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銘一感身下海中智叟被襲,慌亂中不及細想,忙出掌向水中擊去。這一掌全力擊出,湖面便如被驚雷炸裂,瞬間巨浪翻騰,將吳銘與所乘智叟掀在半空。此刻勝遇與尉遲賁并未受阻,一感身后形勢有異,不禁齊回首查看。只見吳銘身下智叟已為人所傷,胸口血流如注,眼見是不活了。而水面之上卻見一只怪爪,正緩緩縮回水面之下,三人一見此爪似曾相識,一轉(zhuǎn)念間,均想起原來是那張宏陰魂不散,避在此處療傷,不料今日又在此湖西北岸處偷襲。
眼見張宏怪爪便要縮回湖中,吳銘急將右臂機甲鎖鏈甩出,緊緊纏在張宏長臂之上。同時左臂亦出鎖鏈遞向半空中來援的勝遇,低聲喝道:“莫讓此怪跑回報信!”
原來張宏十余日前右臂為吳銘所斷之后,便潛心于此湖中靜修療傷。不料丑時剛過,便聽湖中似有巨物游動,心道此湖又非大海,怎會有如此大魚盤踞于其中,當即便在湖底四處查看了一番,果見兩位異人智叟在湖內(nèi)四處查探。張宏雖心知有異,但也未去驚動二人。只在更深處遠遠跟在二人身后,直到吳銘三人到來。
在神象海崖之時,張宏并未與勝遇交手,因此只道若將吳銘與尉遲賁二人水中坐騎擊殺,便可令二人溺水而亡。不料此戰(zhàn)卻碰到勝遇這等既能潛游,又擅飛騰的高手,不但吳銘未重落湖中,自己左腕竟也被吳銘纏住。
吳銘一見得手,心中暗道:“此次可不能再讓這惡賊逃走了!”當即不待勝遇將鎖鏈拉起,深吸一口氣,出掌便又向張宏出水處拍去。張宏此時鳥首剛剛探出水面,一見吳銘飛掌襲來,哪敢怠慢,忙雙足力蹬,將身子甩向一邊,這才堪堪躲過。吳銘左臂與勝遇相連,此時無法再攻上,但單憑與張宏先連的右臂,又不好出招追擊。正自左右為難時,卻見尉遲賁騎著海中智叟急轉(zhuǎn)而回,手中長劍挺出,立時便將張宏結(jié)果了。吳銘沒想到此次合力誅妖竟然如此輕易,暗喜道:“看來此次盜珠之行我三人只須齊心協(xié)力,便能將赤丹安然取回?!庇忠娢具t賁引著海中智叟已到身下湖面,便急將雙臂鎖鏈收了,穩(wěn)穩(wěn)落在那未傷智叟背上。
誅罷張宏之后,吳銘與尉遲賁同騎,隨著勝遇,片刻間便達大湖西北岸山腳之下。三人上岸之后,玉盤西墜,眼見天色將明,吳銘抬頭望去,只見光禿禿的火山巍然高聳,身前盡是碎巖焦灰,還未向上爬去,便已感陣陣灼熱氣息撲面而來,令人頓覺心浮氣燥。
勝遇見此山險峻異常,吳銘二人雖身手矯健,想來攀爬起來也要費上一番功夫。于是便自告奮勇道:“少俠與尉遲兄且于山腳下暫歇,待勝某先飛上火山口去看看。”兩人也覺此議甚佳,便在湖邊坐地,靜待勝遇回轉(zhuǎn)。
騰空之后,勝遇振翅極速上行,但飛的越高,山周愈發(fā)酷熱難耐。到得距火山口尚有里許之時,勝遇須眉翎羽已被炙烤漸漸焦屈,身上早已大汗淋漓,喘息之聲亦是越發(fā)粗重,不禁心中暗道:“若再靠近,只怕便會為灼浪引燃,還是先入湖將周身浸濕之后,再重上山口吧!”當即不敢再做停留,便如一只巨大魚鷹一般,自山壁俯沖而下,扎入湖水之中。
吳銘與尉遲賁在岸上看了,均感奇怪,但片刻之后,又見勝遇破水而出,直奔火山口飛去,才知他欲以湖水濕衣作為防護,前去再探個究竟。
哪知待勝遇直飛至火山口時,周身本已濕透的毛發(fā)衣衫,片刻間又已干透。加之山口出熱氣向上徑直噴涌而出,勝遇此次更為難耐,一驚之下,險些墜入火山口中,慌忙中急揮雙翅向巨口之外脫困而去,接著再不敢稍作留滯,回返山腳,將火山口外情形與兩人說了,又見天色已明,向吳銘勸道:“這山口中幾可流金礫石,即便赤丹在此洞內(nèi),你我皆是血肉之軀,如何能取了出來?況且此刻已天光大亮,我看咱們還是先回歸營帳后,再做打算吧!”
吳銘見勝遇渾身須發(fā)翎羽皆被熱浪烤焦,此刻已顯得極其狼狽。心知他為探珠之事已甘冒奇險,心中不禁深自感激。不過楚楚續(xù)命之期日漸迫促,如今日再作耽擱,恐怕將致終身遺恨。念及此處,吳銘便向勝遇回道:“有勞勝兄舍命探洞。不過此刻難得尋到神珠所在,吳銘還欲再試一回,若能僥幸拿到,也不知空手而回了。還請勝兄于此暫候!”
勝遇聽吳銘探洞之意甚堅,又知他神功了得,自己力所不及之事,他未必難以做到。當下也不阻攔,小心叮囑了幾句,便又重回湖中將身上焦灰蕩滌干凈。尉遲賁本欲同去照應,不過吳銘卻說此去只為查探詳情,待尋得確切方位之后,再三人協(xié)力去將赤丹取出。言畢,吳銘便孤身一人向山頂爬去。
行到勝遇適才所到之處,吳銘便與他一般,深感燥熱難當。不過吳銘聽過勝遇叮囑之言后,心中已有防備,當即逆運真元,將玄清秘境中克制混沌環(huán)中赤炎之氣的符篇心法使出,頓覺體內(nèi)一片清涼。不由心中一定,接著向火山口緩緩攀登而上。
好容易挨到那火山洞口邊緣,吳銘只覺被陣陣熾浪熏烤的眼前一片通紅,全身便如已掉入火海一般。急忙加緊行功祛暑,瞬間周身上下熱汗蒸騰,繚繞于其頂門。吳銘心知如此下去,自己遲早會被灼傷。須盡快覓到那赤丹所在,方能全身而退,再思籌謀善策。
計議已定,吳銘便虛瞇雙眼,向下看去。但見洞底低洼處巖漿沸騰如煮,炙熱之氣從中汩汩冒出,血紅一片,卻不見有赤丹神珠蹤跡。再向右手尋去時,忽覺巖壁之上,恍惚中似有霞光射出,正符葛太醫(yī)所描繪之神珠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