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宋家江湖

宋家江湖

君生江南 著

  • 武俠

    類型
  • 2019-06-16上架
  • 143174

    已完結(jié)(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wǎng)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quán)所有 侵權(quán)必究

第一章 趙府上下盡赴黃泉

宋家江湖 君生江南 6653 2019-06-15 04:42:16

  上京,長安縣,趙府。

  “少爺,老爺吩咐過了,你不能出府,就別為難老奴了?!?p>  趙府游廊千轉(zhuǎn)門庭如市,某處九曲九轉(zhuǎn)回廊,一個花鈿繡服青年悶頭往府外走,其身后曳著一位身著褐色長袍老人。

  驀地,青年剎住腳步,轉(zhuǎn)身沉聲說:“今日是清明,我去城外替娘親上一炷香有何不妥?劉伯你若再要阻攔,休怪我翻臉無情!”

  老人聞言一愣,原先以為這位常年流連勾欄瓦舍的紈绔少爺今日如此急匆匆定是為了某家花魁,卻不曾想是為亡母上香,他在趙府待了小二十載,可謂是親眼看著這位少爺長大,說是少爺,其實已經(jīng)將其視作是自己的半個兒子。

  想到這孩子自幼喪母,老爺又極少對其管教,老人心頭一軟,撇過頭,淡淡說道:“老奴一時失察,未能攔下少爺,待老爺回府后自會謝罪?!?p>  青年深深看了一眼老人,拱手道:“勞煩劉伯費心,老頭子回來我自會與他說明詳情?!闭f罷,轉(zhuǎn)身離去。

  半個時辰后。

  一架馬車在趙府外停下,馬車四馬拉乘,大宋規(guī)制天子出行乘六馬,王侯乘五馬,公卿乘四馬,車上之人想必是上京黃紫公卿中的一位。

  守候在府邸大門的下人紛紛擁上,從馬車上攙扶下一位老人。

  老人身著大宋官服,衣角繡有仙鶴。大宋沿襲舊制,唯有一二品官員才能在官服上繡有仙鶴錦雞??v觀當(dāng)朝,趙姓而能任一二品大員的唯有一人——大宋宰輔趙克己。

  趙克己步履蹣跚,蒼顏白發(fā),臉上溝壑縱橫,隆符年間新登上大宋廟堂的年輕臣子第一眼見到這位傳奇宰輔,都會敬畏于他的權(quán)勢而震驚于他的蒼老。

  老人踏過門檻,忽地收回腳步,扭頭回望大門上的綠油獸面錫環(huán)——在大宋,只有一二品大臣府門有資格享受這種規(guī)制。而他,靜觀三朝風(fēng)云,在廟堂浮沉了三十五年,才換來這么一對。

  他初登朝時,龍椅上坐的還是氣吞萬里如虎的高祖皇帝,只是已經(jīng)老態(tài)龍鐘,沒過幾年就駕崩了,之后,就是那位以勤政著稱的文宗皇帝,廣納賢才造就大宋開明盛世,可惜英年早逝,如今,小皇帝患肺癆命不久矣,妖后垂簾聽政十七年,終于按耐不住想要稱帝。

  他不過是提了一句自古從無女子稱帝,就被這位盛氏淺予記恨在心,以她不惜戕害親子的手段,接下來還不知怎樣對付他。

  他叱咤三十多年,早已看淡生死榮辱,唯一放不下的就是趙徽——這個老來幸得的獨子。

  “趙徽呢?”

  望著門環(huán),愁眉不展的老人忽然問,“這小子去哪兒了?”

  被趙徽稱作劉伯的趙府管家低聲應(yīng)道:“少爺去城外為夫人上香了?!?p>  上香?老人一愣,隨后恍然,是了,都忘記了今日是清明,以那小子的性情定然會為他母親上香,只是——

  老人想起某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兩道灰白眉毛蹙成了川字,沉聲問:“他去了多久?”

