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救人
長公主聽聞此說,登時明白。馬上令騎奴調轉車頭,折返宮中。崔敫見長公主進宮呈情,便自返營地,又拉了幾個素有交情的壯漢,抄近路攔截公孫騎郎。行至長樂宮后身處見到公孫敖只身一人。
公孫敖見崔敫帶了十余人皆手拿兵刃,知道自己先前錯怪崔敫,馬上道歉:“汝可是一同救人?”
崔敫道:“正是,可聽予一言?”
公孫敖忙說:“請講!”
崔敫隨即言道:“予雖一同救人,但還請兄臺莫要傷人,此番吾等救人事出有因,切不可傷及無辜,以免橫生枝節(jié)?!?p> 公孫敖忙稱是,一行人便急沖至堂邑侯府兵之前,攔阻府兵將衛(wèi)青押入侯府。
此時,平陽長公主返回未央宮,急急稟奏皇帝,有要事相商。
皇帝大驚,平陽長公主去而復返本就少見,又見急奏更是聞所未聞。忙使人召見。
皇帝尚未坐定,長公主疾行而至,身居大禮,跪請皇帝曰:“陛下救命!”
“長公主何故求救?”皇帝曰。
“竇太主欲殺衛(wèi)夫人之弟,吾請陛下裁決”長公主道。
“太主為何欲殺衛(wèi)夫人之弟?此話怎講?”皇帝因問。
長公主忙將崔敫所言轉述于陛下,皇帝立時震怒“衛(wèi)夫人剛剛因孕獲封,怎么太主便要殺人?”,長公主又說,“太主也真是昏了頭了,衛(wèi)夫人不過是個夫人,便是生了皇子又與她何干?何苦就綁了個小子,便是泄憤也不該如此而為?若是旁的按個罪名也無不可,以下沖上,可是死罪,此番她便是欲殺衛(wèi)家小子。衛(wèi)夫人如今有孕,受不得驚擾,若是因此身體受挫,豈不是傷了社稷?”
天子會意:“正是,此事切不可告訴衛(wèi)夫人。卿立時去堂邑侯府,傳朕旨意,不可傷及衛(wèi)卿,沖撞一事還望太主轉呈有司審訊,不可私自處置?!?p> 長公主領旨而退,即可出宮乘車行至堂邑侯府前,正見公孫敖等人奪了衛(wèi)青欲走,侯府府兵欲追。一干人等見長公主車駕前來,具拜。長公主傳皇帝口諭請?zhí)靡卮箝L公主節(jié)制府兵,不可逾制殺人。
堂邑大長公主領旨,不得不放了衛(wèi)青公孫敖等人?;氐礁畠?,忿忿不平,自己明明是皇帝長輩,卻連殺個奴婢都需得看別人臉色。
一時余怒未消竟對府內奴婢大打出手,堂邑侯自然無力節(jié)制大長公主,見此場景只得在一旁瑟瑟發(fā)抖。
大長公主見狀雙目瞪圓,立眉倒豎怒指堂邑侯,“無用之人,等閑只看我笑話,如今我與皇后母子二人已無安身之所,今日衛(wèi)家謳者誕下王子,明日皇后便易主??!吾斷斷不可給她欺我兒的機會”說罷轉而對使奴道,“備車,我要入宮!”
大長公主急急入宮引了皇后便直入長樂宮拜見太皇太后,此時王太后正在太皇太后殿內伺候太皇太后服藥,大長公主入殿也不通傳便徑直向其母哭訴。
適時,太皇太后已聽王太后告知今日之事,此時大長公主入內便告狀,兀自心煩。劈頭蓋臉便斥責大長公主,曰:“吾兒糊涂,如今皇后無子,好容易皇帝得承天運,衛(wèi)夫人有孕,皇后不細心照拂也便罷了,你個做母親的也不知勸導皇后,卻橫生這些事端?皇后年輕,不知輕重,你是做母親的,如若皇帝因此對皇后生了厭棄之意,今后如何生嫡子?你如今此舉實在愚不可及!”
