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雨天,泥濘寒冷,孩子撿來的柴還沒來得及蓋上已經(jīng)濕了,對此老人懊惱不已。
路燈下老人撐著把竹坯傘,坐在輪椅上等孩子回來。
十一月底的夜晚已經(jīng)很冷了,孩子衣著單薄,快步往回走,哆哆嗦嗦的。不遠(yuǎn)處的十字路口一個老太太胳膊底下夾著一些廢紙箱神神叨叨的緩緩前行,孩子看的清楚,老太太沒有穿襪子,鞋跟都沒有提上,于是快步走過去。
老太太這個天兒您就別出來了,說著扶住老人低頭把她的鞋跟提上了,
你看你都沒穿襪子。
啊,孩子我見過你,放心吧,不用管我,我知道自己腦子不清楚,我走不遠(yuǎn),我家就在前頭。
孩子聞言搖搖頭,走吧老太太我送您回去。
過了路口,又走了幾百米,果然有一個身形佝僂的老頭,打著手電在路邊張望。
孩子這才告辭,又開始往回走,
老不死,老不死,孩子打著哆嗦喊著路燈下輪椅上的老人。小王八蛋,讓你穿多點你不聽,現(xiàn)在好了吧!
孩子聞言不說話,跑到老人身邊,自顧自得推著輪椅往家走。
熱飯了嗎?熱了,中午剩的鴨子肉還有呢。
你怎么沒吃?等你吃呢,我喝點酒就行。
我又帶回來了半瓶。那敢情好,后天的口糧都有了嘿嘿。
老人把傘盡量往后傾,僅剩的一條腿已經(jīng)濕透了,接下來孩子一言不發(fā)默默的推著輪子,去往家的方向
拾荒者!我們誰不是生活中的拾荒者呢?
…………………~分割線~……………………
老李放下酒杯,扭頭瞅瞅窗外的大雪,已經(jīng)下了兩指厚了,還沒有絲毫停歇得跡象,隨手從盤子里捏了一顆花生米,細(xì)細(xì)得咀嚼,
唉,這個破天兒,沒有暖氣怎么過呀,
孩子頂著大雪,急匆匆得跑回家,老人正在生火,老舊的爐子沒有煙囪,小棚子里烏煙瘴氣的,
最近天冷的,孩子把窗戶都用塑料布封上了,回到家孩子很自然的接替老人生火的工作,老人搖著輪椅又出去抱了點柴回來,很快火升起來了,孩子轉(zhuǎn)身對老人說,飯店關(guān)門了,老板和老板娘回老家了,今天給我三千塊錢,說明年來了再讓我去,
老人有些恍惚,哦,快過年了啊,
春節(jié)得氣氛仿佛與這個小巷子,和這間小棚子無關(guān),
孩子鎖上門,轉(zhuǎn)身推著老人出了小巷,今天兩人要去買掛歷,在買點雞肉鴨肉的,后天就是年三十了,家里雖然沒有冰箱,但是屋里這個溫度,什么東西也放不壞,
~~………………分割線~~~~………
今天年三十了,依照往年的慣例,今天老人會寫對聯(lián),孩子早早的準(zhǔn)備好臭臭的墨水和毛筆還有從壽衣店要來的紅紙,眼巴巴得瞅著老人,
孩子喜歡看老人寫字,之所以能識字都是老人教的,
老人拄著拐杖,一條腿站起來,手握毛筆龍飛鳳舞得寫好一幅對聯(lián),
上聯(lián),一年盡四季過周而復(fù)始
下聯(lián),一年始四季來萬象更新
橫批,就倆字,輪回。
孩子歡天喜地的等著墨跡干了,立馬拿去貼門上,老人寫完字就坐在輪椅上抽煙袋,是孩子買的煙絲,透過煙霧老人慈祥得看著孩子,
孩子搬來凳子,隨手往鍋里加了把糖,剛熬好,還冒著熱氣的面醬子涂在門上,上下聯(lián)分好,用手一抹等風(fēng)干了粘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貼完對子還剩了些面醬子,孩子一口喝了,甜甜的,擦擦嘴孩子在門外問老人,我們一會兒干嘛?
老人笑道,一會兒當(dāng)然是準(zhǔn)備晚飯呀,今天吃好的…………………~~~拾荒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