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大道行之天神下凡

第56章:李峰教徒(中)

大道行之天神下凡 斷訣 3039 2019-10-06 12:21:53

  第56章:李峰教徒(中)

  “師父,二師兄人其實挺好的,再說每個人總有自己所不擅長的領(lǐng)域,師父您又何必強(qiáng)人所難呢!”方源試圖勸解道。

  “狗屁,你小子懂什么,武道修為乃是我等江湖中人安身立命的東西,錢財、權(quán)力不過爾爾,舍本逐末的東西罷了,難道還有什么能比身家性命更重要嗎?”李峰直接呵斥道。

  這話一點沒錯,江湖武林雖然長久以來一直式微,但現(xiàn)如今大道重新,靈氣復(fù)蘇,武道文明崛起已然勢不可擋。

  世界將再現(xiàn)殘酷的叢林法則,弱肉強(qiáng)食絕不在僅僅存于口齒書本之間,屆時你縱然身家巨萬,沒有相匹配的實力,那便是別人眼中的一塊肉,誰都能上來咬幾口。

  “弟子明白。”見李峰臉色一寒,方源這般道了一句后便沒再多言,那些都是師父李峰的事,他做徒弟的說上一兩句就夠了,要相信李峰絕對比他想得周到。

  “嗯,你小子千萬不能學(xué)你二師兄,此番事了便隨為師上山門,好好在里面修行一段時間再下山?!崩罘遢p嗯道,他基本上是放棄了林玉祥,轉(zhuǎn)而把更多心血放在方源這個關(guān)門弟子身上。

  “師父,那弟子學(xué)校的事怎么辦?”方源聞言有氣無力的說道。

  “上個屁的學(xué),為師近來有感,這天地將有大變,往后是咱們武者的天下,只要武道修為夠高,想回你那破學(xué)校去做個教授都不成問題,還擔(dān)心學(xué)業(yè)作甚?”沒給半點回轉(zhuǎn)的余地,李峰直接切斷了方源的退路。

  再讓方源到處亂逛,遲早非出事不可,他已經(jīng)打定主意了,此番事了便把方源和李莉送到山門中去。

  一來陰陽宗內(nèi)相對安全,潛心修煉一段時間,有陰陽宗內(nèi)資源支撐,至少能讓兩人在天地大變來臨之前有點自保之力。

  二來順便隔斷方源與鄭月,好給李莉創(chuàng)造機(jī)會,須知機(jī)會不會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需要自己主動去創(chuàng)造,不然一直讓方源和鄭月膩歪下去,只怕他到死也不是個頭。

  “好吧,不過我爸媽可能過段時間會來城里一趟,到時候還得勞煩師父你跟他們解釋一下?!?p>  略作思量,方源便答應(yīng)了下來,又把他父母會來省城的消息告訴給了李峰,畢竟到時候天南地北,可別鬧出什么誤會。

  “這些都是小事,山門里又不是不能通消息,還是你怕為師把你賣了?”李峰開了個玩笑道。

  “師父說笑了,弟子只怕到時候不太習(xí)慣罷了?!狈皆吹氐馈?p>  “不習(xí)慣嗎?時日一長,便都習(xí)慣了,放心吧,陰陽宗內(nèi)又不是龍?zhí)痘⒀?,況且你小子根骨奇佳,千百年難得一見的練武奇才。

  哼哼,那幾個老家伙肯定要為你吵起來,為師已經(jīng)想象得出他們吹胡子瞪眼的模樣了,哈哈……”極為無良的大笑了好一會,李峰才停了下來,而他這么一說卻讓方源嘀咕了起來。

  好幾次了,已經(jīng)有好幾次了,李峰說了他兩次根骨奇佳,千年難得一遇,愚山宗方劉二位老者也說他資質(zhì)絕佳,甚至不顧他已拜李峰為師的事實,吵嚷著要收他為徒,他實在搞不懂什么時候,自己居然成了人見人愛的香餑餑。

  “師父,弟子武道資質(zhì)絕佳,會不會是因為修煉了長生術(shù),所以改善了自己的武道資質(zhì)?”

  方源雖是這么問,但心里明白天資這種東西真的講究個與生俱來,后天能夠有所改善和提升,但要相信效果是有限的,除非逆天再得一部堪比《長生訣》的修煉法門。

  可這種事情想想就讓人發(fā)笑,正當(dāng)自己是真命天子啊,老天爺就眷顧著你一人嗎?是不是得了妄想癥???

  “有一定的可能,不過還是有差別的,武道修煉乃是運轉(zhuǎn)小周天煉化自身精氣,得到一口真氣貫通任督二脈,這任脈為陰,督脈為陽,陰陽理論想必你也聽說過吧!”

  武道和仙道差別是巨大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修煉體系,不存在修仙天才絕對會是武道天才的說法,可能武道資質(zhì)平平的家伙,卻是仙道世界里的佼佼者,又或者翻轉(zhuǎn)過來,根本沒人說得清其中變化。

  但武道和仙道能夠同存于世,顯然各有特色,相較于仙道只屬于少數(shù)人的游戲,武道卻適合幾乎所有人。

  很普通、很平凡!卻讓凡人在面對修仙者時,不在永遠(yuǎn)只是一只螻蟻,有了一條爭命之路,所以絕不要小瞧武道修煉,認(rèn)為它在仙道面前就是個擺設(shè),想想一條能夠適合眾生的路會簡單嗎?

