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三年九月,大唐新編二十萬大軍,雇傭突厥騎兵五萬,共二十五萬人,以屈突通為帥,組成伐鄭二路軍。
至于二路大軍的進(jìn)攻路線,當(dāng)時還好一番波折。
大部分文武官員都是支持直攻洛陽,然后和秦王在洛陽城外匯合,兩軍合在一處,拿下洛陽。
這種以全力進(jìn)攻一處的戰(zhàn)法,當(dāng)然是極為兇悍的,王鄭基本上不會有活路。
便是太子一系,當(dāng)時都比較支持。雖然這樣一來,秦王手中的軍將更多,戰(zhàn)功更勝。
可是這個提議卻遭到韓嘯的反對。
原本,只是一個韓嘯,人微言輕,自然是無足輕重的。但二路大軍的主帥屈突通說韓嘯軍事謀略超人一等,他即是有意見,那就讓他說說看。
韓嘯到金殿之上,不是一個人來的。
兵部幾位年輕低階官員,民部、吏部等等,都有。還有幾位明顯是沒怎么見過世面的書生,站在殿上手足無措的發(fā)抖。
這是第一次,大唐君臣看到什么是審計、預(yù)算,也讓那些觀政書生完全懵了。
“二十五萬大軍每日消耗軍需,加上秦王大軍每日所需,其中路途消耗——”
一根根算籌擺出,讓數(shù)字清晰可見。
“錢三千一百五十貫余,糧草三萬石?!?p> 這是兵部幾位小官嘩啦啦算出的數(shù)據(jù)。
“目前民夫二十余萬,每日消耗糧草八千石?!?p> “民部所有存糧可支持六十三天?!?p> “考慮秋收,時間可推遲到八十天左右。”
民部幾位官員的數(shù)據(jù)。
這些數(shù)據(jù),其實(shí)那些大臣都心中有底的,聽到他們匯報,都是點(diǎn)頭。
“根據(jù)從王鄭十三座城鎮(zhèn),近兩千戶民意調(diào)查顯示,心向王鄭的百姓不多,世家也多已心懷大唐。所以只要大軍入鄭地,想來整個王鄭屬地都會望風(fēng)而降。”
一個書生翻開手中的冊頁,一項項數(shù)據(jù)匯報。
“而根據(jù)對王鄭洛陽周邊兵力的統(tǒng)計,秦王大軍攻破洛陽的幾率是六成八?!?p> “如果加上二路大軍,因?yàn)榇筌娙藬?shù)太多,后勤保障難以為繼等原因,攻破洛陽的幾率反而下降到六成一。”
一張大大的圖紙攤開,幾位書生手持長棍,在其上指點(diǎn)。
“這里,信陽、蘆城,還有這里,這幾處節(jié)點(diǎn),如果能在攻打洛陽前拿下,基本上就斷絕了洛陽與其他叛軍的聯(lián)系。這樣一來,洛陽被攻破的幾率將增加到七成四。”
另一位書生翻開手中的冊頁,高聲道:“秋收在即,如果我李唐大軍能做到秋毫無犯,定能收獲王鄭民心。若是在王鄭等地施行分田、均田等措施,可基本保證前線消耗,從而延長大軍在王鄭乃至——”
他手指在地圖上指過去,那邊已經(jīng)往北邊去了。
“順勢攻入梁師都勢力范圍,恰好突厥對我大唐忌憚,今年定不會出兵南下,二路軍只需其中一部,就可解決梁師都部。”
“如果之后將梁師都部與草原突厥接壤地域劃為西突厥葛邏祿等部出兵的酬勞,必將進(jìn)一步分化草原勢力?!?p> “如果年前能攻下洛陽,并且傷亡不大的話,可令大軍攜大勝之勢順黃河而下,江南各部絕不可能有抵抗之力,也絕不敢有抵抗之心?!?p> ……
軍國大事,這等原本只能是帝王與大臣們密謀的大事,在這些低階官吏與平民書生的指指劃劃下,清清楚楚的展現(xiàn)在眾人面前。
“攜大勢席卷天下,莫有能御者?!?p> 這是那些在長安城內(nèi)外,以及四四處城鎮(zhèn)鄉(xiāng)村行走的書生跟百姓們說的話。
“據(jù)說鄭州、洛陽等地土地肥沃,此時因?yàn)槎惚軕?zhàn)亂,留下好多無主之地。我大唐準(zhǔn)備在那邊均田分地,有要去的嗎?每人起碼也能分到三五畝口田,比在這里做佃戶好多了。”
不經(jīng)意間,這個在王鄭地界分田地的消息,不脛而走。
但真想去分田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隨軍運(yùn)轉(zhuǎn)糧草,只給個三餐。還要支借給大軍三貫錢,是借的,等戰(zhàn)后會還。沒有?在這邊的田地、房屋所有的東西都可以抵押。
“陛下,此舉雖能讓百姓歸心,但也是飲鴆止渴啊,世家,必不會輕易交出田地?!?p> 幾位老臣有些擔(dān)憂,紛紛進(jìn)言。
“無妨,等木已成舟,若是他們再想要回田地,哼哼”
李淵冷哼一聲道:“田地是斷不能再要回去的,大不了朝廷出錢買下就是?!?p> 那一眾大臣目瞪口呆,原本還以為皇帝要放狠話,與世家有個不休,沒想到卻是慫了?
可是,大唐能有多少錢,可以買下王鄭的田地,便算是能買下王鄭之地,那其他的地方怎么辦?
“陛下,此舉,我大唐財力恐難以應(yīng)對啊——”
“慌什么?朕又不是就立馬將現(xiàn)錢給他們,就算給,那也是一年一年分批給。再說了,這錢還可折算賦稅什么的,慢慢給就是了。我大唐萬年江山,一年給個一貫,萬年之后也有一萬貫了?!?p> 一萬年……
所有人嘴角抽動,卻沒有再傻傻的開口。
“對了,朕覺得韓嘯說的有道理,百姓手中最近也是有點(diǎn)余錢的,與其讓他們不知道怎么花,不如再借給朕一筆,你們說怎么樣?”
還借錢?
皇帝怕是向百姓借錢借過癮了吧?從之前韓嘯以玄武門抵押向百姓借錢開始,到這次出兵借的一百多萬貫,零零總總的,到時候怎么還?
忽然,想起剛才皇帝說的,一年年的還,這是債多人不愁嗎?
于是,在繼“糧票”“羊毛幣”之后,又一種紙幣橫空出世——“國債券”。
皇帝沒有大肆印發(fā)糧票和羊毛幣,也沒有加鑄銅錢,而是向百姓借貸。
這些錢將用來修橋鋪路,建設(shè)城鎮(zhèn)。
當(dāng)那些書生用著崇敬的語氣,將皇帝的無奈和心酸說出來,將他為百姓著想,滿皇宮都啃粗糧饅頭的故事說出來時,皇城剛剛搬空的那堆銅錢又滿了。
韓嘯對李淵的做法倒是不置可否。
從百姓頭上薅羊毛從來是統(tǒng)治者慣用的手法,能用的這般光彩,已經(jīng)不易,何必指責(zé)?
再說,有韓嘯前面幾次演示,李淵要是對這一套還沒有領(lǐng)悟,那這個帝王做的事真不合格了。
總的來說,李淵雖沒有太多擔(dān)當(dāng),但還算勉強(qiáng)合格。
在韓嘯心中,最佳的人選是——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