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香策山河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驛站初遇
歙州績溪縣,城郊五十里馬驛。
三伏天,烈日炎炎,蟬鳴不止。
兩排高大的行道林夾雜著凹凸不平的官道,暑氣蒸騰,碧草伏懨,時有馬蹄疾馳而過,塵煙繾綣。
更多的是難以忍受酷暑的旅人,見著一旁的茶棚,便停車撂擔(dān)躲進去了。
“這時節(jié),該是各州轉(zhuǎn)運物資之時,怎么官道上竟無一支解運的隊伍?”
支起的簾棚底下,坐著一桌客人,行囊輜重,帶刀扈從,顯然頗有身份。
桌上方巾鶴氅的老者說道,看向一旁的年輕人。
年青人約二十五六歲的年紀(jì),身著深褐色棋盤紋窄袖圓領(lǐng)袍,羅衣泛華光,頭戴軟腳幞頭,顯然是主翁。
他修長玉手把盞品茗,劍眉星目,眼波流轉(zhuǎn),左眉梢一顆淡紅色的痣頗為顯眼,令那雙微垂半斂的桃花眸平添一股風(fēng)流。
然而他開口卻是老成持重,一針見血:“連年盜匪頻出,中戶破產(chǎn),江南還有幾家白戶可承擔(dān)衙前役?”
老者周先生搖搖頭嘆息:“如此說來,此等弊政害民,比之想象中的更為深遠,就連江南自古繁華之地,也難逃蕭條!”
大梁王朝征夏秋兩稅,以衙前役制度,驅(qū)使家資達二百貫以上的中上等白戶轉(zhuǎn)運州軍稅賦物資,若遭劫掠,白戶須承擔(dān)賠償,因而破產(chǎn)。
如今西北戰(zhàn)事連連,財政吃緊,此等弊政便成了地方官吏盤剝民財?shù)氖侄?,百姓苦不堪言,江南地區(qū)已是破敗了多少白戶了,經(jīng)濟大為蕭條。
羅衣男子名崔題,乃周先生的上憲,雖然年輕,卻已入仕九年,十六歲時少年登科,天之驕子,見此弊端曾提出改革,卻因北國細作攝心操控的延朔黨暗中挑撥,朝中新舊黨爭不斷,頻遭阻撓,乃至一度外貶嶺南。
“相公蒙冤貶謫嶺南三年,好不容易起復(fù),經(jīng)略江西不過一年半載,朝中度支副使甫下任,陛下便又把您急召回去,如今新舊黨爭焦灼于稅賦,相公該早做打算!”周先生既為幕僚,則為主人謀計,循循規(guī)勸。
崔題卻不以為然:“我如今僅是待闕之身,無實權(quán)無差遣,興許只是讓我下馬,賦閑還家而已,先生不必憂心!”
“相公難道,就此甘心不再插手新政事務(wù)?可是因為當(dāng)年,未能及時清除延朔黨而耿耿于懷?”
周先生言未達,便被一陣呼喊聲打斷了。
“救命啊……救命啊……各位官人,救救我,救救我!”
是一名白面書生,背著行囊,急奔到驛站求救。他身后跟著四五名壯漢。
壯漢拽住書生的手,對驛站眾人兇神惡煞警告:“俺們等家務(wù)事,不需外人插手!”
旅人聯(lián)想到近日頻出的盜匪,紛紛低下頭。
可憐那書生如同雛雞一般,被拖拽旋轉(zhuǎn)一圈跪倒在地,身子板纖弱單薄,小胳膊被反剪而起,似乎一折就要斷了,堪稱文弱。
他淚眼汪汪哭求:“各位大哥,我不認識他們,他們想要捋掠我,求求你們,救救我!”