  管家回憶了一下,說:“約莫有半個時辰了。”

  頓了頓,他又小心翼翼地補充:“是老奴未能攔下少爺,老爺千萬別怪責(zé)少爺,少爺他也是思念夫人,決不是因貪玩而以此作謊?!?p>  趙克己搖了搖頭,知道這位亦仆亦友的老管家會錯了意,但事情緊急,由不得他多作解釋,他沉吟道:“備一架馬車,然后派人尋回徽兒,不論他怎么說,硬架也要把他給架回來,再通知牧野去議事廳,我有話要與他交代?!?p>  管家不明所以,卻還是一一應(yīng)下。

  半柱香后,趙府議事廳。

  老人抿了口茶,對身前的中年儒生說:“事已至此,我除了應(yīng)戰(zhàn),別無他法。你先帶徽兒出去避避,免得到時候與那女人對起陣來我捉襟見肘?;諆翰皇窍肟纯唇幔憔蛶纯?,待風(fēng)頭一過再回來便是?!?p>  中年儒生眉頭微皺,想問老人勝算有幾分,可話到嘴邊,又戛然而止,最終他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一個時辰后,趙府外。

  隨著一陣嘎吱聲,車轱轆緩緩轉(zhuǎn)動,車廂內(nèi)部暖玉溫香,極盡豪奢,多是些寒門子弟無法想象的物事。

  趙徽斜倚窗邊,怒氣沖沖更有些莫名其妙。他本在城外墳頭與娘親說著不足為外人道的貼己話,卻被一干下人不由分說架回府,正當(dāng)他一肚子憤懣要找老頭子理論,又再一次被下人不由分說架上馬車。

  揣著沉甸甸的銀票,還有一封老頭子硬塞入他手里的信,趙徽滿肚子疑惑。過去他屢次提出遠游的要求,無一例外被拒絕。但今日老頭子卻一反常態(tài),不但為他備好了一駕上等馬車,更附上了足夠的銀票,甚至在臨走前還偷偷摸摸塞給他一張紙,隨意一瞥,竟是白帝城那位將軍的親筆信。

  老頭子這是發(fā)什么瘋?趙徽掀開竹簾,探頭回望,只看得見家門口兩尊越來越小的石獅子,至于父親,遠遠的只能看見一個佝僂輪廓,看不清具體神情。

  趙府大門外,趙克己目送馬車消失在巷子拐角,長出一口氣,在親手送趙徽離開上京這個爛泥潭后,他的一顆心終于是徹底放下。老人轉(zhuǎn)過身,打算回屋好好思忖如何應(yīng)對妖后,卻聽見一陣轟隆隆的馬車聲從身后不遠處傳來。

  “就這么等不及嗎?”趙克己身形一頓,用只有自己可以聽見的聲音說道。

  巷子拐角,駛來一列車隊,攏共有七駕馬車,馬是西域進貢的棗紅馬,車是天工司的得意之作,專供皇室宗親。

  這一列車隊,非富即貴,尤其是敢在趙克己這位當(dāng)朝宰輔門前抖擻威風(fēng),身份呼之欲出——除了那位妖后的親信,誰敢如此逾矩?

  車隊到了近前,為首者掀開面甲,居高臨下審視眼前老人——這位馳騁了三朝廟堂的蓋世權(quán)臣。

  他的嘴角忍不住掀起,幾乎控制不住此時的得意,朗聲說:“趙克己,你可知罪?”這人已經(jīng)圖窮匕見到連宰輔都不喚一聲,直呼大名。

  趙克己站在臺階上,雙手籠在袖子里,抬起頭,他認識這個人,千牛衛(wèi)大將軍黃天行。

  還記得有一回早朝,滿朝文武都不贊同將此人納入軍中,還是他念在昔日舊情,力排眾議。沒想到此時卻成了一把要自己命的利刃。

  不過——?

