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賊不但偷襲了縣衙,縣丞和我家里都遭到偷襲,我家里護衛(wèi)眾多,又有馮林相保護,這才逃過一劫,只可惜李縣丞不幸罹難,壯烈殉國?!笨装采裆吹溃拔业群ε驴h衙出事,這才調了查宵禁的士卒前來搭救。”
周文忽然臉色大變,掙扎著站起來,抓著孔安急道:“城外的將士們如何?黃巾賊既然敢襲殺縣衙,說明他們多半還有攻打縣城的計劃,要是守不住縣城,咱們還是死路一條?!?p> 孔安也瞬間緊張起來,“那,那怎么辦???”
“孔縣尉立刻領馮林帶縣里所剩兵卒趕往北門防守,關閉大門不許任何人進來,我現(xiàn)在去調南門外軍營的將士,只有這些將士們協(xié)防,咱們才有可能守住縣城!”周文說完,費力爬上馬背,臨走時還不忘囑咐,“幫我照顧好糜異,不許她出一點差錯!”
周文匹馬飛奔到南城門口,馬蹄聲驚醒了守門衛(wèi)兵,兩名衛(wèi)兵當即起床過來攔住周文,手握長刀警惕道:“爾是何人?來此為何?”
“快開門!太平道叛亂,全縣警備,所以立刻起床點火作戰(zhàn),以防意外!”這些衛(wèi)兵認得周文,聞言趕緊起門閂,周文一騎絕塵沖向軍營,望樓上的警戒士兵招呼一聲,周文向上喊道:“立刻吹響集合號角,全軍準備開戰(zhàn)!”
望樓上的士兵都是精銳,不加思索就吹響號角,沉悶遼遠的號角聲瞬間驚醒了睡夢中的士兵,籠罩了整片大地。
剛剛吃完酒,回到營帳躺下的鄭寧嚇得蹦起來,瞬間醉意全無,提著褲子就跑出來,驚道:“出什么事了???”其他軍官屯長也跑出來,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周文已經快馬趕到,喊道:“立刻集合!”
黑夜之中聽見周文聲音,一眾軍官立刻找到主心骨,心里踏實下來,沒了剛才的慌亂,趕緊聚過來。
“太平道黃巾賊造反,立刻移營回城,守備縣城。”周文見來人差不多,說道,
“各五百主和屯長召集本部役兵收拾軍械糧草,鄭寧負責主管。宋興領縣兵,我再調給你一百役兵在軍營外集合,隨時準備戰(zhàn)斗,速行!趙虎領斥候四散出去打探情報,軍營十里內任何風吹草動我都要知道?!?p> 得了命令,眾人也知事情緊急,不敢多加詢問。整個軍營很快燃起無數(shù)火把,所有人都緊張地拆卸軍帳營木,將糧草軍械裝車,也幸好昨天就將繳獲的千石糧草運入縣城,只在軍營留了二百多石糧草,不然僅憑軍營的人力和車輛很難一次運走。
就在周文幫忙將糧食裝車時,望樓上忽然又響起悠長的號角聲,周文心底一慌,邊往門口跑邊仰頭大喊:“怎么啦?”
望樓上的士卒大聲回道:“南邊!”
朗陵多山,地形也比較崎嶇,周文在地面根本看不到南邊出了什么事,匆匆爬上望樓,然而不等他到樓頂,便已經怔在那里,無數(shù)如同螢火蟲般的點點火光正從遠處山林里出來,如同一股黏稠的液體,伴隨著地形起伏洶涌而來!
周文沖上望樓,向底下眾軍士聲嘶力竭:“各部停止收拾,以最快速度向縣城轉移,宋興和我領兵殿后!快!”剛喊完周文就后悔了。
不出所料,雖然不清楚發(fā)生了什么,但周文的驚慌已經勾起了眾人心中的恐懼,軍營瞬間慌亂起來,甚至有些人直接往軍營外逃走,剛剛建立起的秩序再次崩潰!