顯然這位書生不諳世事,此話一出,更無人敢搭救了。
周先生看向崔題,見崔題只是垂眸品茗,神色漠然。
崔題早年一腔熱血,銳意進取,若遇不平之事必然行俠仗義,可惜遭遇誣陷、下臺獄、接連被貶,甚至流放嶺南之后,他變得冷漠了許多。
盜匪橫行,天下不公皆源于弊政,一樁樁、一件件,根源不除,哪里管得著?崔題也曾有心管轄,卻有這么多地阻力,不讓他管。
周先生眼睜睜地看著書生被拖走,正焦灼遲疑,卻聽聞崔題輕置杯盞,對扈從吩咐:“李青,你去看看!”
仿佛他也并非全然冷漠,只是品茶中不想擾興,才遲遲開口。周先生也越發(fā)看不懂崔題。
守衛(wèi)李青領(lǐng)命帶人上前詢問:“你們是何人,跟這位小秀才又是何種關(guān)系?”
壯漢撇唇一笑:“外鄉(xiāng)人,俺勸你不要多管閑事!”
李青隨即亮出明黃告身:“監(jiān)官在此,何人宵小敢犯事?”
告身為朝廷官員身份的象征,以明黃綢緞御制,天章祥紋,上有印鑒,無可仿照。
監(jiān)官則是一路轉(zhuǎn)運使的簡稱,轉(zhuǎn)運使多為五品以上京朝官身份擔(dān)任,非常人敢惹!再不識字,也該聽懂了!
果然,幾名壯漢駭?shù)煤笸耍q豫一番,撒腿逃跑。
書生朝著李青,和遠坐穩(wěn)如泰山的崔題連連磕頭道謝,卻乞求:“多謝官人相救,可是我乳娘……我乳娘還在他們手上,懇請官人再幫幫忙,搭救我乳娘!”
原來,還是個麻煩的!好在崔題幫忙到底,派遣了李青前去查看。
那書生想跟著去,周先生喊道:“小官人,你且在這兒等著罷?”
書生咬住下唇遲疑一番,最終躲到崔題身旁。
“小官人,你怎么惹到了這群閑漢?”周先生關(guān)切詢問。
“我……”書生潘令寧余驚未平,身姿發(fā)抖,臉上全是虛汗,卻襯得白里透紅,未施脂粉,已是春山艷明。
他長得實在過于昳麗了些!約莫十六七歲的年紀(jì),眉目如畫,身輕如柳,那白襕并不合身,宮絳束了兩圈,腰身仍有盈余,仿佛不堪一握。
領(lǐng)口松松垮垮地,露出一截纖長的頸,一雙眼睛張惶無辜地轉(zhuǎn)動,澄澈無瑕,顧盼生輝。竟有幾分雌雄莫辨的姿態(tài),以至于讓人生出憐惜之情。
潘令寧遲疑著,看在他們方才救了他,面相也不似壞人,才小聲回應(yīng):“我與乳娘入京投奔親戚,身上帶了細軟,便被這伙人盯上了?!?
“可你方才說,這伙人想捋掠你?”
捋掠,乃是對女子的惡行才是。
潘令寧咋舌,訥訥回應(yīng):“我……我也不清楚為何……”
她不出聲還可勉強掩飾,一開口,嗓音圓圓糯糯,無所遁形。
周先生看了一眼崔題。
原來是個小娘子!
崔題卻未予他回應(yīng),放下茶盞之后,眼簾輕抬,桃花眼泠然審視:“你與他們可有仇怨?”
“不曾!我不認識他們……”
“你上京投奔親戚,只帶著乳娘,還是身旁也有書童叢仆?往年夏收之后,正是盜匪猖獗之時,你選擇此時入京,莫非有急事?”
