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漢那些事兒:草根皇帝劉邦

第一百五十八章 蕭何的人生悲劇

  漢十一年七月到漢十二年十月,歷經三個月,劉邦擊敗英布。

  劉邦身體不好,又遭受箭傷,回到沛去看看家鄉(xiāng)父老。

  心愿已了,劉邦向西,踏上了回長安的路。

  誰曾知,這是他最后一次回到家鄉(xiāng)。

  劉邦回到長安,接到很多百姓告狀。

  被告的人,正是被劉邦點名的大漢第一侯,也是漢初三杰之一人物。這個人就是蕭何。

  劉邦親征英布回歸長安,百姓沒有夾道歡迎,卻是攔路上書。他們狀告蕭何,低價強買百姓田地房屋。

  那么,面對百姓攔路告狀,劉邦又會如何處理蕭何。

  潔身自好的蕭何,為什么會做有損自身名聲的這些事?

  先來回顧一下蕭何的人生。

  蕭何出生沒有記載,但,年輕時勤奮好學,又懂為人處世。大秦時,蕭何在沛,有一份職業(yè):主史。

  蕭何有個優(yōu)點:會看人。

  在劉邦尚未發(fā)達,還是泗水亭長之時,蕭何身為領導,主動與之交好。

  劉邦犯罪,蕭何會袒護他。劉邦在呂公面前,夸下??冢匀f金混吃。蕭何也幫他打掩護。及至,陳勝大澤鄉(xiāng)起義。

  蕭何站出來,推薦劉邦回來主事。并派夏侯嬰、樊噲,去做劉邦思想工作。

  劉邦被推舉為沛公,率領沛縣子弟起義反秦。

  蕭何站出來,是第一批推薦者。

  張良、酈食其尚未登場,蕭何有兩個任務:

  1.負責劉邦后方安全,并為大軍提供糧草。

  2.出主意。

  諸侯反秦時,蕭何做了三件事:

  1.率領全族支持劉邦反秦。

  2.推舉劉邦為沛公,設占問之計。

  3.為劉邦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穩(wěn)定大后方。

  就這樣,劉邦和蕭何建立了深刻的革命友誼。也可以與說,劉邦和蕭何患難與共。

  楚漢爭霸時,蕭何做了三件事。

  1.保舉韓信:蕭何月下追韓信。

  2.固守、穩(wěn)定關中。

  3.在楚漢爭霸最關鍵時刻,替劉邦提供糧草,補充兵力。

  大漢王朝建立,劉邦大封功臣。

  蕭何被認定為功臣之首,排名第一,也被稱為大漢開國第一侯。劉邦還給蕭何一個響亮的口號:漢初三杰。

  當有人對曹參、蕭何,誰是第一,爭論不休時。

  劉邦心目中還是認為蕭何是第一。還說了一句很形象的話: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應糧餉,不斷絕運糧通道,我不如蕭何。

  還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以打獵為主題,闡述人狗理論。

  追殺獵物是獵狗的責任,而發(fā)號施令,讓獵狗往哪里撲卻是人的責任。你們這些將軍的功勞,就是捕到了獵物,相當于獵狗。蕭何坐鎮(zhèn)后方發(fā)號施令,功勞相當于獵人。

  你們說是人的作用大?還是狗的作用大?

