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即將上學的那個初中,就是二姐當年帶著我去上學的那個初中,離家很遠,騎自行車需要四五十分鐘。
我長得比較矮小,家里有一臺舊的二八大自行車,我騎在上面,腿連腳蹬都夠不到,平時學自行車都是腳從橫梁下面掏過去,歪著身子騎,所以,為了上學,只能買臺新自行車。其實,即使舊的自行車能騎,我也想要一臺新自行車,那時的我才不會考慮為家里減輕負擔,而是想著三姐上初中的時候,家里就給她買了新的自行車,三姐有的,我也要有。
于是在小學畢業(yè)的那個暑假,父親帶我去了城里賣自行車地方,挑了一臺藍色的自行車,我記得清楚,是二四的。
因為之前升學考試我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我們鎮(zhèn)里總排名第三,所以我自然而然的分到了初一一班,而且又當上了學習委員。我能當學習委員的原因,一部分因為我的考試成績,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我的班主任老師就是當年二姐的班主任劉老師。
劉老師當然還記得我就是當年二姐帶著上課的小女孩兒。
二姐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也很好,但初中畢業(yè)就沒再繼續(xù)讀書。劉老師還為此勸過父母,說二姐學習那么好,不念書可惜了,父母考慮到家里的條件,再加上當時也沒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就沒聽老師的意見。
三姐也在這所初中,比我大一年級,學習成績一直排第一,所以學校的其他老師也都知道我有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姐姐,對我的關注也就密切了很多,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和姐姐們一樣優(yōu)秀。
但剛上初一的時候,我才13歲,還是一個傻乎乎的,什么都不懂的農(nóng)村孩子,不懂怎么交朋友、也懂怎么當學習委員……更不懂怎么表現(xiàn)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