此時大長公主早沒了剛才的氣焰,囁喏道:“兒并未想要傷及皇嗣,這才綁了個無緊要之人,一則敗敗衛(wèi)家威風,二則也想讓衛(wèi)家小婦知道皇后是有蔭蔽之人。”
“說你愚蠢你還不認,衛(wèi)夫人畢竟懷著漢家皇嗣,此時出事無論大小傷及根本。衛(wèi)夫人所生之子,無論何時都是有皇后這個嫡母的,你若再不收斂,便是自毀皇后!”太皇太后怒道。
隨后又對皇后厲色道“皇后你聽著,無論你心中有何感想,你都要對衛(wèi)夫人好!記住,她懷的是你的孩子,如若做不到這點也行,你自回甘泉宮養(yǎng)病去。行了,老身累了,太后爾等都散了吧!誰再提及此事仔細爾等的命!”說罷便揮手讓催促眾人離去。
待王太后離席,太皇太后隨即招了近婢嬋奴。對嬋奴道:“你送大長公主回府,不許她回甘泉宮”。
嬋奴領旨將大長公主送回堂邑侯府,一路上對大長公主安慰勸誡,待到大長公主回府之后,怨氣稍散。
待嬋奴回宮復命,太皇太后不住怨嘆:“老身已是垂暮之人,卻還要顧及如此冥頑之輩。吾兒貴為大長公主,卻需吾這眼盲之人為其指路,真乃吾劫數(shù)矣?!?p> 嬋奴安慰道:“太皇太后乃斗姆元君,有大智慧,大長公主從來都有元君護佑,自然不通人情世故,今日之事想必也是受了教訓,未必是壞事,況且大長公主是黠慧之人,今后定然不會出此下策?!?p> “希望如此罷!皇帝之子亦是吾之血脈,那衛(wèi)氏如今矜貴異常,你去派可靠之人盯住,不可再出紕漏?!?p> 嬋奴起身唱喏。
皇帝自得了太皇太后旨意,更加重視衛(wèi)氏,因怕宮內再生事端,便特準衛(wèi)氏無事不必向各宮行禮,每日只需安心養(yǎng)胎。
再說皇帝得知衛(wèi)氏之弟以一介布衣竟使得騎郎為其出生入死,不惜以命相贖,甚為好奇。便特旨召來撫慰。
是日,衛(wèi)青奉旨上殿,皇帝雖知衛(wèi)青乃衛(wèi)夫人弟,但從未面見,衛(wèi)青才剛一上殿,皇帝便大吃一驚,素日只覺衛(wèi)夫人清麗卓雅,今日見到衛(wèi)夫人之弟,覺得此人有奪人心魄之能,衛(wèi)青尚未開口便讓人覺得此人赤誠,所言定然鑿鑿,絕不可輕慢。
衛(wèi)青行完拜禮,垂手而立,皇帝便開口慰曰:“愛卿受驚了,近日之事有司已查明卿未曾沖撞太主,乃是太主家奴誤會,連累愛卿受辱,朕已下令責罰當事之人,還望卿莫要驚慌。衛(wèi)氏于我大漢是有功之臣,衛(wèi)夫人如今有孕,朕自有封賞,卿此番受驚,朕亦要撫慰?!?p> 說罷招呼黃門郎傳旨,右升衛(wèi)青為侍中,主建章監(jiān)一職,并封賞金餅等物。另下旨著衛(wèi)氏長兄衛(wèi)長君為侍中,長姊衛(wèi)氏君孺、次姊衛(wèi)氏少兒各自賜婚,另有封賞。
聽聞皇帝如此封賞,衛(wèi)青忙領旨謝恩。
皇帝又問:“此番救汝的騎郎是何人?”
衛(wèi)青答:“公孫敖”
皇帝不解:“愛卿不過給事,卻能引得騎郎冒死相救,爾等真手足矣?”
衛(wèi)青對曰:“公孫騎郎知臣并未沖撞太主,故此相救,此乃公孫騎郎為人仗義公允之故,并非私心救吾,乃是維護大公,只是當時事急從權,不得已在堂邑侯府攔阻府兵?!?p> “噢?如此說來騎郎不過是拳拳之心,并無偏頗,本來朕還想賞賜他積極救下皇親之功,如此說來此賞可以省了?!被实壅f道。
“正是出于對陛下忠誠之心,公孫將軍選擇違逆太主,須知一國之內只有一主,竇太主欲殺末將,原因未明,然而未審便欲奪人性命,實在置陛下法度、威儀不顧,公孫將軍必是忠于陛下,方出此下策,臣常想假若公孫將軍未及救我,所失者定是陛下之威望。”
“嗯,既是如此公孫騎郎想必也是要賞的,如此說來便亦賞賜公孫敖百金”皇帝說。
自此之后,衛(wèi)青因禍得福,右遷至建章監(jiān),統(tǒng)領試訓騎兵之事時,待公孫敖依然親厚,因此公孫敖也便常出入衛(wèi)家與衛(wèi)家兄弟格外親厚。
此番風波之后,皇后自是稱病常幽居甘泉宮,連竇太主亦不能隨意探視。太皇太后為安撫衛(wèi)夫人更是經(jīng)常派嬋奴看顧衛(wèi)夫人,謹防出現(xiàn)異常,衛(wèi)夫人自此反而身份愈加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