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一聲響。
這一擊的聲勢雖然駭人,但江應(yīng)橫卻感到昊淵上傳來的刀勁并不如其聲勢猛烈。
在硬碰硬的功夫上,夏逸當(dāng)然敵不過江應(yīng)橫,所以這狐假虎威的一刀是他留了四分力的結(jié)果——刀鋒只在江應(yīng)橫的右掌上輕盈擦過,便勢頭一斜砍向江應(yīng)橫胸口。
江應(yīng)橫冷哼一聲,左掌已迎向切入掌圍的昊淵。
夏逸隨之側(cè)身,身形忽如隨風(fēng)飄擺的旗幟般舞動起來,刀勢亦在一瞬間變幻出十九個角度,再配合這古怪的身法,令昊淵由下格開江應(yīng)橫的左掌,再一刀上揚回去——江應(yīng)橫只來得及猛退一步,但腹部仍避不開這一刀,傷口入肉兩分。
這一刀即刻激起江應(yīng)橫這頭猛虎的怒火——他確實輕視了夏逸,但他卻沒料到他會在第一輪交鋒中便受了輕傷。
是以,江應(yīng)橫以十成功力在一瞬間擊出六掌,拍向正在回息的夏逸。
夏逸的身后便是靈堂,他不敢退,也不能退,他只能以這仿佛戰(zhàn)旗的步法繼續(xù)纏住江應(yīng)橫。
只是夏逸的內(nèi)力始終遠(yuǎn)不及江應(yīng)橫,此刻回氣未及,只在連消帶打下化解了江應(yīng)橫其中五掌,那剩余五成力的第六掌便印在他的腹部——這一掌仿佛在回敬夏逸方才那一刀。
夏逸感到胸腔內(nèi)一陣翻騰,身軀不由自主飛上半空。
江應(yīng)橫隨之縱身躍起,雙拳對握成一個“鐵錘”,狠狠砸向夏逸天靈。
夏逸身在半空,再難憑借步法移位,只得拼盡全力一刀迎向江應(yīng)橫的“重錘”。
好重的一擊!
夏逸雙臂劇震,只覺得如遭雷擊,再壓不住胸腔間的痛意,大口咳出血箭,如斷了線的風(fēng)箏般飛出校場圍墻,筆直落入校場外的廂房區(qū)域。
經(jīng)此一輪猛攻,江應(yīng)橫腹部傷口愈發(fā)血流不止。
他沒有去支援嚴(yán)惜玉等人,而是躍入廂房區(qū)追擊夏逸——他的自尊與自負(fù)已被夏逸一刀擊傷,這樣的傷只能以敵人的血來擦洗!
————————
無形刺客的名聲或不響亮,但死于他刺殺之人卻是難以計數(shù)。
刺殺,正是他最擅長的事,卻不表示他只精通暗殺。
反之,他是一個一流劍客。
論武功,無形刺客穩(wěn)居墨師爺麾下首席。
此時,無形刺客已被無得逼得無力隱入這片黑夜,也同時被逼出一種久違的欲望——武人之間相互搏殺的欲望。
無形刺客的劍法簡單而實用,并無半點多余的花哨,他的劍招招致命而藏有后招——后招同樣致命。
無得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選擇了一個多么可怕的對手。
他們上一次交手時,無得略處下風(fēng),只因當(dāng)時他要顧及受傷的張青文。
這一次他雖可以全力相搏,但局勢依然出乎他的意料。
無得一直在退。
無形刺客的劍法之狠辣使他的“觀音千葉手”幾乎無隙使出,但無得畢竟不能永遠(yuǎn)退下去——靈堂就在他的身后,一旦他退入靈堂,便要在迎戰(zhàn)無形刺客的同時護(hù)及靈堂內(nèi)的其他武林同道。
趙飛羿與李恒一以二人之力抵擋獨尊門一干門徒,此時也抽不出身來助他一臂之力。
“阿彌陀佛?!?p> 無得只好如此長嘆,只好停下退步。
卻在這一嘆之時,他頸上的佛珠已不知是在何時裹住了他的雙手。
這一刻,無得的雙手已無懼于無形刺客的刺劍。
面對那直刺面門的快劍,無得雙掌合十,竟欲空手接劍。
無形刺客卻仿佛沒見到無得的動作,繼續(xù)刺出這一劍,在無得的雙掌將要夾住這三尺銀鋒之時,他又忽地抽劍——如同捕獸夾即將夾住獵物時,獵物及時抽出了腿。
無形刺客方才抽回長劍,便再次刺向無得咽喉——整套收劍、蓄勢、再刺出的動作只在電光火石間完成,若是武功低微之輩恐怕看也看不清他收劍的動作,會仍以為他這一劍并未變過。
這一招令無得不僅沒能夾住劍,反使咽喉破綻露出——他已來不及變招。
無得雙目一瞪,面相露出罕見的兇悍,雙手食指搭住各自中指,以雙手四指之力頂向上方劍鋒,這一招便是活佛所創(chuàng)的神技之一——不動尊指。
佛教五大明王之主尊是為不動明王,即不動尊菩薩。
《大日經(jīng)疏》有載:此尊坐盤石座,呈童子形;頂上有七髻,辮發(fā)垂于左肩,左眼細(xì)閉,下齒嚙上唇,現(xiàn)忿怒相,背負(fù)猛火,右手持利劍,左手持罥索,作斷煩惱之姿。
不動明王力大無窮,法相忿怒,喝醒眾生,嚇退魔障——是以不同于“觀音千葉手”的靈變,“不動尊指”至剛至猛,集剛猛內(nèi)勁于指尖涌出,勢不可擋。
無形刺客只感到劍上傳來的強(qiáng)震勁力已快令他握不住劍,即時收劍倒退。
看著劍身上那道被“不動尊指”擊出的缺口,他第一次開口說話:“好狡猾的和尚。”
無得道:“狡猾?”
