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盈盈的天閑閑散散連綴著絲絲縷縷的白云如同一朵朵棉花被風吹散輕飄飄的乘風旋上天空。
這綿綿軟軟溫柔多情的云驚艷了沙漠感動了隨風搖曳的柳樹,于是一株株柳樹開懷展顏。而那些白色的花朵里不知道幾時竟然藏進了柳樹深情的精魂,揚揚灑灑的柳絮漫天飛舞。
深夜里那一顆顆飛揚飄搖的柳樹種子將深情植進泥土,經(jīng)過一場風將自己掩埋,再經(jīng)歷一場雨開始發(fā)芽生根。于是在那漫漫黃沙上就冒出一片毫無規(guī)律可言的星星點點的綠。
一棵棵小苗簇擁著連接在一起頑強的在天地間生長成一片綠州,竟管它們只有柳樹枝葉的風姿但畢竟是柳樹的血脈,因此被前人命名為野沙柳。
這野沙柳枝條纖細柔軟,葉子嬌嫩翠綠是動物們消渴飽腹的美味。而生活在這片沙漠里的人們不知道從哪一代開始就一直用野沙柳的枝條編織成各種筐筐來用。
最早編的筐大多是帶著柳皮的粗糙的,裝土裝菜用。后來那些放羊的人們發(fā)現(xiàn)被羊啃掉柳皮的枝條白白凈凈就試著割來編很精細的筐。越編越有靈感,將細細的帶皮柳條割下,嘗試著用兩根小木棒夾住一端輕輕一抽,柳條的一端就露出了潔白的水淋淋的胴體。
聰明的人們很快掌握了技巧,用濕的柳皮將對等的兩根木棒的一頭綁在一起稱為“夾棒“。用夾棒夾住柳條隨著“唰――“的一聲就能抽開柳條的一端,再將它們抽出一堆放置一邊等水份干掉再握住白色的身體一端用夾棒將柳衣全部脫去。
各種造型的柳條筐是人們用想象力和一雙巧手完美創(chuàng)造出的實用又美觀的藝術品。
精美的手工藝品被居住在城市里的人發(fā)現(xiàn)了。有人開始走進這座沙漠大量收購。
沙漠一下子活躍起來了,老的少的,男男女女,花花綠綠,吵吵嚷嚷的一大群人全部帶著水帶著飯闖進了野沙柳地各自占據(jù)一方為了過年時給兒女們買一件新衣或者為了別的愿望開始了瘋狂的砍伐。
人們把給野沙柳條脫衣服叫成“捋條子”??偸锹牭洁従觽兿嗷ピ儐?
“你昨天捋了多少斤?“
“我捋了七斤半?!?p> “那你再捋三五天就能買一塊白的確良布做襯衣了?!?p> “是這么想的,那你捋了多少?“
“我才捋了五斤半?!?p> “不著忙,你家娃娃一大群,能捋五斤半也夠你辛苦啦?!?p> “就是娃娃一大群才要多捋些,也好在過年時給娃娃們每人穿上一件新花布衣服。”
“那你白天多割些條子晚上背回家里叫你男人和娃娃們幫你一起捋?!?p> “就是的,我上午邊割邊捋,下午就管割,多割些晚上背回家捋。“
我也跟隨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踩著爺爺?shù)拇竽_印走進了野沙柳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