜色之下,他再一次運轉(zhuǎn)《道經(jīng)》輪海卷的玄法,頓時感覺得心應(yīng)手,好似一層迷霧被破開一般,見到了迷霧之中的真實。
不知不覺間,他的苦海中央,命泉噴涌,神力源泉沸騰,海底的泉眼開闊了很多倍,源源不絕,不斷洶涌而出,還不時沖出一道道霞光。
“神力如潮,霞光滿天,我達(dá)到命泉境界的頂峰了?!睏罘驳男纳褚魂嚸髁恕?p> 楊凡的修為突破水滿則溢,而不是以命相搏破開壁壘,《道經(jīng)》輪海卷玄法加速運轉(zhuǎn),道道霞光自命泉之中噴涌而出,在苦海之上匯聚成七色的云霄,好似一座虹橋一般。
建木幼苗顫動,身軀拔高些許,一股如同洪流一般的神能涌出,徑直沒入楊凡的身軀之中。
那神能精純無比,沒有絲毫雜質(zhì),好似不需要煉化便可以運用一般。運轉(zhuǎn)玄法祭煉神能,一道道泛著玉色的青色霧氣出現(xiàn)在苦海那璀璨的七色云霄之上,不斷匯聚、凝結(jié),最終形成青玉。
這便是楊凡的神脈,標(biāo)志著此時的他已經(jīng)跨過命泉踏入神橋境界。
睜開雙目,已然沐浴在陽光之中,一夜的時光跨過一個小境界,楊凡沒有興高采烈,而是一臉淡然。
在不遠(yuǎn)出的李若愚,看到楊凡醒來,渾濁的雙目看了他一樣,隨后便再一次閉上,但他的臉上難得露出一絲欣喜的笑意,這一個自己走入拙峰的小子,他很滿意。
修為的突破,沒有改變楊凡的生活習(xí)慣,依舊是每日雷打不動的修行,還有不時翻開老人給的簿冊,仔細(xì)研讀一番,每一次看,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這樣的日子過了一月有余,楊凡苦海之中的神橋又增長了一節(jié),只是這一座掛在天穹上的神橋跨過苦海,到達(dá)彼岸,那他便是彼岸輪海秘境彼岸境界的修士,那時便要修行下一個秘境。
這一日,同樣的時間來到拙峰之巔,放眼看去李若愚已經(jīng)坐在屬于他的位置上,顯然比楊凡來得更早。
在他的身邊放著一只弓,若不是在太玄門,在這拙峰之中看到這一只弓,恐怕就連普通人也不愿意要這樣的這一只弓。
因為那一只弓看起來樸實無華,黑漆漆,像是被火燒過一般,甚至上面還有幾個蟲洞,顯得有些腐朽,似隨時會爛掉。
這樣的一只弓,任何人的第一影響都是朽物,沒有絲毫用處,但楊凡清楚這一只弓便是拙峰鎮(zhèn)壓氣運的古器,一箭出即便是天穹也要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