  “弟子知道一些,但所知極為有限,所以還請師父教誨。”陰陽理論方源自然知道,可那是屬于仙道方面的見解,不可能原封不動的照搬到武道修煉上來。

  “無妨,修行之事本就一千個人有一千個見解,但于武道根源上,卻有一條基本認(rèn)識,那便是陰陽之說?!崩罘逭f到了這里稍作停頓,隨后又道:“老子《道德經(jīng)》曾言,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句話想必你時常見到吧?”

  “嗯,弟子曾聽聞,說大道無窮無盡、無始無終,生出混沌一片,混沌劃分陰陽,陽為清,上浮為天,陰為濁,下沉為地,天地交泰,始生萬物!”

  這些話都是玄之又玄的東西,方源嘴里能說出來,真正理解的可能半點沒有,這跟做事一樣,道理誰都能說上幾句,說得頭頭是道的也不在少數(shù),可一旦落到實處,便是一地雞毛,少有能成者。

  “你這么說倒也沒錯,但太大而化之了,修行之事絕非這幾句空泛的言語,當(dāng)身體力行,每走一步便感悟一步,如此方能有所成就,不然就只一坐而論道之徒而已!”

  “弟子明白?!?p>  “嗯!”

  道是用來走的,不是用來嘴巴里說的,李峰的教導(dǎo)說得清楚明白,方源自然也將道理記在了心頭。

  修行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將之與人走路相喻,會走上岔道、會迷路,甚至還有半路而返者,種種諸如此類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

  然而,這正是修行的魅力所在,倘若一切早已注定的話,你所做的奮斗和努力便只是為了通向宿命的終點,如此世界又有何意義?

  不確定,有變化,才是大道給予所有人最大的公平,想到這里,方源又想起才拜師時,李峰給他談及過《易經(jīng)》。

  這本被稱作“大道之源,群經(jīng)之首”的經(jīng)書,所講所述不正是在于變化嗎?六爻之變,八卦之變,通通都是變化,更欲以六十四卦道盡大道之變化。

  如此全應(yīng)在了一個“變”字上,歷史上的諸多變法,不都在求變嗎?秦以商君變法而強(qiáng),漢以獨尊儒術(shù),而烙印兩千年;隋唐以興科舉,變求才之法,而舉世無雙……

  一切莫不在變,山川草木在變,日月星辰在變,廣闊宇宙亦在變,人處其中怎會不變?不變不強(qiáng),不變不存,此為大道之理!

  “如何?你小子都想到了些啥?”剛才方源一番深思,李峰沒有半點吵擾,就只在一旁細(xì)細(xì)觀察,見其眼中光芒閃動、明滅不定,他便知方源在參悟玄妙,而此刻人已回過了神來,他自然好奇方源究竟參悟到了些什么。

  “弟子參悟到了一個‘變’字,天地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修行即是參悟其中規(guī)律便加以運用,使得自身擁有通天徹地之能?!?p>  方源把他得到東西都說了出來,如果前面他還有有所糾結(jié)于武道仙道的話,現(xiàn)在則再無半點桎梏。此皆為道,莫出變化之外!

  “不錯,不錯!你小子悟性果然夠高,這么一會就把心中謎團(tuán)解開了,為師都好奇你這腦瓜子到底怎么生的?”李峰贊嘆道,望向方源的目光也越發(fā)熾熱,他感覺這個徒弟收得太值了,往后說不得真能到達(dá)武道傳說之境。

  “師父謬贊了,對了,師父弟子心中有個疑問,不知當(dāng)講不當(dāng)講?”剛才參悟玄妙的過程中,方源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令得他好奇心大發(fā),都忍不住問叨了起來。

  “說吧,臭小子還跟為師客氣?!崩罘逍αR道。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弟子近些日子看了些許佛道兩家經(jīng)典,其中所言可謂全是大道之言,對修行亦是大有裨益,可卻從未見過半句法門,師父您老可知曉其中緣故?”

  方源問出這么一個問題絕非一時心癢,當(dāng)初在賓館給鄭月傳法,心中欲望引動燥熱難耐時,念叨了一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后,整個人立馬就好受了許多。

  其中雖然不乏他運轉(zhuǎn)靈力平復(fù)之功,但《般若心經(jīng)》的效果確實讓他嘆服,就連天狗都對這篇經(jīng)文極為推崇。

  而當(dāng)他后面再拿出《道德經(jīng)》、《易經(jīng)》之類的經(jīng)典時,天狗都感覺自己腦袋不夠用了,直言這樣的大道經(jīng)文在修仙界都算得上無價之寶,可惜的是在這里卻成了爛大街的貨色,真的讓人為之感嘆不已……(未完待續(xù))

斷訣

第二更了,求收藏,求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