  趙克己視線越過黃天行,他更好奇其身后的七駕馬車中都坐了誰,誰有膽量在這個關(guān)鍵時刻選擇站隊,與他這位三朝宰輔唱反調(diào),就不怕朝堂傾軋,落得個一蹶不振?

  “趙克己你可知罪!”黃天行覺得自己被無視,加重了語氣,惡狠狠道。

  此時老人已經(jīng)隱約猜到了馬車中人都有誰,心中暗嘆,明白此劫難逃,輕聲回答:“老夫何罪之有?便是有罪,也應(yīng)該是大理寺派人,再不濟就是刑部,何時輪到千牛衛(wèi)了?難道黃將軍升了官,成了大理寺少卿又或是刑部員外郎?還是說,黃將軍越俎代庖,自認能替代御史臺?”

  大理寺負責(zé)審訊人犯、擬定判詞,刑部負責(zé)復(fù)核,同時報御史臺監(jiān)審。千牛衛(wèi)雖說論兵甲凌駕于這三個機構(gòu)之上,但論起實際權(quán)力,卻有如天塹。

  黃天行一愣,惱羞成怒,破口大罵:“趙賊,你試圖謀反,意圖篡國,千牛衛(wèi)守御皇城,本將軍怎就不能管了?”

  謀反?篡國?

  老人咀嚼著這兩個刺耳的詞,不禁失笑,若他想要謀反篡國,又何須等到今日。當(dāng)初,北原那位天可汗曾犧牲八百精銳,只為送一封信給他。信上說,只要他趙克己告老還鄉(xiāng),便許他三州之地,裂土封王。而他呢,只是拿起信放在燭火上點燃,任憑這個潑天大的誘惑化作灰煙。

  拿這兩個罪名對付他,真是諷刺。

  趙克己語氣玩味:“黃將軍能否細說,老夫是如何謀反,又是如何篡國?黃將軍這樣無憑無據(jù)往老夫頭上安了項殺頭之罪,老夫?qū)嵲谑怯行┗炭帧!?p>  黃天行一時語塞,他只是奉命行事,是從太后手諭上得知這位老宰輔所犯何罪,至于其中詳細,卻是一點不知。

  黃天行身后,第三駕馬車的幕簾被侍者掀開,一個儒生模樣的中年人面色無悲無喜,說:“伙同罪女楚千凝謀害先帝,是為謀反,暗中與北原勾結(jié),是為篡國。老師,你還有何話可說?”

  趙克己看著這位生平最器重的學(xué)生,對于他出現(xiàn)在此地既覺得意料之中,又有些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氖?p>  老人自嘲地笑了笑,道:“書生殺人,口誅筆伐,最是無愧于心。七意,不枉老師教你十二年,你已經(jīng)青出于藍,深諳為官之道。想必凝妃與天可汗的親筆信你也已經(jīng)偽造好,只是可惜了你一身獨步大宋的書法,用在這里委實是屈才。”

  中年儒生靜靜地看著這位昔日恩師,如同看待集市上論斤兩販賣的牛羊肉。

  趙克己回過頭,目光在先帝親自提筆寫下的“趙府”門匾上久久停留,猶記得先帝在世時曾金口玉言,稱“老宰輔為我右臂,趙氏為我大宋擎天之柱。”卻不曾想,先帝一逝世,這臂膀、這擎天之柱就要被連根砍斷了。

  黃天行眉宇間流露不耐,倒是中年儒生老神在在,另六駕馬車也保持詭異的安靜。

  終于,老人吐出一口濁氣,幽幽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p>  他環(huán)顧紅墻綠瓦,嘆了口氣:“只是可惜了這一派青山綠水,終逃不過斷井頹垣?!?p>  嘆罷,他別過頭,望向中年儒生,淡淡地說:“七意,你可否答應(yīng)為師一事?!?p>  中年儒生并沒有立即應(yīng)下,反而思忖了一會兒才說:“您且先說?!?p>  老人語氣驟冷,斬釘截鐵道:“保我趙府上下,不論老幼婦孺,共赴黃泉!無一人淪為娼妓,無一人沿街行乞!我趙氏一脈,無愧于大宋!老夫要與一家老小,在九泉之下,親眼看著那妖后是如何覆滅大宋!”

