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山世界中,異類修行甚是艱難。
如原身老蚌這種異類,首先要在機緣巧合之下,得以通靈,隨后根據(jù)本能,吐納元氣,方才開始邁入那條漫長的修行之路。
異類修煉,并無系統(tǒng)化的修煉之法,只能依仗本能吐納,這樣一來,便導(dǎo)致它們的修行效率,是極其低下的。
那原身老蚌來舉例,她修行了數(shù)千年,道行甚高,可是,休說是玄門中人了,便是那旁門散仙,一經(jīng)遇見,也能輕輕松松,將她擒拿抓獲。
異類的本命元丹及元胎,對于修道人來說,無論是用于煉寶,或是增進道行,均是好東西。
除此之外,異類一旦開始修煉,妄圖仙業(yè),便是注定諸劫臨身、關(guān)卡重重。
應(yīng)劫之時,就連那普通的凡人,都能對它們造成威脅,甚是危及性命。
原身老蚌正是為了避那地火之劫,借著海潮,跑到沙灘上,卻不料,又深陷于人劫,差點被人所害。
若非是幸得方良解救,老蚌便要千年道行一朝喪,應(yīng)劫轉(zhuǎn)世嗚哀哉。
原身老蚌性情溫和,自經(jīng)通靈后,便是謹慎自醒,并不敢隨意造下殺孽,縱然是遭遇人劫,差點喪命,也是對那些人以示懲戒,并未傷及任何人畜的性命。
也是因此,老蚌方才得以修行至元胎大成。
但是,即便老蚌修煉到功行圓滿,更將三劫一一度過,仍然是不得逍遙。
休說是飛升紫極,游翔云表了,便是海岸之上,它都不能游行自在。
若是成就仙業(yè),唯有轉(zhuǎn)生成人,再去跪求名師收錄,方才有成道的可能。
一想到此處,紀寧不禁眉頭緊鎖,又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在蜀山世界中,自身的根器資稟尤為重要。根器資稟的深淺,決定了仙途業(yè)位的高低。
紀寧為千年蚌精之身,介類稟賦太差,先天所限,現(xiàn)如今的道行成就已然是她自身能夠到達的巔峰。
若想再進一步,為今之計,便是轉(zhuǎn)生投胎,以元神轉(zhuǎn)世。
那時,胎兒受到了元神元氣的培育,借助著天地間那冥冥中的造化之力,自然而然,便可造就出一身深厚的根器資稟。
蜀山中的頂級高手,幾乎都是數(shù)世積累,連接轉(zhuǎn)世投胎,將自身的根器資稟培育的深厚,再加上自身的福源機緣等種種外因,方才得以成就自身的一番功業(yè)。
紀寧想要有自保之力,還要更改天命,除了移爐換鼎,改善自身的根器資稟之外,別無他計。
不過,依照目前情況而言,投胎轉(zhuǎn)世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她若是投胎轉(zhuǎn)世,夙因一昧,且不說紫云宮三女,無人指引,依性而為,必然重現(xiàn)原著中的諸事。
便是紀寧,若是無人指引,到時入了旁門左道,便悔之晚矣。
在原著中,有佛門中人點化老蚌轉(zhuǎn)世仇慧珠。
可是,如今是紀寧占了此身,誰知會不會發(fā)生變故。
紀寧認真思索了一番后,又覺得人生艱難,頓時又是深深嘆了一口氣。
她把頭搖了搖,將心神收斂,舉腳抬步,往那玉池方向走去。
到了玉池之后,紀寧把手一伸,往池中一招。
蚌殼立即涌現(xiàn),景象如初。珠飛玉涌中,有道銀光一閃即逝,隨即蚌殼大開,有個少女雙目緊閉,盤坐其中,且蚌口邊緣,諸多明珠自放光彩。
紀寧心念一動,元胎便與真身相合,開始調(diào)元吐納。
過了一會,便將形神坐忘,神儀內(nèi)照。
在她的眉心紫府中,一個元胎盤坐于一片混沌鴻蒙之中。
忽有妙音響起,隨后浮現(xiàn)出一道九色霞光。
霞光極其耀目,倏地化作一個八角玉盤,通透玲瓏,非金非玉,甚是好看。
玉盤小巧玲瓏,分為三圈:外圈刻有十二地支,中圈為先天八卦,內(nèi)圈呈現(xiàn)洛書九宮,中宮處有一顆晶瑩寶珠,呈混元之像。
紀寧見那玉盤忽然輪轉(zhuǎn)排列,隨后中宮處的寶珠浮現(xiàn)一道九色霞光迎面而來,透體而過。
九色霞光穿透元胎,將元胎之中的雜質(zhì)接連沖刷帶走。
過了一會,紀寧元胎變得純粹透徹,更有一股紫氣自生,清凈溫和,甚是華貴。
紀寧緩緩睜眼,面前的世界煥然一新,宛若新生。
她伸手輕點了一下眉心,自然明悟紫府中那玉盤的功用。
此寶名曰九宮玲瓏盤,每一宮內(nèi)皆有一件鎮(zhèn)宮寶物。
寶物不一,功用各異,須紀寧以法力將各宮煉化后,方才能夠取出其寶。
此時紫府之內(nèi),九宮玲瓏盤黯淡無光,似是發(fā)生適才那道九色霞光,將元氣耗盡了一般。
唯有那兌宮處,隱隱有一絲微光,正在流轉(zhuǎn)。
紀寧揉了揉眉心,心想:“此寶如此玄妙,怎么想,都像是有人特意為之?!?p> 雖然心中正在腹誹,但是,她還是很誠實的調(diào)用自身的真元法力,將兌宮逐步煉化。
她想著無論幕后之人是何目的,留下這等寶物予她,斷然不會是為了害她。
時間悄然而逝,幾日后。
紀寧面露笑意,暗道一聲:“成了!”
