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世為人,但此時的韓嘯還是心中歡喜的。
這就是千里姻緣一線牽?
正要開口,旁邊有人道:“原來是大唐楷模,韓嘯韓統(tǒng)領(lǐng)。元禮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果然武勇非凡。”
韓嘯一扭頭,看向打擾自己好事的家伙,心中有些惱怒。
什么叫武勇非凡?這是夸人的嗎?說哥肌肉發(fā)達(dá)頭腦簡單?哥就這一個優(yōu)點(diǎn)嗎?
“大唐初定,天下未統(tǒng),正是我輩出力之時!”
韓嘯的話鏗鏘有力,心中卻是冷笑,這些士族高門,平定天下之時,不愿出力。等到了天下大定了,一個個就出來摘桃子了。
“跨馬提槍,為我大唐平定天下的,都是好男兒!兄弟們,你們說是不是?”
“韓大哥說的是!我們都要做韓大哥這般的大英雄?!?p> 那些勛貴子弟個個開腔回應(yīng),士氣如虹。
便是身旁的貴女和侍從們,也被這豪氣所感染,人人只覺熱血沸騰。
桂陽公主臉上笑意更濃,頻頻點(diǎn)頭。這個韓嘯,對李唐還算是忠心可嘉。
“天下諸侯林立,相互攻伐,最終,苦的,還是老百姓??!”
那盧承慶忽然開口。
“韓統(tǒng)領(lǐng),在我范陽盧家看來,這天下平定,還是能不動刀槍,就不動刀槍的好。”
這話,很明顯是指責(zé)韓嘯所說的以武力平定天下,是不妥當(dāng)?shù)摹?p> 其實,這分明是詭辯,哪有不動刀槍就能平定天下之理?
那些勛貴子弟個個怒目而視,他們的美好生活怎么來的?還不是父兄手中的刀槍掙的?現(xiàn)在有人說這樣是不合適的,是錯誤的,這分明,是打臉。
韓嘯微微一笑。
“古時有蘇秦、張儀合縱連橫,嘴皮子扯了幾十年?!?p> 他白牙一露。
“到頭來,還是秦始皇龍旗席卷天下,大軍并吞六國?!?p> “光說不練,那都是假把式!”
“噗嗤——”
桂陽公主掩嘴而笑。
那些勛貴子弟都是前仰后合:這是指桑罵槐呢!
那些貴女眼中也是奇異連連,這韓統(tǒng)領(lǐng)果然非常人,竟是;連五姓七望中的公子都是毫不放在眼里。
那盧承慶氣的臉色發(fā)白。
“天下未定,韓統(tǒng)領(lǐng)便真的這般篤定,天下,終將歸于李唐?”
“盧兄慎言!”
身后的鄭明非趕緊開口。
崔元禮和盧承慶他們都沒有官身,甚至他們身后的家族還在搖擺不定。但此時的鄭家已是下注在了李唐。
便是他的父親鄭元壽,不但已是李唐高官,更是代表李唐出使突厥,功勞卓著。
現(xiàn)在這盧承慶質(zhì)疑李唐能否平定天下,要是被皇帝知道,對五姓七家有了成見,那他父親怕是也會受到牽連。
“明非兄說的是,我五姓七家對天下誰做江山并無意見,只求能讓百姓生活安康。”
那邊的崔元禮抬手抱拳,對著韓嘯和桂陽公主一禮。
“我等讀書人,眼中看到的不是勢力傾軋,而是這天下黎民?!?p> 那邊的鄭明非也是趕緊開口:“聽聞韓統(tǒng)領(lǐng)曾在金殿上,直諫陛下要心懷天下百姓。想來,韓統(tǒng)領(lǐng)和我五姓七家很多的理念是不謀而合啊!”
“哦——韓統(tǒng)領(lǐng)竟是為百姓直諫陛下?那真是一心為民,元禮欽佩,還望韓統(tǒng)領(lǐng)不棄,元禮愿與統(tǒng)領(lǐng)促膝而談?!?p> 那邊的崔元禮臉上露出欣喜之色,又是對著韓嘯一拱手。
真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雖然知道這家伙必是有所圖謀,韓嘯還是咧嘴一笑。
“好說,好說,你們五姓七家還是有能人的?!?p> 說著還向那盧承慶看看,意思很明顯:你不是能人!