  老人的話擲地有聲,比春寒更加冷冽,黃天行有些膽寒,所謂讀書人浩然有正氣,大概就是如此。

  中年儒生眼皮微跳,良久不做聲,過了好一會兒,才干聲說:“謹遵老師遺愿?!?p>  一直不作聲的另外六駕馬車,仍是保持著詭異的沉默。

  遺愿已經(jīng)交代好,到了該行刑的時候。

  老人抬頭望向天空,澄澈如洗,輕聲道:“真是個上路的好時節(jié)?!?p>  黃天行壓下心頭寒意,抽刀出鞘,低頭看向坦然赴死的老宰輔,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讓他恍惚間以為看見了當(dāng)年那位在金鑾寶殿中力排眾議支持他參軍的中年男人,他老了,不是嗎?

  刀光一閃,一顆白發(fā)蒼蒼的蒼老頭顱沉沉墜落,血濺三尺。

  隆符十七載四月初五,權(quán)傾一時的趙府轟然崩塌。

  但上京卻并未因此而風(fēng)平浪靜,反而陷入了更加動蕩的廟堂傾軋。

  ……

  上京城外,官道。

  一架馬車緩緩前行,駕車者是個中年男人,趙徽從小就喊他“牛叔”,據(jù)說是父親的得意門生,論身份,朝堂上那位清貴至極的中書舍人元七意還得稱呼其一聲師兄,只是不知為何這位才學(xué)不輸于人的昔日狀元并未入仕,反而苦心孤詣二十年,此時更淪為了他這位紈绔少爺?shù)能嚪颉?p>  “牛叔,咱先去哪兒?”

  趙徽無精打采地翻了翻《大宋地理堪輿圖》,發(fā)現(xiàn)好像出了上京他就兩眼一摸黑,完全不知道該怎么走。不過好在他有一位博聞強記的牛叔,根本不用慌。

  車廂外,中年男人輕輕揮了下鞭,嗓音甘醇:“少爺,距離上京最近的當(dāng)屬武當(dāng)山,以這匹馬的腳力,大概半旬時日就能到?!?p>  趙徽眼睛一亮:“武當(dāng)山?那柄素衣是不是就在武當(dāng)山?”

  “如果少爺說的是那柄號稱天下劍魁的素衣劍,那就沒錯。”

  “那牛叔,咱走起!”

  中年男人不說話,重重地往馬屁股上甩了幾鞭,馬車的速度隨即加快。

  興許是車上的熏香過于濃郁,趙徽覺得有些胸悶,他拉開車簾探出頭,想要喘口新鮮氣。

  官道上風(fēng)塵漫漫,身后那座天下第一雄城漸行漸遠,高聳的城門下一列列從西域諸國趕來的車隊渺小如蟻群,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排隊接受署吏檢查貨物。

  這座他閉著眼都能輕車熟路走上一遭的雄偉城池,漸漸離他遠去,那些熟悉的面孔想要再見大概要兩三年后了。

  他莫名有些感傷,不由開口問道:“牛叔,你說爹為什么突然松口允許我出來了,他可是成天跟我嘮叨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以他的性子沒道理啊?!?p>  中年男人溫聲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臨走前老師交代我,既然少爺你不愛讀書,與其在城里當(dāng)個紈绔,倒不如出去闖蕩,見識下世面還是有好處的。這個道理,老師說他在今天早上才悟通?!?p>  趙徽臉色微紅,所幸中年男人看不見。

  中年人又道:“老師還說了,如果少爺你想學(xué)武,就拿著曹將軍的親筆信去白帝城,曹將軍看在他的面子上,會親自教你習(xí)武。”

  習(xí)武?那個老頭子可是最反對他舞槍弄棒,趙徽面色古怪,顫聲說:“牛叔你老實跟我講,爹是不是出事了?”

