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天剩

149

天剩 行之客 2137 2019-05-26 16:52:22

  江云到了龍江入海的地方。大江奔涌,巨龍入海!

  滔滔無際的龍江自西而來,從西地群山之中裹挾神秘的歲月的泥沙,然后帶著昏黃,涌入深邃的海洋。那蔓延開去的昏黃與深藍的分界線,那無邊的平靜的波浪,那自古悠悠不倦的旅程……

  龍江入海!在越國中部濱海的地方,偌大的近千里寬的龍江入???,近乎占據(jù)越國海岸線的四分之一!這一條巨龍,自遠古悠悠而來,注入深邃海洋,永不止息。那浩瀚的亙古的幽靜與一往無前,讓江云感到屏息。

  縱使在書中看過千百遍,當真正見到時總歸有不一樣的感觸。

  江云慢慢收斂了自己發(fā)散的目光,然后她用盡全身心地去感受,就仿佛要去傾聽那亙古傳來的嘆息一般。就像她在曹國東部海岸靜靜品味大海的幽深浩瀚一般。

  天上有烈烈濕風吹過,帶著點清新的腥味。有來自江河的土腥,有來自海洋的咸腥,有來自魚蝦生靈的鮮腥……

  那風聲浪聲之中帶著曠古的樂章,奏響漫遠的征程。在視線漸漸發(fā)散模糊的天地盡頭,似乎一成不變的幽邃深藍著。站在龍江這一岸,往另一岸看去,哪怕極目遠眺,也有些分不清對面的是河岸還是水面。太遠了,太寬了,已經(jīng)分不清江河還是海洋。

  似乎有宏大的聲音響徹在天地之間,聽不清楚,模模糊糊。是遠古嘆息,還是流轉(zhuǎn)頌唱,是慷慨激昂,還是寧靜悠遠……

  這條巨龍結(jié)束了一路的奔騰,這一刻,在江云悠悠的目光與沉思之中匯入海洋。這一刻,再見了,龍江……

  龍江入海,便不再是龍江!亙古不曾消逝的龍江,在入海之后徹底消失了痕跡。龍江仿佛與其他的江河溪流并無分別。歲月不是龍江的終點,大海才是龍江的盡頭。時間不是龍江的尺度,空間才是龍江的歸宿……

  在浩瀚與更浩瀚之間,龍江被融合了,成就了另一個偉大。

  龍江入了海,似乎就此結(jié)束。但是歲月荏苒,龍江奔流,片刻未停。龍江像一站永不停歇的旅途,送每一滴水到達盡頭,又滋滋不倦地運送著下一滴水。那浩瀚奔涌的不盡是龍江。這一條河道,這一道不息的旅途,也是龍江!龍江依舊在天地之間奔騰,裹挾和泥沙與水滴,居住著無數(shù)水族生靈,沖撞著河床與河岸……

  龍江還是那一條自西地而來,一直到達大海汪洋的大河。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圣人曾有感,時光如流,如今江云在這龍江入??谶b望,江河如旅,人生亦如旅。

  江云幽幽沉默,許多只可說的只可悟的紛紛涌上心頭,一如這大江歸海。

  江云越發(fā)欣慰這一場旅途,越發(fā)欣慰走出書院,于爾天地間茫茫而行。她沉默佇望著這天地風水,江海岸山,只覺心中越發(fā)曠遠,越發(fā)激昂,與表面的平靜完全不一樣。

  ……

  樊蓮到了建陵。

  這一處吳國之都,繁花似錦,風流成韻。時至暮春,青柳兩岸,船走鯉躍??傆杏南阕燥L中傳來,道路旁行人如織。青春活潑的少年少女們游走在每一個角落,行色匆匆的各色大人們穿行在每一處出現(xiàn)的空隙之中。自城門之外官道河道之上,就有許多商家酒棧開始招攬著生意,有著各式商隊進進出出。由此,建陵繁華可見一斑。

  業(yè)火和弱水他們從沒有見過如此喧鬧的地方,樊蓮也沒有。只見她依舊閉著眼,卻蹙起秀眉。還未入城,她已有抽身遠去的想法。但是念及這是天下最繁華的建陵,心中卻想著還是要觀之一觀,看著凡塵到底可以堆聚出怎樣的繁華。

  業(yè)火有些戒備,弱水很是好奇,樊蓮秀眉微蹙,一行三人就此進入繁華建陵城。只入了那一墻之隔,感覺完全就大不一樣。城內(nèi)繁華依舊,卻不再那么擁擠喧囂。道路旁深植兩排楊柳,可供無數(shù)行人駐足,也可供各式佳人翹望。要說樊蓮他們步入的這一條街,酒旗招展,樓閣成排。而此地,也是建陵城中專門的對外的酒棧一條街。

  而要說此景能成,功勞卻全在吳國當今的太子殿下。傳聞,當然也僅是傳聞,太子殿下為了方便觀賞來建陵城中游玩的各式佳人,專門把建陵中的所有酒棧都搬到了一條街上。于是這一條街一路酒旗招展,楊柳青青,倒也成了建陵城中一景。

  傳聞有幾分真倒是不知曉,太子殿下有幾分風流幾分才也還不知。只是這條街中有著太子殿下專門養(yǎng)的花柳探卻是真實的。要說這些花柳探的數(shù)目還真不少,大多都是太子殿下養(yǎng)的些風流才子,專門評鑒各位佳人,然后做些詩詞送往吳國東宮。若是太子殿下感興趣,他們甚至會得到召見,一起尋花問柳,所以便是喚作花柳探。

  只說樊蓮三人一入城門,便被幾位花柳探注意到了。那坐于一處酒桌之前的一位花柳探一見到弱水,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一句,憐子弱如水。

  同桌的花柳探不禁循著那位花柳探的目光望去,不禁都是一愣。要說他們這些花柳探見過美人無數(shù),實在不會有什么美人再讓他們失神了。他們這些花柳探可是那位風流著天下的第一道評鑒,無數(shù)美人都愿意得到這些花柳探那么一句半句的詩詞,送上東宮案頭。倒不是一定要攀附這位太子殿下,只是要證明自己。

  而這位太子殿下的耳目也不止在建陵城中。只是建陵城中的才算花柳探,才有那么正宗風流的詩詞。

  這些花柳探的眼光無疑都頗高,但是這一行三人中的兩位女子確實讓他們失神了。要說姿色,確實都是上上之姿,的確當?shù)蒙夏敲匆痪?,但是卻讓不得他們?nèi)绱耸瘛V皇沁@份氣質(zhì),世俗屹立世間,太過出眾了。哪怕是這些花柳探,也是見所未見。

  這些花柳探的品味略微不同,紛紛各自關(guān)注這樊蓮和弱水與之一道的行人都被忽略了。

  一位花柳探見著樊蓮,不由吟道:“青蓮出塵世,濯漣清苒奇。芳隱鎖黑泥,醒目見自然?!?p>  另外幾人也補足了那位花柳探的“憐子弱如水”。分別是,岸柳風隱見,憐子弱如水。只手穿縞素,纖姿扶弱柳。玉波嫵清足,寸葉染青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