盧承慶為之氣結(jié),旁邊的鄭明非一拉他胳膊,將他的話頭打住。
“原本你們狩獵,我還想著做個見證,看看誰能獨(dú)占鰲頭。沒想到你韓嘯在此,這比試便就沒什么意思了,我看就作罷吧。”
桂陽公主笑瞇瞇的說道,那些貴女一個個如釋重負(fù)。
這次要是輸了,豈不是冤枉?可是有著勇猛非凡的韓嘯在,怎么比?那只大蟲便讓所有人望而卻步。
“不比就不比唄,可是這才入山不久,這般回去,似乎有些無趣?。 ?p> 那柴令武有些意興闌珊的開口道。
這些勛貴子弟雖然有些不甘,但是也知道勝之不武,便不深究此事。但這出來狩獵,半晌午的,空著手回去,似乎有些無趣。
“你們這些小子,這終南山風(fēng)景秀麗,不去狩獵,在這山中欣賞風(fēng)景也是暢快之事?!?p> 一邊說著,她又指指身旁的那些貴女和崔元禮等人。
“剛好,你們給姑娘們,做個護(hù)衛(wèi)。這幾位高門公子想來也沒有領(lǐng)略過這終南山風(fēng)光,你們便來做個向?qū)О伞!?p> 說完,她又看向韓嘯。
“韓統(tǒng)領(lǐng),你武藝高強(qiáng),勇武過人,要是能同行,這路上可就太平多了?!?p> “韓嘯領(lǐng)命?!?p> 其實,韓嘯明白這桂陽公主的意思,這五姓七望中的青年一輩來此,定要抓住機(jī)會,將他們留在長安的。
為了將他們留在長安,那么,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行。
韓嘯心中有些不痛快,但面上卻沒有表現(xiàn)出來。
這也不能怪桂陽公主,這天下,從來都是仰望高門,誰心中都對這些士族高門充滿敬畏和羨慕。
男欲娶五姓女,女愿嫁七家郎。
車馬在山中不便,此時,由侍衛(wèi)開路,一路往山里走去。
那些貴女們倒是欣喜不已,時不時的嘰嘰喳喳,看人的時間,多過看景的時間。
可那些勛貴子弟卻是一個個悶悶不樂,也不開口言語,自顧前行,連景都懶得看。
崔元禮和盧承慶他們倒是陪著桂陽公主,一邊賞景,一邊說話,有時還吟幾句詩來,博得身旁一陣贊嘆。
韓嘯最是瀟灑,手牽著連頭帶尾近丈長的大虎,所有人都下意識的離得遠(yuǎn)了,他也樂的清凈。
“你們看,這里就是當(dāng)年老子講經(jīng)的樓觀臺。”
桂陽公主指著一處不高的石臺說道。
那石臺平整,背后是一大塊懸崖絕壁,前面有些石柱石欄,但都已經(jīng)破敗。只有幾間茅屋,就起在那絕壁旁邊,顯得很是野逸。
開路的侍衛(wèi)早將公主要來的消息傳達(dá),那邊茅屋的主人已是趕了過來。
“見過公主,見過諸位貴人?!?p> 那領(lǐng)頭的道士看上去仙風(fēng)道骨,但那腰卻彎的很低。
“當(dāng)年道祖便是在此處給文始真人講道的?!?p> 那領(lǐng)頭的道士指著那石臺,又指指茅屋。
“此處原也興盛,但是前朝戰(zhàn)亂,這樓觀臺也是被焚毀了,真是可惜。”
那道士剛說完,便有人開口。
“道家崇尚清凈無為,我看這把火還是不夠干凈。”
“這一坐石臺,誰能說得清是不是當(dāng)年老子講經(jīng)之處?便是真的,都過去那么多年,此地也沒有什么奇異之處,何必太在意?”

冶山有熊
四月開始,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