  車廂外揮動馬鞭的頻率漸緩,許久中年男人才開口說道:“少爺你已經(jīng)不小,有些事也無需再瞞你。是,你猜的不錯,近幾日廟堂上會有一場大風(fēng)波,即便是老師,也難以自保。少爺你作為趙家的獨子,老師自然希望你能成才,只是在這場誰都有可能會死的風(fēng)波中,老師更希望你能活下去,希望少爺你能明白老師的一番苦心?!彼恼Z氣古井無波,卻像是積蓄著可怕的力量。

  趙徽臉色發(fā)白,不停搖頭自語:“不可能的,爹是右相,更是三朝元老,誰能動他,誰敢動他?那位肺癆小皇帝?”

  中年男人正欲詳說,卻聽見身后急促如奔雷的馬蹄聲,當(dāng)即面色一變,沉聲道:“少爺坐穩(wěn)了!”

  緊接著就聽見幾聲炸雷般的揮鞭聲,那匹由太仆寺精心喂養(yǎng)出的名駒吃痛長嘶,四蹄踏成幻影。

  趙徽的心與馬車一同顛簸了起來,他緊張問道:“牛叔,是不是有人在追趕我們?”

  沒有人回應(yīng)他,暖玉溫香的車廂里只聽得見愈加靠近的急促馬蹄聲和炸雷般的揮鞭聲。

  過了半柱香功夫,馬車戛然而止,趙徽癱坐在馬車中,額頭上布滿冷汗,隱約能聽到三五匹馬在打著響鼻,整個世界都陷入了詭異的寧靜。

  車身微震,趙徽知道,是牛叔跳下了馬車。

  “南山——牧野?”說話人嗓音低沉,語氣猶疑。

  趙徽對這個聲音記憶深刻,大約在十年前的一個晌午,那時他還是個奶聲奶氣的半大小子,頑皮得很,成天在府中爬上爬下,有一回親眼看見這個聲音的主人恭敬伏在爹身前,三跪九叩。后來才聽說,這個男人參了軍,還成為了千牛武將軍,官職從三品,好像是叫黃天行?不過他所說的南山牧野又是誰?

  “正是在下,不知黃將軍有何貴干!”是牛叔的聲音。

  “南山先生不在趙府里頭安心做學(xué)問,出城做什么?”

  “一老友身患痢疾,命不久矣,牧野前去送他一程?!?p>  “不知先生的這位老友,可是名作趙克己?”

  “黃將軍莫非嫌自己仕途太順,竟敢直呼當(dāng)朝宰輔名諱!”

  “哈哈哈,本將軍不但敢直呼那老賊名諱,更敢親手割下他的頭顱,只是可惜,那老賊的腦袋已經(jīng)送進宮去,無法與先生一同欣賞。”

  爹,死了?

  趙徽不敢相信,那個曾在他面前嘚瑟“黃紫公卿盡出我手”的大宋宰輔,那個為了他這個紈绔兒子不惜與左相親自對陣的父親,還沒有親眼看到兒子長大成人,怎么會就這樣死了?

  老人的音容笑貌在他腦海里如萬花筒般飛掠,最終變成了一片空白,如同十年前上京那場前所未有的大雪一樣,白茫茫一片。他突然驚覺,原來那個男人已經(jīng)從他的生命里徹底消失,之前回望的那一眼竟是他與他這輩子最后一面。

  想到這兒,趙徽悲從心來,怒發(fā)沖冠,目呲欲裂,如同失去了至親的幼獸,凄厲大吼,他渾身裹挾著死寂與絕望,要沖出去與那個殺父兇手拼命,但不知為何車廂變成了一座有進無出的牢籠,幕簾忽然變得有千斤重,他連掀開幕簾都做不到。

