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越境17141

第六十八章

越境17141 哦sos 1336 2019-12-14 22:00:00

  ◇

  所有真實的“生命的意義”都有一個共同標志,那就是它們都具有普遍意義——能夠為眾人所分享,為他人所接受。對于生命中種種問題來說,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為他人樹立的樣板范例,因為它提供了一個解決普遍問題的成功之道。即便是最偉大的天才也無法超脫出“卓有建樹”這樣的評價——只有當一個人的生命被其他人認為是舉足輕重的時候,他才有可能被稱為“天才”。在這樣的生命中所傳達出的意義總是告訴人們:“生命,就意味著做出貢獻?!蔽覀儾⒎窃谶@里談論所謂的動機,因為我們不在乎宣言,只關注實實在在的成果。但凡能夠處理好人生問題的人,其所作所為無不傳達著這樣一個信號,即他們仿佛已經(jīng)透徹地、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生命的意義,懂得最根本的東西在于對他人的關注以及集體協(xié)作。他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看起來都符合人類的群居本性,在遇到困難時,他們會努力尋找不損害他人的方式來加以解決。

  對許多人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全新的觀點。人們會懷疑,說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關注他人以及合作,這真的是對的嗎?也許還會問:“那么個體呢?如果一個人永遠只考慮其他人,只體現(xiàn)在他人的福利之中,不是一定會損害他本身的個性么?至少,在某些情況下,總得有某些人為了謀求發(fā)展而需要首先考慮他們自己的問題吧?難道不應該讓某些人首先學會保護自己的利益或加強自己的個性嗎?”

  我相信,這種觀點是一個巨大的謬誤,它所提出的問題也根本就是個錯誤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根據(jù)他總結(jié)出的生命意義行事,希望有所貢獻,而他的一切動機也都直接指向目標,那么自然就能在這個過程中成長起來,唯有這樣才有可能達成最終目標。他們將根據(jù)個人目標的要求來打造自己,培養(yǎng)社會情感,在實踐中日臻成熟。一旦目標確立,訓練便隨之而來。之后,也只有在這以后,人們才會開始武裝自己,解決生命中的種種問題,磨練自己的能力。就以愛情與婚姻為例吧。如果我們關心自己的愛人,如果我們能夠竭盡所能地令愛人的生活舒適富足,那么自然就會呈現(xiàn)出最好的自己。

  反之,假如我們認為應該在一個純粹的環(huán)境下發(fā)展自我人格,拒絕一切有利于他人的動機,那么只會成為一個囂張跋扈、令人生厭的家伙。關于貢獻與合作正是生命的真義這一論斷,還有另一個明證。環(huán)顧周遭,如今我們繼承到的一切都來自祖先的饋贈。放眼看看吧,他們留下來的全都是造福于人類的東西,農(nóng)田、公路、房屋建筑,歷歷在目。祖祖輩輩的人生經(jīng)驗,借著傳統(tǒng)、哲學、科學、藝術(shù)以及應對各種人類境況的技術(shù)傳遞給了我們。所有這一切,都是那些對人類福祉有貢獻的人留給我們的。其他人都到哪里去了?那些從不合作,為生命賦予了其他的意義,只會問“我能從生命中得到什么”的人,在他們身上發(fā)生了什么?終究不過是灰飛煙滅,了無痕跡。他們不僅僅是作為個體早已死去,就是在整個生命中也庸碌無為。就好像是地球本身在對他們發(fā)言:“我們不需要你們。你們不配擁有生命。你們的所謂目標,所謂奮斗,所謂珍重的價值,所謂思想和靈魂,毫無未來可言。滾開吧!你們不受歡迎。滅亡吧,消失吧。”所有認為生命的意義并非合作的人們,永遠只能得到一個最終判詞:“你一無是處,沒有人需要你。走開!”當然,在我們當下的文化中還能找到許多不完美的地方。只要發(fā)現(xiàn)有哪里不令人滿意,我們就必須去改變它,而這改變長遠來說也一定是對人類有益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