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士也有些累了。
兩人都坐在沙發(fā)上,手里各拿著一杯果汁。
“今天怎么樣,還順利嗎?”她問到。
陳樂挪了挪身子,讓自己做得更正一些,他的目光盯著手里的果汁,很隨意的回道:
“還行!”
陳博士抿了抿嘴,臉上帶著笑意。
“還行是怎么個行法?交流的時候可不能這么敷衍了事,這樣會讓我覺得你不喜歡這樣的互動?!?p> “不會,不會!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只是有些事情不知道怎么表達?!?p> 陳樂稍微顯得鄭重了一些。
“說說你怎么看待黃老師這個人吧!我也是她的學生之一,相互間幾十年的了解,也許我能給你一些幫助?!?p> 她抬起果汁喝了一口,帶著笑意的面龐也慢慢恢復了常態(tài)。
“??!原來你也是他的學生?!标悩酚行@訝,
“其他的倒沒什么,就是感覺她有些咄咄逼人,相處過程中會給人一種壓迫感?!?p> 陳樂回憶著早上那段交流的過程,至今仍有些心有余悸,那讓他非常的不自在。
“怎么會呢?她是個很感性的人呢!交流的過程中,總是給人如浴春風般的感覺。想不通你怎么會有這樣的感受?!?p> 她沉思了片刻,“除非,”她說,
“除非你對她不尊重?!?p> 這讓陳樂不樂意了。
“絕對沒有,我發(fā)誓我很尊重她,真的!但是與她交流的過程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種壓迫感,就好像她能看到我心里所思所想一樣?!?p> “這一點倒是不假!她可是心理方面的專家,對各種情緒變化了如指掌,能夠準確地從你的只言片語中,判斷出你內(nèi)心的狀態(tài)。
如果你的交流方式不夠真誠,就很容易感受到壓迫感!”
“我覺得你也是這方面的專家,這話說的太貼切了!”陳樂也有些樂了。
“我可算不得專家,交流過程中是否真誠是很好判斷的,這種能力是每個人都具備的,但我對后面的動機和情緒變化的因果關(guān)系,就不太了解了!”
陳博士帶著一種淡淡的慚愧感辯解道。
她有些不好意思,就仿佛陳樂的話語,讓她得到了不該得到的夸贊。
陳樂很無語的看著她那略顯小女兒態(tài)的表情,他很難想象,這樣的表情會在一個將近60歲的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未免有些太過矯揉造作。
但陳樂很快就收起了這種想法,因為這樣的想法,顯得太不尊重眼前這個女人。
在他看來,這樣的念頭絕對不能表現(xiàn)出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沒有必要把情感表露出來讓彼此都難看。
包括上午的那段交流也是一樣,雖然讓人有些不舒服,但忍忍也就過去了,并不需要擺到臺面上來。
這樣的心態(tài)讓他變得無話可說起來,不知道應該聊些什么。
突然間的沉寂,讓陳博士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像是空氣突然冷了下來一樣。
“不對,”她說,“你這樣的交流方式不對!我明顯的感受到,你將自己的感受隱藏了起來,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會讓我們的交流無法進行下去,彼此間會缺乏了解,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偏見。同時,這也是對我的不尊重!”
她顯得有些生氣,因為陳樂的不真誠。
陳樂覺得自己很無辜。
“我沒有不真誠,更沒有不尊重您的意思。真的!我非常的尊重你?!?p> 他努力的辯解到,不希望在彼此之間形成隔閡,更不希望為此而產(chǎn)生爭執(zhí)。
“那你為什么要選擇隱藏呢,隱藏自己的感受?”
陳博士并不接受他的辯解。她的表情又一次開始變得嚴肅起來。
“如果我對你產(chǎn)生了一些不好的感受,也要說出來嗎?我很擔心那樣會破壞彼此的關(guān)系?!?p> 陳樂反問道,他覺得自己做的沒錯。
“什么樣不好的感受?剛才嗎?”陳博士追問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陳樂已經(jīng)沒有了選擇的余地。
“是的,剛才我有一些不好的感受!我覺得您的年齡,與你剛才那種小女兒姿態(tài)的表情,多少有些不相搭配。這給我一種矯揉造作的感覺。但是,”
他接著解釋道,不給陳博士插話的機會,
“但是,我沒有任何不尊重您的意思!所以,我不想將這種感受表現(xiàn)出來,害怕對你有所冒犯?!?p> 說完這些話,陳樂突然感覺整個人輕松了下來,有一種豁出去了的暢快感。
他的身體自然而然地向后躺靠在沙發(fā)上。
陳博士顯然陷入了回憶之中,但很快又回過神來,只是嚴肅的表情消失了,轉(zhuǎn)而以一種一本正經(jīng)的語氣說道:
“對了對了,問題就出在這里!我覺得你完全沒有必要隱藏這種感受,假如你說出我在矯揉造作,我們頂多會產(chǎn)生辯解,也有可能不會。
在我們看來,小女兒姿態(tài)是很好的,沒有什么值得規(guī)避的必要。
能夠輕松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才能夠體會到幸福和快樂!我們很享受這樣的過程,也很享受爭辯的過程,就如同我們每天都會到圈子去參加各種討論一樣。
在圈子里,討論的過程也是這么一種狀況,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都會說出來,然后爭辯誰的更切合實際,最后大家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觀感,一種統(tǒng)一的意見。
這才是交流的意義所在,才能夠推動我們的社會向前發(fā)展?!?p> 陳博士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像是泄洪的閘門一般。
陳樂聽清楚了,但他很難理解。
“難道人們不會覺得受到了冒犯嗎?就像你是一個科學家,而我是一個平民,我們兩個人在這里爭論同一個科學問題,很顯然你的觀點比我的觀點更具有參考價值。若是我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不是對你的冒犯嗎?”他說。
“你為什么會這樣想?你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你的經(jīng)歷,你的學識,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你所處的角度,都是不同的。
對待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這是很正常的。
交流的過程就是讓人們?nèi)ンw會,用不同立場看待同一個問題時,會有什么樣的差異,然后在這些差異中,去尋找觀點與事實之間的最佳契合點。這才是所有辯論的目的所在。
若是我們因為觀點不同,角度不同,就隱藏起自己的想法,那么交流就毫無意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