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是真的被這幅場景給震住,文臣拿頭撞柱的橋段今天算是見識了。這位頭破血流的士子,不管他是為了邀名,還是真的為了他心中的禮法執(zhí)念而戰(zhàn)。
起碼他敢于去死,這一點是讓朱佑樘很觸動的。
不都說千古艱難為一死嗎?
汪直見朱佑樘在愣神,趕緊提醒道:“皇上!”
文臣死諫從來都不是什么小事,明天朝堂不知道要鬧騰到什么程度,特別是六科言官。汪直很是擔心地看著朱佑樘。
被喊醒之后的朱佑樘開口道:“快去救人,朕要活的,還有立馬傳太醫(yī),告訴太醫(yī)院朕要活的?!?p> “皇上,剩下的這些士子,如何處理?”汪直問道。
“詔獄,全部都給朕打入詔獄之中,還要嚴格審訊,一定要查出他們到底受何人鼓動,此人才是真正的包藏禍心!”朱佑樘堅決道。
“是,臣這就去辦,一定查出水落石出?!蓖糁惫砀吲d道。
對于這幫鬧事的士子汪直早就想這么干,可惜皇上最近剝奪了廠衛(wèi)可以不問緣由抓人的權(quán)力。
特別是士子和官員,抓捕的時候需要報備,而且無法進行直接審判,抓之后只能將其和有關(guān)犯法罪證一并交給大理寺。最終由大理寺審判。
按照皇帝的意思,將來的廠衛(wèi)的監(jiān)獄,只能是臨時看押犯人之場所,審判交由大理寺進行。
若是牽涉到軍人,則交給五軍都督府的軍事法庭審判。
至于五軍都督府的軍事法庭皇帝已經(jīng)交代保國公等人籌辦中。
汪直應聲而去,安排人手開始抓捕午門外哭闕的士子。
離開午門的朱佑樘還能依稀聽到門外士子喊冤之聲。
……
最終撞墻的士子被太醫(yī)院搶救了一晚,最終還是沒能救活。大早上朱佑樘聽著汪直的匯報。
“詔獄里的士子都招供了嗎?”朱佑樘開口問道。
“皇上,您放心,他們已經(jīng)全部招供,并且他們家有哪些違法之事,都一一招供。”汪直匯報道。
“汪直,你要知道,此次事急從權(quán),嚴刑逼供這一套終不可取,你應該找人研究不用嚴刑逼供便能讓人如實招供之辦法。”朱佑樘交代道。
“是,皇上您放心,我下去之后就去網(wǎng)羅這方面的人才。”汪直應承道。
“走吧,上早朝去吧,這一晚上就已經(jīng)收到一堆言官的諫言奏本。相比今天的早朝會格外熱鬧!”朱佑樘開口道。
“皇上一群蠅營狗茍,何必在意,徒污了您的耳目?!蓖糁闭f道。
“這些人,要是沒有,平日的朝堂就會失控,用之則如鯁在喉。食之無味,棄之不能,大概就是這么個滋味?!敝煊娱炭嘈Φ馈?p> ……
早朝剛一開始,便有人出列稟奏道:“臣御史湯鼐有事啟奏。”
滿朝文武一見出列的是御史湯鼐,便都振奮起來。
朱佑樘早已準備就緒,緩緩地說道:“奏來!”
“臣懇請皇上釋放詔獄里的張誼等數(shù)十士子,并恢復科舉舊制?!睖敬舐曊f道。
“臣反對,張誼等人以死相逼君上,此乃以下犯上,不嚴懲不足以震懾宵小。倘若如此,將來人人都如此,大明威嚴何在?”內(nèi)閣劉吉起身大聲反對道。
聽到劉吉的話,郁悶了一晚上的朱佑樘突然有些開朗起來。劉吉這老小子,雖然沒才但是關(guān)鍵時刻還是挺可愛的。
不問緣由先站在皇帝這一邊。這就是為什么皇帝都喜歡佞臣,因為他足夠聽話。
“臣彈劾內(nèi)閣首輔劉吉,尸位素餐,妖媚君上,如此無恥之人豈能高居內(nèi)閣首輔之位?!睖緫崙嵉馈?p> “湯御史,朕早有言,彈劾不可無憑無據(jù),需要真憑實據(jù),更何況是內(nèi)閣首輔,念你初犯,罰俸三月?!敝煊娱涕_口道。
“臣懇請皇上釋放張誼等士子。其人為禮法綱常叩闕君上,正合儒門教義,此乃我儒教之脊梁矣。”給事中韓重出列道。
朱佑樘知道他對這個件事是無法回避的,必須給予結(jié)論,而且是強硬的結(jié)論,今天因科舉改革死了個人妥協(xié),明天就會因為變法死人而退卻。
這種事情就是有一便有三。
“張誼等人,今日以死逼脅君上,明日是不是可以白刃相向于朕?”朱佑樘看著韓重大聲和呵道。
“還是說你們對朕這個天子可以任意妄為?”朱佑樘說完慢慢將眼神在大殿巡視了一圈。
“臣等不敢!”底下的大臣頓時全都跪倒在地,請罪道。
朱佑樘突然起身走到臺階前,掃視著滿朝文武,開口道:“科舉改革勢在必行,這僅僅是開始,關(guān)于叩闕的士子,朕的處罰意見是,革去他們身上的功名永不敘用!”
“另外對于此次的會試,朕有幾點意見,今次會試錄入名額增至一千人。而且將會形成常態(tài),后續(xù)科舉也會如此。”朱佑樘接著說道。
“啟稟皇上,貿(mào)然擴錄這么多人,朝廷恐怕沒有辦法進行安置,而且容易產(chǎn)生冗官。”禮部尚書王恕起身擔憂道。
“這也是朕要提到的科舉改革第二點,科舉考試被錄入人員,今后將不會被立即授予官職,根據(jù)成績之會被授予職階。另外朕有意開設官員培訓學院。取名叫‘大明政務學院’”朱佑樘開口道。
“不知皇上這‘大明政務學院’作何之用?”王恕問道。
“朕發(fā)現(xiàn)被錄入的進士多不通實務,聚然授予官職,根本無法勝任本職工作,特別是被授予縣令的進士,去了當?shù)夭皇潜豢h衙小吏所擺布,要不就得任憑師爺所擺布,朕倒要問問,到底是朕的百里侯在管理地方,還是小吏,師爺管理地方?”朱佑樘問完對著滿朝文武掃視了一圈。
“王天官,你來告訴朕,這樣的進士,朕如何能將政務交由他們搭理?”朱佑樘接著問王恕道。
“這……皇上,祖宗法制一直如此?!蓖跛≈Z諾道。
朱佑樘這話是真的說到文官的痛點,因為他們?nèi)舨皇羌覍W淵源從小耳需目染,如果是平民百姓之家出的進士真的就如朱佑樘所說,一開始完全是什么也不懂的新丁,萬事交由師爺,衙門小吏搭理。
只有極少數(shù)個別之人天賦異稟,能夠游刃有余,其他的人都被下面的小吏擺布一兩年才能熟悉門道。
“祖宗法制不一定就是‘圭臬’,所以朕開設這個政務學院就是要培養(yǎng)新科進士,今后被錄入進士都需要在政務學院學習。成績合格方能被授予實職?!敝煊娱涕_口介紹著他所構(gòu)想的政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