  趙徽近似癲狂地捶擊車壁,一下又一下,錘到虎口撕裂。最終力盡,絕望地癱坐在地,眼眶通紅,淚流滿面痛哭至無淚可流。

  車廂外,寂靜無聲。

  本名南山牧野的中年男人雙手攥緊了又松開,如此不斷往復(fù),他的胸膛肉眼可見地上下起伏,像極了一座會呼吸的山。

  良久,他才平靜地說:“黃將軍,如果我沒記錯,當(dāng)年可是老師親手將你送入軍中,如果沒有老師替你說話,現(xiàn)在的你還只是一個無名小卒?!?p>  他雖是在與黃天行說話,視線卻越過后者,向更遠處依稀能分辨出城墻輪廓的上京城望去,似乎能看見恩師的音容笑貌。

  黃天行毫無愧疚地點點頭:“趙克己的確對我有恩,但那也是他欠我黃家的,當(dāng)初北原一行,若不是我父舍命相護,他早該死在了大漠中,又何談能坐上右相之位。他若真想補償我,當(dāng)初又為何讓我三跪九叩!”

  說到這兒,他臉上猙獰一閃而逝,嗤笑一聲:“況且,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忝為千牛衛(wèi)將軍,掌執(zhí)御刀宿衛(wèi)侍從,宮里頭如何吩咐,我便如何做事,談何恩情,恩情能大過皇權(quán)?南山先生與我談報恩,倒不如去向元大人討教一番。”

  久負大恩必成仇。

  南山牧野想起老師曾與他說過的一句話,果然,黃天行就是一條養(yǎng)不熟的白眼狼,對他再好,他也會毫不留情地回頭咬你一口。至于那位元大人的背叛,南山牧野早有所料,他早已在心中為這位野心勃勃一心右相的師弟判了死刑。

  黃天行身后,一眾千牛衛(wèi)蠢蠢欲動,眼神熾熱地望向馬車,好像那是能讓他們平步青云的天梯。

  見此,南山牧野目光驟冷,厲聲道:“誰敢再進一步,死!”

  黃天行像聽到了個天大的笑話,揮手示意千牛衛(wèi)上前,挑釁地拍了拍刀鞘:“南山先生莫不是在說笑,論學(xué)問自然少有人比得上你,但動起武來,呵,你還只是個山野蒙童?!?p>  南山牧野默不作聲,看到一干千牛衛(wèi)毫不畏懼地策馬上前,才輕吐一字:“死!”

  除黃天行外,一干千牛衛(wèi)登時七竅流血,當(dāng)場暴斃,一個接著一個從馬背上跌落,像極了秋日熟透的紅柿,風(fēng)一吹就一只只落下。

  黃天行身體一僵,目光緊盯南山牧野,嗓音沙?。骸斑@是——口含天憲?你憑什么?。俊?p>  他的眼中除了畏懼,更多的是嫉妒。

  南山牧野并未回答,反而從腰間解下一枚玉佩,屈指一彈,玉佩攜勁氣深深嵌入黃天行的鎖子銀甲,這具工部精心鑄造的甲胄寸寸裂開,裂紋如同蛛網(wǎng),而玉佩卻完好無暇。

  “回去告訴盛淺予,我與她的情分到此為止,她若敢登基稱帝,到時我一定蒞臨觀禮!”

  黃天行悶哼一聲,自知腹臟已經(jīng)出血。

  南山牧野轉(zhuǎn)身躍上馬車,掀開幕簾,見趙徽雙目無神,只是呆呆凝視著手中銀票,如同失去了三魂七魄,他嘆了口氣,也不出言安慰,悄悄放下幕簾,輕喝一聲:“駕?!?p>  馬匹哪懂得人類的復(fù)雜情感,隨著嘶鳴聲起,馬車再度緩緩前行。

  黃天行眼睜睜看著馬車逐漸行遠,右手緊握刀柄,愣是沒敢拔出刀來,等到馬車徹底消失在視野里,他才忍不住張口一吐,一團烏血灑在地上,刺眼得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