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古代嫡女
說上幾句話,談不上關(guān)系好,只能說是陌生人。
問蘭正整理的原主記憶,聽到敲門聲,她把床簾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天亮了。
現(xiàn)在是初春天不冷不熱剛好。這時有二個丫鬟一前一后進來。
問蘭見人來了,自己把鞋子穿上站了起來。本來想伸個懶腰。見她們一副驚訝的表情,
回想一下原主記憶,她才知道,原主平常都是等丫鬟把掛在床上簾子掀起來原主才起床。
問蘭愣一下非常自然說道:今天祖母回來,得早點起。
秋月聽到姑娘的話,把洗臉盆放下,臉色露出笑容道:姑娘不著急,老夫人要午時才到。
另一個丫鬟接到:是??!姑娘今天可得好好打扮,爭取給老夫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問蘭嘴巴抽了抽,想說什么,想想還是算了,多說多錯。被人伺候穿衣洗漱,她整個人感覺特別別扭。
只能在心里暗示自己這是古代,這是原主,不是自己。
秋月幫她收拾好,見姑娘整個人有些僵硬。也沒平常話多,擔心問道:姑娘今個這是怎么了,可有什么不適。
沒,就是祖母以前在大伯父家住,見的也少,不知祖母性格怎么樣,好不好相處。
秋月低頭笑了笑,還以為姑娘怎么了,原來是緊張?。」媚?,老夫人只在府里小住幾人。姑娘不必擔心。
問蘭點點頭,總算圓過去了。心里松口氣,才打量著身邊二個丫鬟,她們都是大丫鬟。
叫秋月的丫鬟長相有些清秀,大眼睛方子臉。
另一個丫鬟叫秋冬,是一個白白胖胖很可愛的小姑娘。
其實人家也不算胖,只能算微胖,誰讓府里其它丫鬟小姐都是削肩細腰,已瘦為美。
一陣春風吹過來,問蘭閉上眼睛聞得這滿屋子花香。心情也好多。
春天正是萬物復(fù)蘇,百花齊放的時候。她對花不了解,從窗口看去,一片各種各樣的花。就是問蘭不認識這些花,看著心中也歡喜。
秋冬見姑娘今個心情不錯,開心到:姑娘現(xiàn)在可擺飯。
擺飯吧!問蘭囑咐到:記得讓廚房調(diào)些辣椒油拿來。
“哎”奴婢這就去,秋冬這下開心了,她平常最喜歡吃辣的了,只是怕姑娘不喜這個味。她做為大丫鬟也不敢吃。
原來姑娘也是愛吃辣的菜,應(yīng)該是怕長痘痘才不吃的吧!秋冬自以為找到理由了。
有些同情姑娘了,她是家生子,老子娘就在廚房當差,她休息時也會去廚房吃些辣菜解解饞。
這邊聽到姑娘要吃辣,秋月也沒勸,只是安排人備些,冰糖雪梨粥。
一會時間桌子上擺滿吃的,問蘭歡喜的看著桌子上各種吃的。
有各種餡包子,每個都小小的,饅頭,餅,豆腐腦,幾樣粥,再加上各種小菜,點心水果等……
滿滿一桌子,看著問蘭眼花繚亂,平常她穿越后只想的回去。也沒心情享受這些。
現(xiàn)在不一樣了,這次是她自愿穿越的,感受,心情都不一樣了。
也有心情享受這里的生活,心情不要太美了。
問蘭看著一大桌子菜,色味俱佳,看著就有食欲,她口水都要留下來了。
幸好原主是嫡女,吃喝都不會少了,家里有又礦。
問蘭拿些辣椒油,準備開吃,一筷子一個小包子,在占些辣椒油,那叫一個香,口齒留香,吃的她滿嘴油。
應(yīng)該是辣椒油開胃,她越吃越多。
嚇的秋月趕緊勸道:姑娘,今個吃的有些多了,在喝些粥差不多了。
姑娘還是第一次吃這么多東西,秋月?lián)牡牟恍小?p> 秋冬在一邊撇撇嘴,要她說,姑娘就是太瘦了,就的多吃。
問蘭本來想剛開始也不能太過,可是她確定自己才吃一點而已。雖然和原主以前的飯量比是有些多。
但是她確實餓,讓她像原主那飯量,她的餓出病來的。記憶里原主每天吃那么一點飯,跟喂貓似的。
瞧瞧原主渾身上下都沒幾斤肉,她都不敢看原主長的什么樣了。
回味的剛才吃的包子,爽滑酥嫩,肉汁四溢,口感飽滿,嘴里現(xiàn)在還有些回味悠長。
最后她實在忍不住了,拿起筷子繼續(xù)吃,不管秋月怎么勸她。她都不聽。
直到吃飽了,問蘭打一個嗝。才說道:你家姑娘今個要見祖母,有些緊張,所以才吃的多,感覺多吃些,心里就不緊張了。
秋月……
秋冬兩眼放光,姑娘就是厲害,她怎么沒想到。
平常她娘老是讓她少吃些,怕她在胖了,姑娘就不要她了。下次她老子娘在說她,她就有理由了。
問蘭吃撐著了,躺著搖搖椅上不想動。
看著丫鬟們進進出出收拾的東西,她打量的房間,只見整個房間古色古香。和一般古代房屋差不多。
房間有一股淡淡的檀木香味,房門都雕刻的鏤空的雕花。
窗口擺放的二盆不知名的花,陽光兆進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問蘭細細打量一番,還是覺得臥室放的床最舒服,一張柔軟的木床,雕的精致的花,一看就不是凡品。
旁邊放的梳妝臺,上邊放的銅鏡和各種金銀首飾胭脂水粉。
然后就是一個大屏風,分為兩面,一扇的正面都畫著畫,有的山有的水,畫的山云霧繚繞,讓人如幻如真。遠看此山有些隱隱約約。顯得非常神秘。
另一面畫的桃花林,遠看像漫山遍野的十里桃林,美不勝收。
屏風后是一個小書房,一把古琴放在桌子上。
和一個長長的書架,寫字桌上放方寶硯,和各色筆筒。
墻壁上掛著各種書畫,整個房間充滿著一股風雅的書卷氣。
問蘭從原主記憶里總算知道,為什么一個小小的知縣,家里為何那么有錢了。
原主爹出生一個大家族,只是他比較喜歡經(jīng)商。也讀不進去書,也沒讀書的天賦,最后選擇經(jīng)商。
老太太那么多兒子也不差他一個。給他弄個小官,丟在偏遠地方,有些讓他自生自滅的打算。
千算萬算,它們沒想到,原主爹還真有做商人的天賦。
這生意越做越大,家族怎么可能放過這一塊大肉。
一來一往原主爹每年光銀子就的上交家族好多。畢竟他在外邊做生意,少不了哪些小人的找麻煩。
原主大伯是做大官的,別人也不敢找她爹麻煩。所以它們才平安相處。
這次老太太去一個聽說很有名的寺廟,離原主家一天的路程,所以才拐這里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