在她的紫府中,隨著真元法力的不斷沖擊,兌宮倏地靈光四溢,出現(xiàn)一圈漩渦狀的藍色波光。
元胎嘴角含笑,邁入其中。
眼前驟然一暗,隨即一亮,她的面前只見一片云海,一望無際,空曠無物。
紀寧心生感應(yīng),知道遠處有一座白玉石臺懸浮,臺上插著一面旗幟,上繡水紋,旗身如玉,虛虛隱隱,似非實體。
此物,正是兌宮的鎮(zhèn)宮寶物,滄海月明旗,可朦朧乾坤,顛倒五行。
她伸手一笑,那玉臺上的滄海月明旗立即化作一道水光,來到她的手中。
紀寧元胎離體,現(xiàn)身于金庭玉柱。
她伸手虛握,有流光一閃而過,滄海月明旗便現(xiàn)在手中。
紀寧持旗一揮,灑出一片水色祥光,將紫云宮一把籠罩。
不一會兒,紫云宮內(nèi)的天機,便如被蒙上一層薄霧般,不再清明凈朗。
滄海月明旗的妙用之一,朦朧乾坤,可將天機遮蔽混淆。
紀寧感應(yīng)到天機不再明朗后,頓時心中大松了口氣。
不怪她心神緊張,只因這蜀山世界的因果體系過于嚴密,可謂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甚至心生一念,都會因緣牽引,天機顯化。
而在蜀山中,只要是道行不淺的人,皆會推算之法。
只要一經(jīng)推算,便如登高望遠般,可縱觀大略,著手布局應(yīng)對。
更有個中強手,推算起來,便能把過去、現(xiàn)在、將來的天機,如同掌中觀紋般,清晰明了。
忽然,紀寧的耳朵一動,聽見在自身不遠處有腳步聲傳來。
她讓滄海月明旗收起,抬眸望向?qū)m闕門口處,見到初鳳站于中間,一手牽著一個妹妹,正向她所在之處小跑而來。
紀寧見初鳳姐妹三人貌比花嬌,身同玉潤,全身不著寸絲,赤足光腳,并肩站在一塊,秾纖合度,骨肉停勻的模樣,方才憶起自身忘了何事。
她伸手拍了拍自身額頭,隨后對著初鳳等人說道:“我事雜繁忙,倒是忘了你姐妹三人穿衣一事?!?p> 初鳳聞言,面露喜色,笑道:“恩娘,是同你一樣的衣裳嗎?”
二鳳掙脫大姐的小手,直往紀寧身上撲去。
紀寧見狀,連忙伸手一攬,防止她摔跤,隨后將其抱起,伸手摸了摸初鳳的小腦袋,把頭點了點。
三鳳覺得自身被冷落了,把嘴一抿,雙手一張,說道:“恩娘,我也要抱?!?p> 紀寧聞言,笑了一笑,先將二鳳放下,然后伸手一摟,將姐妹三人一同環(huán)抱。
初鳳三姐妹感受著她懷中那股子冰涼之氣,心中卻感到甚是溫暖。
光陰易過,在不知不覺之中,便悄然過了八年。
初鳳姐妹三人一晃,已有一十二歲。
紀寧伸手掐算時日,見已快臨近初鳳姐妹三人去安樂島為父報仇的時間,便將手中的念珠撥動,口中誦咒。
她的面前有一道銀光流轉(zhuǎn),倏地化作一鏡,中現(xiàn)出初鳳姐妹三人所在宮殿的景象,就連三女臉上絨毛都清晰可見,宛若當面。
水影幻形咒,以水為媒介,可將人物一覽無遺的,映照于眼前。
此法是紀寧在這數(shù)年內(nèi),根據(jù)滄海月明旗上的道韻,感悟到的術(shù)法之一。
此時的初鳳姐妹三人,將雙腿盤膝坐于一方云床之上,正在閉目打坐,調(diào)元運氣。
她們身穿一襲,項前還懸掛有一粒白玉珍珠,顯得十分素雅。
這幅裝扮,和紀寧一般無二。
四人身上所穿的廣袖白裙,是紀寧采深海珊瑚,取玉貝珍珠,淬煉化絲編織而成,可避水防身。
過了一會,初鳳姐妹方才收功,把眼睜開。
紀寧掐訣,初鳳姐妹三人那項前那粒白玉珍珠頓時閃爍著靈光。
她說道:“速來我處。”
初鳳等人對于那粒白玉珍珠忽傳出人聲,并未感到驚訝,連忙點頭應(yīng)諾,便起身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