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四年三月十五日,大唐第一家高爐煉鋼廠成立,同年四月,第一家建材廠成立。
貞觀五年二月,百越邕州青城山大峽谷的兩座索塔和四座輔助橋墩正式完工。
……
方尋站在索塔的鐵梯上,腰間綁著安全繩,此時正手持一黑一藍兩面旗幟,黑旗向上,藍旗高舉,通過之前商定的暗號做著指揮工作。
收到指令,塔底的人操作著一臺蒸汽式起重機,把主梁慢慢的升了上去,當主梁升到指定位置時,方尋放下藍旗舉起黑旗,示意對方停下。
操作起重機的人伸手拉動放氣閥的搖桿,把蒸汽機缸內(nèi)的蒸汽排出,失去動力的起重機立即停了下來。
由于起重機采用了和投石器一樣的原理,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蒸汽動力,但只要沒人敲擊偏輪軸,讓齒輪盤的咬合脫扣,吊鉤上的物體就不會因為重力原因自由降落。
主梁升上來了,旁邊的工人立即拿起鐵鉤勾住纜索,把主梁拉到索塔平臺上方,并在底部放上幾個稻草捆當作泄力墊。
等眾人做完這一切,方尋就把兩面旗子同時舉高,示意可以卸貨了。
隨著一聲金屬敲擊的聲響從起重機方向傳來,主梁瞬間呈自由落體掉在了稻草捆上。
索塔平臺有一個由鐵架和滑輪組成的十幾米高的起重塔,主梁吊上來后工人就會把起重塔的鉤子勾到主梁上,再由索塔平臺的一號起重機把主梁吊到指定的施工點。
主梁其中一端的底部左右都有兩根鐵樁,另外一端則是四個圓孔,兩個主梁在連接時,第二個主梁上的鐵樁會扣在第一個主梁上面的圓孔上,以此來完成第一步連接工作。
“把鋼索吊上來?!?p> 看到工人們已經(jīng)完成了主梁的對接工作,方尋立即指揮道。
塔柱上面有兩個相通孔道組成的“>”型索孔,索孔內(nèi)角有一排排鋼筋,是用來掛鋼索的。
吊上來的鋼索會被掛在底部的孔道,總共要掛上五根鋼索。
等鋼索都掛完了,下面的工人就會把五根鋼索的另一端掛在蒸汽機的旋盤上,開機把這五根鋼索擰成真正意義上的斜拉索。
做完這一切,方尋會用混凝土把“>”底部的索孔封住,待其凝固了,再把鐵漿從頂部的孔道灌入,待鐵漿凝固了,斜拉索就會和塔柱融為一體。
斜拉索的另一端會被放進主梁的三角形凹槽內(nèi),最后再灌入鐵漿。
這就是方尋說的笨人使用笨辦法。
沒有辦法把完整的斜拉索掛在塔柱的索道內(nèi),那就分成幾根鋼索,等掛上去了再進行編織成斜拉索。
沒有現(xiàn)代工藝把斜拉索和索塔、主梁連接,那就用原始的辦法灌鐵漿,讓它們直接融為一體。
“你們都坐了這么多天了,怎么還不習慣?”
收工時,方尋看著吊箱內(nèi)的工人一個個提心吊膽的樣子,不由得笑問道。
蒸汽式起重機很難設(shè)計出可以自由升降的功能,不過想要設(shè)計出反方向旋轉(zhuǎn)的蒸汽機倒是不難,因此方尋用兩臺不同方向旋轉(zhuǎn)的蒸汽機組成了一個“電梯”,用于開工時工人上下塔的工具。
否則如果直接人力爬上塔的話,等他們爬上去都累得夠嗆了,那還怎么工作?
不過看工人現(xiàn)在的樣子,似乎他們反而會更愿意自己爬上爬下。
其中一個工人顫抖的問到:“公……公子,這個真的不會突然掉下去嗎?”
方尋斬釘截鐵道:“當然不會,這個吊籃被三根大鋼索吊著呢,別說就我們這些人了,空間要是再大上一點,連頭大象都能給它吊上去。”
另一個馬上問到:“那萬一機器故障了呢……”
“也沒事。”方尋:“先不說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幾率很小,就算出現(xiàn)了,吊籃兩邊還有制動裝置,到時也就只是會卡在半空中而已,我們直接爬下去也就是了?!?p> “要是制動裝置也出現(xiàn)故障了呢?”那人再次問到。
“真要這么倒霉的話。”方尋嘆了口氣,繼續(xù)道:“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方尋的話,讓眾人不自覺的咽了咽口水。
方尋失笑,別說是在古代了,就算在現(xiàn)代,也沒有哪種交通工具可以保證百分百安全,人們能做的,也只是把出現(xiàn)意外的風險盡可能的降到最低罷了。
出了吊籃,迎面就看到馮智戴站在不遠處的石碓旁。
馮智戴已經(jīng)在那里等候多時了,看到方尋等人下了吊籃,就朝著方尋投去一個微笑。
方尋打趣道:“小侯爺,你每天樂此不疲的接我下工,要不是對你知根知底,我都懷疑你有什么斷袖分桃之好了?!?p> 馮智戴哈哈大笑道:“瞧你這黑炭樣,就算本侯真有此興致,也不會找你啊?!?p> 方尋接過旁人遞過的水袋猛喝了幾口,才道:“不說笑了,建材廠那邊如何了?”
現(xiàn)在建材廠那邊每天只能出爐三個主梁,剛開始大家都不熟練時還好,但現(xiàn)在一個個都成老師傅了,三個主梁根本就跟不上方尋他們的進度。
因此方尋讓馮智戴加大生產(chǎn)力度,否則按照這樣的工程進度下去,都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修好這條橋了。
馮智戴:“本侯來找你就是為了這事,建材廠那邊每天三個主梁已經(jīng)是極限了,不過第二個工坊已經(jīng)著手讓人建設(shè)了,新工坊比起第一個工坊規(guī)模要大上不少,再過半個月應該就能投入使用?!?p> “所以想讓你再多帶一隊人,讓他們熟悉一段時間,等新新工坊正常生產(chǎn)了,就可以左右兩邊雙管齊下了?!?p> 方尋:“如此便好,不過人我是帶不了了,小侯爺可以讓他們帶,這些人跟了我這么久,早就學會了?!?p> 馮智戴沉默了片刻,問到:“子昂這是要走了?”
方尋:“沒辦法,長安那邊還有很多工作,再不回去,圣上可就要派人來催了。”
馮智戴理解的點了點頭,算下來方尋已經(jīng)在這里待了一年多,而且現(xiàn)在工程隊已經(jīng)被方尋帶得無比熟練,也是時候放方尋回去了。
在方尋離開時馮智戴拿出了一小箱的金子贈予方尋,以感謝方尋這一年多的付出,不過被方尋婉拒了。
現(xiàn)在百越處處需要資金,方尋哪還好意思拿?再者說,他現(xiàn)在還真的不缺這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