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抑郁的567

6 圓明園

抑郁的567 云淡風(fēng)輕安然無恙 1523 2021-11-10 22:07:40

  今天周末休息,喬蓓蓓和樸嘉去圓明園玩。

  剛剛下過一場初雪,道路的兩邊綠化帶背陰處,仍然有融化不掉的積雪。綠色的冬青被修剪得平平的,頭頂不時會冒出一坨一坨的白雪,好像那些雪是上天饋贈的禮物,不舍得化掉。馬路兩邊高大的梧桐樹,因為突如其來的大雪和降溫,慌慌張張脫落滿地黃葉,厚厚的一層堆積在路邊,被行人踩個稀爛,夾雜一些冰雪,狼狽不堪。

  圓明園因為保留歷史痕跡而滿目瘡痍。燒焦的大樹靜靜地站立著,發(fā)黑的枝杈伸向蔚藍的天空,在樹梢上竟然生長著一小簇綠色的葉子,給人一種枯樹逢春的錯覺。一座座殘垣斷壁的廢墟旁邊樹立著一個牌子,用復(fù)原的照片告訴人們曾經(jīng)的輝煌,想到駭人聽聞的火燒圓明園,無法不讓人遐想連篇。

  來到獅子林,蔚藍的湖水波光粼粼,湖面上竟然有幾只黑天鵝漂著,寒風(fēng)襲來,它們不怕冷嗎?天有多藍,湖水就有多藍,水天相應(yīng),時間在這里好像凝滯了一般,恍若世外桃源,與園外大都市的快節(jié)奏生活一點不搭。因為保持歷史的需要,圓明園野了許多,湖畔瘋長許多野草,樹林里野松鼠上躥下跳,逍遙自在,鳥兒也野,隨意鳴唱,有可能從歷史穿越而來,也可能是“養(yǎng)雀籠”里的后裔。

  喬蓓蓓和樸嘉手牽手,逛遍整個圓明園。這里人少,花錢少,應(yīng)該去一下的地方。還真應(yīng)了那句老話,不過日子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他們兩個現(xiàn)在知道生活開支費用蹭蹭漲,大頭是房租,吃飯排第二,交通費也不少。一個家從無到有,哪兒都需要錢。吸塵器,掛燙機,沙發(fā),長桌,窗簾,地毯,吹風(fēng)機,電動車,賽車……567也花費不少,貓糧貓砂貓玩具貓零食,做絕育,打疫苗,看病,哪一樣不是錢?還有話費,網(wǎng)費,份子錢,請客吃飯,看朋友買禮物,水電費,取暖費,天然氣費,存車費……每次去超市,酸奶,牛奶,水果,面包,礦泉水,雞蛋,牛肉,方便面等等必須買的食物,日用的淘寶網(wǎng)購,衛(wèi)生巾,化妝品,洗衣液,洗發(fā)水,鍋碗瓢盆,也花不少錢。蓓蓓現(xiàn)在明白爸爸為什么總會提錢,錢這個東西,實在是太重要啦。

  BJ的房價一路飆升,與他們收入嚴重脫節(jié),買房基本無望,何況社保交夠5年以后才有資格。戶口嘛,就不用想那么多。喬蓓蓓午休時間經(jīng)常聽到同事談?wù)摲績r,學(xué)區(qū)房和戶口的問題。歐姐孩子兩周歲,老家在張家口,離BJ近,買不起房,為了婆婆孩子,咬牙整租一套兩居室,每個月得8000RMB。養(yǎng)孩子也忒費錢,每個月奶粉3000RMB,早教和幼兒游泳一年20000RMB,尿不濕,書籍,玩具,外出玩耍,衣服……幸虧是婆婆帶娃,不用花錢,否則真不夠花。將來幼兒園,興趣班,鋼琴繪畫,舞蹈,書法,哪一樣都價格不菲。中國家長為兒為女,一直喜歡攀比,被培訓(xùn)機構(gòu)洗腦,什么“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純屬狗屁。身處這樣的環(huán)境,每一個人都很焦慮,最慘的還是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失去快樂童年,失去自己,成為學(xué)習(xí)機器。要求機器不斷更新,順應(yīng)潮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十八般武藝所向披靡。我們的父母,吃糠咽菜也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出類拔萃的人才。愿望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天才也不是培養(yǎng)出來的。家長們不明白這些,只知道人家孩子學(xué)的,咱娃也不能落下。

  喬蓓蓓和樸嘉從來沒有討論過未來,他們不敢想。

  晚上,喬蓓蓓躺在出租屋的床上,床墊不知道被多少人睡過,破舊的老式席夢思,松軟而不平坦,既不能給身體強有力的支撐,也有好多硌人的地方,總之怎么躺怎么不舒服。每次翻身,會發(fā)出奇怪的聲響,影響旁邊人睡覺。

  床上已經(jīng)沒有567的空間,它只好隨便找個地方臥。沙發(fā),還是地毯,也許是桌子上面,管它呢。

  567悄無聲息地穿過垃圾桶,踩過凌亂的拖鞋,貼著茶幾,找到一個安全的角落臥下,它無法放心舒展開身體,而是小心翼翼地蜷縮成一團,勾著頭,瞇著眼,肚子隨著呼吸一起一伏。貓咪是睡覺高手,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倒頭就呼呼大睡,只有清晨和黃昏最活躍。當(dāng)然想567已經(jīng)調(diào)整活躍期為主人下班回到家時間段。

  喬蓓蓓遲遲沒有入睡,她在黑夜里默默嘆息,一直盼望著的長大以后,原來如此。

  小時候總是憧憬著長大以后,我要干什么。天真的小學(xué)生會脆生生脫口而出,我要當(dāng)警察,可以抓壞蛋;我要當(dāng)醫(yī)生,可以治?。晃乙?dāng)教師,可以教學(xué)生知識……蓓蓓最不喜歡當(dāng)老師,因為她身邊一直有個媽媽老師管著她。媽媽曾經(jīng)是蓓蓓要反抗的第一個目標(biāo)。每次遇到什么事,父母如果意見不和,她會迅速站在爸爸這邊反對媽媽。青春叛逆期那段時間,喬蓓蓓感覺自己就是為反對媽媽存在的。她放棄對錯的判斷,媽媽每發(fā)表一個觀點,她就反駁,強詞奪理,宣布自己獨立主權(quán)。媽媽被氣得吐血,多少次揚言:你的事,我再管就不姓安!旁邊的爸爸是蓓蓓的幫手,他不分青紅皂白,誰敢惹我娃就跟誰急,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是:娃還小,長大就好。

  漸漸地媽媽就不再是對手。她練就另一樣神功~唐僧碎碎念。什么要吃早餐,不要熬夜,玩手機時間長了眼睛會受不了,注意多喝水,來了例假要保暖,燒烤不能多吃,外賣嚴重超標(biāo)……媽媽還會發(fā)心靈雞湯的微信鏈接,勵志,養(yǎng)生,健康,感悟等等。不僅如此,媽媽也是寫作高手,突發(fā)靈感就來一片微信,那些句子水平挺高,喬蓓蓓領(lǐng)教不了,她熟視無睹,不理會。

  喬蓓蓓一直憋著一股氣,想要逃離媽媽,證明給媽媽看。然而,現(xiàn)實的生活是長大以后的自己,比讀書更艱難。有個老人曾說,過去的都是好日子。但愿現(xiàn)在的日子也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