周文奪過望樓守兵的環(huán)首刀,快跑下望樓,正好遇見一名往縣城逃走的役兵,這廝看見周文,趕緊扭頭往其他地方逃走,周文一個跨步追上去,一刀劈死,然后抓著尸體的腰帶一把舉國頭頂,向著其他逃兵惡狠狠道:“立刻給我回營!膽敢作亂者,斬立決!”
這些想要逃走的人瞬間如墜冰窖,連滾帶爬又逃回軍營,各級軍官趕緊約束隊伍,在周文的指揮下依次撤入城中,軍營里的糧草軍械沒有絲毫損失,至于那三千多名俘虜則被放棄了,一來人數(shù)太多,和官兵都有仇怨,難保其中不會有人趁勢作亂;二來這些人多是女人老人,帶入城中除了消耗糧食外作用不大,而一旦陷入圍城戰(zhàn),糧草將是決定勝負的最主要因素!
周文和宋興帶領的二百人是最后撤入城中的,這時那些黃巾賊距離縣城已經不足二里,遍地的火把如同星空在大地的映照譜,乍看之下滿是壯闊和絢麗!
但城中的人們可沒心思欣賞,所有人都陷入緊張的忙碌中,命令鄭寧領五百人攜帶大弩前往北門支援,周文對孔安的能力和膽量實在不敢恭維,自己帶著剩下的軍士守備南門,宋興領二百人作為預備隊,同時巡視東西兩側城墻。
黃巾軍的計劃已經顯而易見,夜間派死士襲殺朗陵縣城的官吏,然后在朗陵指揮混亂的時候一舉奪下縣城。不得不說,這計劃雖然簡單,但在此時此地堪稱完美,剛剛剿滅境內山賊的朗陵縣民正處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不能自拔,無論是對軍隊的管控還是日常的防守都在松懈狀態(tài),誰又能想到真正的災難會在此刻降臨呢?
“這伙黃巾賊有點本事啊,老子還真想見識見識?!彪m然處在極度的疲憊中,周文依靠著城樓強笑道。
“佐尉你看,那有人過來了?!迸赃呉幻娛亢鋈恢钢菈ο碌?。
周文向下看去,只見一騎向城門飛奔過來,狼狽不堪,城墻上瞬間就有上百把長弓搭箭,這可不是山賊的劣質長弓,大漢帝國的長弓(復合弓)說是當世最優(yōu)秀的弓箭也不為過。
傳統(tǒng)弓箭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復合弓,最為經典的就是華夏古代的長弓,在春秋時的《考工記》就記載了長弓的制作需要胎木、牛角、牛筋、帛絲、木膠、油漆六種材料。
而且不同用處的弓,制作方法也不同,這就導致了長弓對材料極為挑剔,制作成本也極高,制作精良的弓箭甚至可以作為傳家寶或者禮品進行贈送。
尤其到了漢代,從漠北打到南越,從東海打到西域,常年的戰(zhàn)爭讓大漢帝國的軍事技能點到同時代的滿級!在考古東漢的墓葬中,甚至出現(xiàn)過一人高的長梢弓壁畫!說實話,這種弓要是拉滿了,就是扎鐵甲都要被透心涼!
不過長弓由于體型龐大,不便攜帶,多是步兵使用,漢帝國的騎兵多使用簡化版長弓,也就是角弓,既便于攜帶,又有著很強的穿透力。
第二種就是單體弓,大名鼎鼎的英格蘭長弓就是單體弓,但不偏不倚地說,這種弓真的很廢,唯一的優(yōu)點就是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短、能在多種環(huán)境適應,僅此而已。
歐洲這種單體弓的老祖宗據說是北歐強盜維京人,這些野蠻人連生產的農耕技術都不會,更別說先進的弓箭技藝,于是單體弓就一直流傳下來,直到歐洲近代以后才有所改觀。
單體弓不但射程近,難操控,弓體威力純粹是靠弓臂弓弦決定,弓體大威力就大,但操控難;弓體小便于操控,但威力又太小??梢赃@么說,在同等體積下,單體弓在各方面性能上都遠遠落后于復合弓。
至于為什么英格蘭長弓會這么有名?說實話,周文到現(xiàn)在也沒想通!這么廢的長弓怎么會有那么多人吹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