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娘子不是白蛇

第六十二章 李白的劍!【求推薦票求打賞!】

我娘子不是白蛇 白衣飛劍 2368 2020-04-11 19:39:12

  卻原來。

  這《太白劍法》不是李白所創(chuàng)。

  但卻有一位劍客,以李白的詩作為靈感,創(chuàng)造出了這門劍法。

  其中當先第一篇,便是《俠客行》。

  譬如這第一段: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p>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按劍譜上所載,竟是一門刺殺劍法!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按這劍客所悟,便是“俠客疾行,寒光照雪!”

  持劍者突兀殺來,劍光閃動,一掠而過。

  接下來: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持劍者如策馬奔騰,劍刃如流星飛逝。

  而后: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以極快的身法,在敵人中穿行,十步一殺,甚至一步一殺!

  所到之處,無可匹敵!

  待從敵陣中穿過。

  最后: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脫身而去。

  許亦試著練了幾遍。

  可惜。

  速度太慢,根本達不到劍譜上的要求,離“颯沓如流星”還差得遠。

  不過,這劍法倒極為厲害。

  一旦練成,可敵千軍!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篇劍法,正是刺殺之劍和戰(zhàn)場殺伐之劍。

  單挑厲害,群戰(zhàn)亦是不俗。

  被創(chuàng)建者稱為“攻伐篇?!?p>  不止如此。

  劍譜上還有“防御篇”、和“絕殺篇?!?p>  一共三篇,統(tǒng)攬攻擊、防守、絕殺三大武學精要!

  想象力天馬行空,十分驚艷!

  譬如這“防守篇”,是這般解釋: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p>  與人交戰(zhàn),不攻則閃。

  如閑庭信步般走過信陵。

  又飲三杯兩盞淡酒,將劍也脫了,隨手置放。

  任你雷霆大動,我自安之若素。

  要過你,就像過清晨信陵郡上的小路。

  你若纏住我。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我也不跟你打。

  而是與你把臂歡談,喝酒吃肉,就像信陵君和朱亥、侯嬴相處時一樣。

  不過相關招式,并不嚴謹。

  反而是透露出一種隨意。

  許亦將其理解為一種“意境?!?p>  以春風化雨,應對電閃雷鳴。

  頗“以柔克剛”之意。

  又往后。

  “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p>  “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p>  此為一招醉劍式。

  如太白醉酒,劍招癲狂,不循常數(shù)。

  招式不難,但只有醉酒之后,“眼花耳熱”,才容易施展。

  是“防御篇”中攻守兼?zhèn)涞睦p斗劍術。

  再往后便是:

  “救趙揮金槌,HD先震驚?!?p>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朱亥為了救趙國,揮舞金錘偷竊兵符。

  ——我敵不過你,便圍魏救趙,直擊要害,你將像HD的軍民一樣震驚。

  雖然比不上這兩位壯士千秋萬代,但求生之道,又何必拘泥于手段?

  倘若偷襲不成。

  就只有: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了。

  咱們同歸于盡吧。

  就算死了,我也不枉為一代豪俠,未曾丟了臉面。

  至少不像楊雄等書生之流。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jīng)?!?p>  連頭發(fā)都白了,還在閣樓里校典抄經(jīng)。

  許亦仔仔細細看完,只得驚嘆。

  這位劍客對李白詩作的理解,簡直獨辟蹊徑。

  且不說將詩中意境轉化為武學,渾然天成。

  單這讀詩的角度,就與普通人不一樣。

  《俠客行》作為李白的傳世名作,都知道是書寫他仰慕古之俠客,心中向往濟世救危,立功成名的志向。

  可很多人忘了。

  李白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劍客。

  在武風盛行的唐朝,又出身于西域胡人聚集之地,沒有武藝傍身怎么能行?

  而且從他的詩作和個人生平來看,成為一名劍客、俠客,本就是他的追求之一。

  ——不想當劍客,怎會去山東學劍?