周先生也聽出了端倪,略微思索便明白,崔題乃是察覺了此等小娘子怕是偷跑出來的。如此素手纖纖,單純懵懂,可不是窮苦人家的女兒。
若是任性出游,或者逃婚,亦或者旁的理由都還好,倘若是被人誆騙出來的……
潘令寧也不知如何回應(yīng),雙眼小鹿亂撞,無辜懵懂,一下子赧紅了臉。
這位官員極其地俊美,似畫面上的人物,方才她走來,即便他未出聲,她也無法忽視。
平日里潘令寧養(yǎng)在深閨里,除了父兄,和青梅竹馬的未婚夫溫巡,極少見外男,陡然一見如此人物,她已然十分窘迫,再撞上他如描如琢,洞若觀火的雙目,她愈加無處躲藏。
潘令寧聲音漸收漸?。骸爸弧挥形遗c乳娘,是有急事要上京的……臨走時匆忙,未及準(zhǔn)備……”
“聽你口音是江東人,此地離京城甚遠,還未走出江東,已遭劫掠,前方路途遙遠,你如何走到京師?還是先報官為妙!”崔題迂回規(guī)勸,也是勸她歸家。
“不,不可!”誰知她陡然拔高了音量,而后意識到自己失儀,連忙支吾掩飾,“我……小民自會處理,無需驚擾官爺……”
這番反應(yīng),令崔題與周先生十分費解。
“為何不報官?橫遇劫掠,竟也隱瞞?”
潘令寧輕咬下唇,不敢直視崔題的目光,她有難言之隱,雖然這位官人救了他,然而保不準(zhǔn)他與歙州的官吏也有勾結(jié)。
崔題輕輕一猜,旋即明了,一針見血道:“你要上京城告御狀?”
潘令寧大駭,驚慌失措地抬起臉面,卻不知是因過于激動,還是其他,突感不適,以手扶額,搖搖欲墜。
她虛軟地癱坐在條椅上,芙蓉玉面愈發(fā)慘白,蹙著秀眉,眼皮子也半闔半睜,艱難支撐兩排鴉長的扇睫。
“小秀才怎么了?”周先生詢問,見她唇色居然透出紫氣,抬手給她把脈,而后面色凝重說道,“非傷暑,倒像是……中毒了!”
潘令寧抬手想說什么,卻十分乏力。
崔題也蹙起眉頭:“你這番模樣,走不到京城,還是盡早歸家去吧,某可差人送你回家!”
“不……我不能回去,我必須要上京城!”
她憑著最后一絲力氣反駁,怕他猜測,以手支頤,甩了甩頭,恢復(fù)些微神智又解釋,“官人放心,我并非上京城告御狀,定不會給您添麻煩……”
崔題猜疑:“你怎么中的毒?可是這伙人施的毒?”
她該信任他嗎?他剛剛救了她,想來一群盜匪應(yīng)該與他無關(guān)。
潘令寧這才回應(yīng):“我……我不清楚,我未曾接觸他們,不知何時中的毒……我與乳娘,雇了馬車出來,乳娘小解,我們只停了一會兒,這伙人忽然沖出來……車夫沒了動靜,我匆忙駕車逃走,他們有馬,還追來……我的車翻了,便逃進樹林,他們追到這兒……”
她說話已是斷斷續(xù)續(xù),神志不清。
周先生身上只有常用之藥,并無對癥的,緊急給她服了緩解的藥丸。
“你奔赴京城,到底所為何事?”
崔題仍在追問,李青突然帶著她的乳娘回來了。
“阿郎,阿郎,你沒事吧?阿郎,奴回來了!奴回來了!”那老婦并無大礙,跨著兩條肥胖健碩的腿奔來呼喊。
潘令寧驚坐而起,憑了最后一絲力氣爬起來想要出去迎接:“乳娘!”卻陡然翻倒。
崔題本在她身旁,下意識地伸手一攬,竟被她帶出去了,只能起身踉蹌走了兩步,終于在她剛剛跪倒在地時及時扶上。
“阿郎?你們對我家阿郎做了什么?”老婦發(fā)出驚天呼喊,惡狠狠質(zhì)問。
周先生解釋了幾句,并詢問老婦可有中毒之癥,老婦卻否認。
崔題冷眼俯視,見老婦全然安好,不僅中氣十足,連衣著發(fā)髻都無半點奔命逃脫的凌亂,他若有所思。
“乳娘……我沒事,他們是好人……”
潘令寧安撫老婦之后,杏眼微翻,努力抬眸對崔題說了一句,“謝謝您,官人……我們不會給您添麻煩,不要送我回去……”說完便暈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