無形刺客道:“你既有如此強(qiáng)勁的指法,卻以掌法惑我,莫非是想趁我不備時施以暗算?”
無得微微笑道:“想不到一個以暗殺為業(yè)的刺客,竟會以此指責(zé)貧僧?!?p> 無形刺客道:“我并不是說你卑鄙,殺人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只不過我沒料到涅音寺中會有這樣一個聰明的和尚?!?p> “身為一個刺客,你也挺會說話?!?p> 無得雙掌合十笑道:“可你說的越多,殺氣也泄得越多。”
無形刺客不再說話——他當(dāng)然明白無得是為亂他心神才如此說,所以他結(jié)束了這場可有可無的交談,重新舉起了劍。
——搏命招!
無得與無形刺客交手四十余合,終于等到了對手這最強(qiáng)一劍。
這一劍是典型的刺客劍招,劍勢方成已令無得感到一陣迎面而來的窒息感——這是死亡逼近時的感受。
無得也只能搏命,左手使出十成功力的“不動尊指”迎向劍鋒!
一聲震響。
無得以左手中指骨折換得無形刺客的高速之劍于空中一頓,右掌便趁勢而上,裹在手上的佛鏈如蛇般縛住長劍!
無得以右手制住敵方兵器,而左手雖失“不動尊指”,卻還有“觀音千葉手”!
佛掌連綿,化作三擊打向無形刺客。
無形刺客目光一寒,抖腕、移步,欲借力抽出長劍,但他的長劍仿佛與無得的右手已融為一體——拔不動分毫!
無形刺客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心中已有了主意,便抬起左臂護(hù)在胸前,硬吃這一招“觀音千葉手”。
在聽到左前臂數(shù)處骨裂之聲的同時,無形刺客灌注內(nèi)力于劍中,扭轉(zhuǎn)劍柄——長劍從中崩斷,其力亦使得纏縛長劍的佛鏈斷飛四散。
無形刺客同樣善使短劍,斷了一截已變?yōu)槎虅Φ氖种欣鞲m合此時的近身搏殺。
無形刺客也的確這么做了,他貼身而上,短劍接著刺向無得咽喉——劍鋒在這瞬間變了十二個角度欺騙對手,劍勢成型時才真的落向無得咽喉。
無得沒有絲毫猶豫,左手再次使出方才的“接劍技”,再一次握住了無形刺客的劍。
無形刺客再次扭轉(zhuǎn)劍鋒,奮力抽劍——沒有了佛珠的交纏,短劍輕易抽出。
無得趁這一時猛退拉長與無形刺客的距離——他左手中指已折,而無形刺客抽出短劍時的勁力使他的左掌鮮血淋漓,雖有護(hù)體氣勁,但仍留下兩處見骨的傷處。
此戰(zhàn),他已再難使用左手。
無形刺客是世間第一流的刺客,所以絕不會放過如此時機(jī)——劍雖折一半,但對付一只手的無得已綽綽有余!
是以,劍勢如毒蛇吐信再次兇猛刺向無得!
無得抬起右手,滿面的凝重忽然在這一刻變作了微笑——他確實很狡猾,此刻他仍留著一張底牌。
趁著方才拉開的間距,他揚手射出六顆佛珠,分別射向無形刺客左目、短劍、咽喉、心坎、雙膝。
無形刺客一怔——他還精通暗器?
但他的手沒有停,揮劍打落射向上半身的佛珠,又以身法躲開了打向雙膝的兩顆佛珠。
這一刻,無形刺客渾身盡是破綻——無得的右手終于突入無形刺客的劍圍,“不動尊指”重重點在其胸坎。
無形刺客倒飛而去,他能聽到自己胸骨碎裂的聲音,但無形刺客也留著一招——無得身勢已盡,此時的他如同一招之前的無形刺客,破綻盡露。
于是無形刺客用盡余力擲出短劍,疾射無得心口!
無得未曾想到過自己“射珠”后,對手亦來了一手“擲劍”,匆忙間只來得及微微一避,已被一劍釘在右肩上——無得咧了咧嘴,直感到劍勢由肩傷已至他整個右臂。
這二人,一個重傷無力,一個雙臂暫廢。
“你還有多少手段?”
無形刺客傷勢極重,半張臉譜染滿鮮血,且失趁手兵器,戰(zhàn)意大減。
無得笑了笑,卻未說話。
“好一個笑面虎。”
無形刺客邊退邊說道:“你居然是涅音寺的和尚,實在是可惜可笑?!?p> 他的身影已完全淹沒于黑暗中,再不見蹤影,只留下最后一句話:“若有一日你想轉(zhuǎn)行做刺客,可來獨尊門,我會為你做保。”
無得愣了愣神,然后轉(zhuǎn)身退入靈堂。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