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shí)

不凡定律

第71章 舒服的人生,貴在不計較

不凡定律 穎氓 1740 2019-04-26 18:45:28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聽過一句話,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

  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有一塊福田,所謂不計較,其實(shí)就是拔除心靈上的雜草,才有富余的地方盛開幸福的鮮花。

  世態(tài)炎涼,生活瑣碎,不糾纏于無謂的煩惱,人自會豁然開朗。

  01

  遇到小事,不計較。

  《菜根譚》里說:“世亦不塵,海亦不苦?!?p>  快樂的泉源來自每個人的內(nèi)心,計較多了,反而迷茫。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xué)家威廉前半生是一個愛計較的人。

  他自認(rèn)為十分精明,知道哪家店的襪子最便宜,從來不放過超市的打折活動,甚至知道哪家餐廳的餐巾紙比別的地方多給一張。

  但這種算計并沒有給他帶來快樂,反而時常讓他陷入一種害怕吃虧的焦慮當(dāng)中,身體也因此一直虛弱不堪。

  身心倦怠、疾病纏身的他終于在三十二歲醒悟過來,并且通過調(diào)查,得出一個結(jié)論:

  凡是太過計較的人,實(shí)際上大都活得不幸福。

  雙眼死死地盯著生活,生怕錯漏一分一毫的利益,每時每刻都要和別人攀比,因此惶惶不可終日,疲累不堪。

  都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會遇到許多煩惱,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朝著希望的方向發(fā)展,沒有誰的人生完美無缺。

  該來的,擋不住;要走的,留不住。

  是你的,不用計較;不是你的,算計不來。

  并不是說必須毫無原則地放棄既得利益,而是清楚分寸,不過分追求與苛責(zé)。

  經(jīng)歷越多,越能體會到: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這個世上,本來沒有什么事值得我們傷神又傷身。

  人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能把握手中的幸福。

  02

  遇到小人,不理會。

  《論語》里有一句話:“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p>  和人交流心得,分享經(jīng)驗(yàn)是一件身心愉悅的事,但并非所有交流都值得你投入精力。

  曾經(jīng)有一位佛法高深的禪師,時常為人指點(diǎn)迷津,但有個人十分看不起禪師。

  有一天,他上門和禪師理論佛法,說著說著便開始辱罵禪師,眾人都感到十分憤慨,但禪師既不罵回去,也不生氣。

  他覺得沒意思,漸漸消停下來,禪師才心平氣和道:“如果你送給別人一樣?xùn)|西,別人不要,那么這樣?xùn)|西是誰的呢?”

  他得意洋洋地回答:“當(dāng)然還是我自己的?!?p>  “那你剛才罵我的話,我并沒有接受,現(xiàn)在是誰的呢?”禪師又問。

  那人臉上頓時通紅,又急又氣,卻又無法反駁,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哲學(xué)家尼采說過:“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生活中,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充滿負(fù)面情緒,一旦碰撞出些微火花,就將所有憤怒都發(fā)泄在別人身上。

  對于這樣的人,如果斤斤計較,糾纏不休,那么你的思維和情緒也會不自覺地被他牽動,陷入苦惱之中。

  與自私的人是計較不出結(jié)果的,不是你的道理站不住腳,而是你戰(zhàn)勝不了他本質(zhì)上的狹隘。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不理會,不計較。

  不計較并非懦弱無能,而是任他氣急敗壞,我自心寬似海。

  03

  越不計較,格局越大。

  不計較不是消極懈怠,而是保持理性,格局高遠(yuǎn)。

  畫家陳丹青說:“我?guī)缀鯊膩聿簧鷼?,因?yàn)槲艺J(rèn)為沒必要,有問題就去解決,不要讓別人的錯誤影響自己?!?p>  世事如棋,下棋的時候需要有大局觀,起承轉(zhuǎn)合,縱橫捭闔,才能不落下風(fēng);

  同樣,對待生活也需要從容淡靜,不被短暫的利益蒙蔽雙眼,才不會因一時得失郁結(jié)在心。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quán),百姓民不聊生。劉秀起兵,大敗王莽。

  攻入邯鄲后,手底下的士兵從前朝的奏折里,發(fā)現(xiàn)了很多奉承王莽、指斥劉秀的上疏,于是立刻向劉秀報告,并勸道:“這些人竟敢彈劾您,一定要嚴(yán)懲不貸?!?p>  劉秀當(dāng)場將所有人都召集起來,前朝的官員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劉秀一把火將這些奏折燒個精光,“我沒有看過這些奏折,也永遠(yuǎn)不會翻開,你們可以安心了?!?p>  因?yàn)樗?,如果在這種事情上計較,必然會分散精力,無暇穩(wěn)定社會,安定百姓生活,那么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將毀于一旦,得不償失。

  王安石有一句詩:“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一葉障目,便不見泰山;高瞻遠(yuǎn)矚,則世事洞明,人的生命格局越大,越不會在瑣碎的煩惱中沉淪。

  心里有一桿秤,孰輕孰重拎得清楚,人生也就趨于平衡穩(wěn)定。

  面對瑣碎的生活,要懂得善待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才能身心健康。

  不計較,其實(shí)就是與生活和談,與世界言歡;不在無謂的小事上浪費(fèi)過多精神,讓心靈重返自由自在的福地。

  一個人的快樂,從來不是因?yàn)樗麚碛械亩?,而是因?yàn)樗嬢^的少。

  舒服的人生,貴在不計較。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