  “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

  我現(xiàn)在當不了官,就學劍去吧。

  可見“劍術”便是李白于“仕途”之外的第一追求。

  至于他的劍術水平。

  晚唐校書郎裴敬,在祭拜李白時,曾寫下一篇《翰林學士李公墓碑》。

  這里的“翰林學士李公”,就是李白。

  祭文中言:

  “李翰林名白,字太白……常心許劍舞。裴將軍,予曾叔祖也。嘗投書曰:如白愿出將軍門下。”

  什么意思?

  “李翰林的名字叫李白,字太白,一心想要學劍。”

  “裴將軍,我的曾叔祖也?!?p>  “李白曾寫信給他,說想拜他為師。”

  裴將軍是什么人?

  裴旻!

  是當時的天下第一劍客。

  號稱“劍圣?!?p>  曾一日射虎三十一頭。(《新唐書·李白傳》)

  唐文宗時,文宗皇帝甚至親自發(fā)出一道詔書,御封“李白的詩”、“裴旻的劍”、“張旭的草書”為“大唐三絕!”

  稱“詩圣”、“劍圣”、“草圣?!?p>  可見其人劍術之高。

  《獨異志》中更描述裴旻的劍術:

  “擲劍入云,高數(shù)十丈,若電光下射,漫引手執(zhí)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觀者千百人,無不涼驚栗?!?p>  把劍拋進云里,高逾百米。

  落下之時猶如一道電光!

  但裴旻只隨手拿著劍鞘,便將電光接住,“透空而入”。

  觀看者數(shù)百上千人,無不顫栗驚駭!

  當然,《獨異志》是一本奇聞異事兼志怪小說集。

  未必能作數(shù)。

  主要還是瞻仰先賢的藝術形象。

  何況文宗皇帝總不會扯謊吧?

  可見裴旻的劍術的確不俗。

  連王維也稱贊他:

  “腰間寶劍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戰(zhàn)勛?!?p>  “見說云中擒黠虜,始知天上有將軍。”

  聽說您在云中擒拿了狡猾的胡人,我才知道將軍武藝超凡,實乃天上之人!

  跟隨這樣一位劍客學劍?

  李白的劍術還能差了?

  可惜到底成沒成,這事還要兩說。

  畢竟歷史無記載,可能又,也可能沒有。

  不過在許亦看來,多半是沒成。

  否則以李白的性子,還不得吟詩一首?

  但這些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白的劍術確實不差。

  他曾在《與韓荊州書》中自稱:

  “白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p>  我十五歲就學劍,拜見了各地長官,以為自薦。

  不是真才實學,剛拿出來顯擺么?

  《新唐書》也說他:

  “性倜儻,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

  又曾:

  “少仁俠,手刃數(shù)人?!?p>  這是殺過人的劍術。

  而且他還收過徒弟。

  “門人武諤,深于義者……慕要離之風?!?p>  再加上他在自己的詩作中曾上百次提到“劍”字。

  可見對自己的劍術很自信的。

  至于是不是吹的。

  那就不好說了。

  反正老子“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殺人如翦草,劇孟同游遨。”

  就問你怕不怕?。?p>  許亦不怕。

  還很羨慕。

  吟詩,喝酒,仗劍江湖。

  這特么才是夢想!

  ……

  ——————

 ?。ㄟ@一章寫了很多李白的故事,作者君也是白哥的腦殘粉,大家有什么關于李白的故事可以在書評區(qū)分享分享~

  另外本書年代設定為“會昌六年”,唐武宗時期,本章提到的唐文宗就是唐武宗的哥哥,大唐三絕的威名正在傳揚噢~

  另外,這期間還有很多詩人在世,大家想看到誰出場?一起來聊一聊吧。)

  PS:作者君大綱里已經(jīng)寫了三位,不妨猜一猜。有年代相近的神話故事或者歷史異聞也可以分享一下,很可能會寫進書里!

  

白衣飛劍

另外,被李白在《俠客行》中嘲諷的“揚雄”,其實是個人才。   乃漢賦四大家之一,崇拜司馬相如和屈原。   在所著的《太玄》中,提出以“玄”作為宇宙根源的學說,強調如實地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必要,并認為“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終”,駁斥了神仙方術的迷信思想。   并非無能之輩。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