  劉邦用這句話,賭住了眾將的嘴。

  劉邦平定異姓諸侯王叛亂,蕭何穩(wěn)固后方,負責提供糧草。

  大漢需要國都,蕭何負責修建。

  劉邦和劉邦配合相當默契,一個主外,一個主內,大漢王朝得以正常運行。然,隨著發(fā)生的事幾件事,改變了劉邦和蕭何是君是友的關系。

  1.韓王信聯合匈奴反叛。

  2.陳豨叛亂。

  這兩位都是劉邦信任且倚靠的人,都反叛他。劉邦心態(tài)開始變了,沒有人信得過。蕭何若是有反叛之心,關中就不屬于他。

  呂后誅殺淮陰侯韓信,蕭何也出了很大力。同時,也像劉邦表明,他忠于大漢,心向劉邦。

  劉邦做了一件事:派一名都尉,派五百軍士保護蕭何。

  表面看上去,這是劉邦對蕭何的恩典,擔心他遭到打擊報復。實則,是監(jiān)視蕭何的一舉一動。

  蕭何卻沒多想,認為這是劉邦對他的獎賞。然,一個人看出了隱藏的禍端。這個人就是東陵侯。

  他的本名叫邵平,在秦是被封為東陵侯。

  他的職責:替秦始皇母親守墓

  秦亡,他淪落為平民。因為家貧,無以自給,靠種瓜謀生。他所種的的瓜,皮有五色,瓜汁多,味美,在長安頗有名氣,叫東陵瓜。

  雖然,史料沒有記載,他是如何與蕭何產生聯系。

  當淮陰侯韓信被誅,劉邦做了三件事。

  1.增加封地。

  2.封他為國相。

  3.增加侍衛(wèi),保證他的安全。

  劉邦釋放的這個信號,許多人得出一個信號:蕭何是劉邦身邊的大紅人。

  就出現了一個現象:朝臣皆來祝賀。

  就在蕭何春風得意,恩寵倍加,東陵侯出現了,說了一句話:禍事將至。

  蕭何沒有官威,聽得進去別人的話,就問了為什么。

  邵平雖是種瓜為生,但,他曾是秦始皇封的東陵侯,經歷多,閱歷豐富。

  通過現象,看到了本質。

  他開門見山問了一句:皇帝出征平叛,讓你留守關中。未遭戰(zhàn)事,對你大加封賞。

  先增加食邑,后增加衛(wèi)士,這是為什么?

  蕭何沉下心來想,反問:你說是為什么。

  東陵侯說了一個觀點:淮陰侯韓信在長安被誅,關中不穩(wěn),皇帝對你心生猜忌。

  蕭何不這樣想,劉邦對他恩寵有加,何來猜忌。雖然韓信被是呂后殺的,但也有他的一分功勞。

  誅殺韓信,蕭何獻策,這是表明忠心。

  可,東陵侯的話,又讓蕭何覺得自身處境艱難。

  韓信、彭越先后被誅,陳豨、英布先后造反。

  現在的劉邦,已經變了。

  蕭何吸了一口涼氣,問:他該怎么辦。

  東陵侯讓蕭何表忠心,明確立場,給出了兩個辦法:

  1.拒絕封賞。

  2.散盡家財,支援平叛。

  蕭何聽進去了,也這樣做,成功化解了危機。

  平定英布叛亂,劉邦問得最多一句:蕭何在做什么。

  這種問候,暗藏殺機。但,蕭何仍然沒有察覺,依舊做份內的事。比如留守長安,穩(wěn)定后方,提供糧草。

  一門客察覺有異,對蕭何說:君滅族不久矣!

  蕭何聽后,反問:為什么。

  門客反問:夫君位為相國,功第一,可復加哉?

  蕭何點頭,表示不能再加。他成為大漢丞相,混出頭了。除非,他想當皇帝。

  接著,門客說了皇帝問蕭何在做什么的原因:震懾關中。

  門客說了兩個事實:

  1.在關中盤踞十幾年,勢力根深蒂固。

  2.百姓依附,深得民心。

  對于蕭何而言,是為了更好的管理關中。但,對于劉邦而言,是在施恩百姓,積蓄力量。

  蕭何一點就通,意識到問題嚴重性。

  這位門客發(fā)現問題,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他告訴蕭何,要想避禍,讓劉邦安心,只要一個辦法:通過自污,來敗壞自己的名聲。

  還告訴蕭何怎樣自污,比如為子孫廣置田地(王翦為了讓秦始皇安心,也這樣做)、做個貪官污吏、低價收地、賒賬等方式。

  百姓越討厭蕭何,他就越安全。

  蕭何聽進去了,用自污的方式,敗壞自己的名聲。

  劉邦回到長安,蕭何就被百姓攔路告狀。劉邦得到這個結果,第一反應很高興。見到蕭何,他有這樣一個言行:笑。

  進而,可以看出蕭何的這種方式,令劉邦相當滿意。

  劉邦笑著問:

  百姓都在說你的罪狀。你身為相國,就是這樣利民。

  說完,劉邦就把百姓狀告他的書信,交給他看。

  蕭何沒辯駁,認罪。

  劉邦又說了一句:你自己做的事,自己善后。

  蕭何聽到這些話,得出一個錯誤的信號:認為劉邦沒有猜忌他。

  蕭何做出了一個錯誤的反應,做了一件事:為百姓請愿。

  他說: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

  蕭何這個舉措,利國利民。但,在劉邦哪里卻是施恩百姓。

  對劉邦而言,蕭何貪得越多,名聲越差,就不會有野心,謀奪帝位。蕭何低價買地、賒賬、欺壓百姓,他不深究。但,蕭何要求開放上林苑之舉,刺中了劉邦的心病。

  劉邦要解除心病,就要除掉蕭何。

  劉邦很生氣,找了一個借口:蕭何接受商人的賄賂,打了上林苑的主意。

  隨后,讓廷尉用鐐銬拘禁蕭何下獄。

  這下,蕭何徹底清醒了。

  眼前的人,不是沛縣的泗水亭長,而是大漢皇帝。

  劉邦不在是他眼中的那個人,他變了,變得可怕。

  東陵侯、門客分析很正確,功高震主,是他太天真了。

  可惜,他醒悟太晚。

  按道理說,蕭何一生也到頭了。

  據史料記載,劉邦相當生氣,沒有人敢站出來替蕭何說話。

  過了幾日,一個人站出來替蕭何說話。這個人只留下了一個王氏,還有一個職業(yè):衛(wèi)尉。

  衛(wèi)尉,是個官職,始于秦,為九卿之一。劉邦建立大漢后,延續(xù)了秦的官職。衛(wèi)尉的職責:掌率衛(wèi)士守衛(wèi)宮禁,負責皇宮安全。

  在西漢時,衛(wèi)尉統(tǒng)率的軍隊,又被稱為南軍。

  衛(wèi)尉身居要職,見得到大漢皇帝。他看見賢相蕭何下獄,站出來說話。

  說話,是門極高的藝術。面對上位者,表達不對,不但不能替對方求情,還會殃及自身。

  王衛(wèi)尉是懂說話藝術的人,先問了一句:蕭相國何大罪,惹得陛下如此生氣。

  劉邦先說了一個人名:前秦丞相李斯。

  李斯助秦始皇治理天下,有功勞歸秦始皇,出差錯自己承擔。蕭何受商人賄賂,謀占上林苑,既收了錢,還施恩百姓。所以,我把他銬起來下獄交給廷尉審判。

  王衛(wèi)尉從這句話得出一個信息:劉邦生氣,不是因為蕭何受賄,也不是請求開放上林苑,而是蕭何在關中名氣太大,百姓依附。

  對癥下藥,才能事半功倍。王衛(wèi)尉抓住問題,就要解決問題,先表達一個觀點:蕭何為百姓做事,這是他的職責。

  接著,他又提出一個反問句:陛下怎么懷疑相國收受商人錢財?

  隨后,他為了應正這句話,列舉了蕭何的功勞:

  1.陛下亡楚,蕭何做的那些事。

  2.陳豨、英布叛亂,蕭何在關中做了什么。

  如果蕭何有野心,憑借他在關中的威望,是足以裂土封王。函谷關以西的地盤就不歸陛下所有。

  接著,王衛(wèi)尉又來一個反問句:相國不趁著諸侯叛亂為己謀利,現在卻貪商人的錢財?

  然后,王衛(wèi)尉又對劉邦說李斯的話進行分析,他是這樣說的:秦始皇正因為聽不到自己的過錯而失去天下,李斯分擔過錯,不值得效法。

  最后表明一個觀點:陛下為什么要懷疑蕭丞相會貪商賈之金。

  王衛(wèi)尉說得很具體,分析很到位。但,劉邦聽不進去。他只是想找一個借口,打壓蕭何,僅此而已。

  劉邦聽了不高興,但,也做了一個舉動:當天,釋放了蕭何。

  蕭何在牢獄這幾天,徹底清醒。所以,他入宮見劉邦,表現出異常恭順,還做出一個舉動:赤腳步行謝罪。

  劉邦見蕭何老了,又是這副模樣,心中不忍,說了第一句話:相國休矣。

  跟著,又說了這樣一句話:你為民請苑,吾不許,我不過為桀紂主,而相國為賢相。

  最后,劉邦說了一句為什么要讓蕭何下獄:是想讓百姓知道自己的過錯。

  蕭何被劉邦猜忌,因為人品好,有人點播,懂得自污,入獄時,還有人站出來替他說話。因此,蕭何沒有落得飛鳥盡,良弓藏,凄慘的下場。

  對于,劉邦沒有殺蕭何,有三種觀點。

  1.王衛(wèi)尉的說辭,讓劉邦懂得一個道理:他定的罪,難以服眾。

  王衛(wèi)尉的話,也代表了長安大多數人的意見。若真殺了蕭何,會讓功臣人人自危,百姓憐憫。他還會背上誅殺功臣的千古罵名。

  殺韓信、誅彭越,有理由。但,蕭何矜矜業(yè)業(yè)為他打天下,沒有過錯。又在關中十幾年,深得百姓和官吏愛戴,不能殺。

  若真殺,就會激起民憤,漢家天下難以持久。

  秦二世亂殺,才導致大秦離心離德,最終亡國。

  劉邦愛總結歷史經驗,不會讓這件事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2.蕭何自污。

  蕭何通過這種方式,向劉邦傳達一個信號:我沒有更大的政治野心。

  3.劉邦不忍。

  蕭何和劉邦認識早,有很多共同的回憶。尤其是劉邦未發(fā)達時,兩人就建立了深刻的友情。

  再加上,共同打江山的經歷。

  可以說,他們共患難。

  劉邦讓蕭何下獄,是為了敲打他,告訴他,天下是誰的。劉邦達到了敲打蕭何的目的,順勢就釋放了他。

  可惜,他們友好的那些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從此,他們只是君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