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第二十三個

南隴,元興十九年夏。

陵武郡,西渠縣,石橋鎮(zhèn),錦山南天峰。

后山一塊面積不大的平地上,有一個身影正在忙活著。

將最后一捧土撒到墳包上,沈秋兒終于長舒一口氣。

拍打掉身上沾染的塵土,又原地蹦跶了兩下,她這才盤腿坐下,滿意地對著這座新墳點了點頭。

“你是第幾個來著?”

拿起放在地上的一塊木牌,從袖內(nèi)抽出把匕首,她瞇眼瞧了瞧隔壁那座墳。

“二十二?!?

她低頭在木牌上刻起來,“那你就是第二十三個了?!?

“我說你這人也真是的,有好日子放著不過,非要上趕著做沒命的事,何苦呢?”

吹掉牌子上的木屑,沈秋兒繼續(xù)嘮叨著。

“功夫都還沒練到家,上個山耗去大半日,這么點能耐,真以為自個兒想殺誰就能殺誰嗎?”

她瞪了眼這座新墳,頗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你要是能好好聽我說幾句話,沒準兒咱倆還能坐一起吃頓飯,又不收你飯錢?!?

自師父病逝后,沈秋兒就一直獨自在山上生活。

一來是跟師父獨居慣了,沒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二來也確實沒有個方向,湊熱鬧都不知該往哪湊。

所以就還是老樣子,每日練練功、種種菜、澆澆花、喂喂雞,翻翻師父房里的書。

除了沒人說話不大習慣,只有在每次下山采辦時,才能跟人聊上幾句,日子倒也挺自在的。

直到第一個不請自來的到訪者出現(xiàn)。

那日夜里她正準備去趟茅房,然后回屋洗漱睡覺。

剛走到院里就察覺不對,墻角大水缸的旁邊似是有人在,且鼻息不穩(wěn),像從山下爬上來沒多久,氣兒還沒喘勻。

她第一時間排除了師父回魂的可能性,只要不是師父再生又來考校她的功夫,這世上就沒她怕的。

眨眼間來到水缸旁,她將手里的燈籠直直伸了過去。

“什么人?”

來人一身黑衣,面上還綁著塊黑布,只留一雙眼睛在燈光下,布滿了驚詫與疑惑。

“快說!”

僵持了片刻,見來人一動不動,一言不發(fā),沈秋兒又問了一遍。

“你是誰?來這做什么?”

來人依然一動不動,一言不發(fā),只是呼吸急促了些。

有些氣惱自己竟被如此無視,她右手腕一個旋轉(zhuǎn),掛燈籠的長棍堪堪卡在來人脖頸處,再使了個巧勁兒,人便被她挪了個地。

“別跟我裝啞巴!問你話呢!”

“半夜三更的不知道敲門,鬼鬼祟祟翻墻進來是為何事?”

來人任由她問,全當未聽見般不予作答,沉默以對,眼神躲閃。

看架勢,似是想要伺機而逃,暫時不愿與她對峙。

這處小院雖無珍奇,也非重地,但絕不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

沈秋兒見狀不只是氣惱,還有些冒火。

竟如此無禮!

那就休怪她不客氣!

來人正欲抬腳,她已搶先一步,扯出了繞在腰間的長鞭,想要把人拴住問話。

卻沒想到,來人看到她手中的長鞭,瞬間像是變了個人,準備后撤的步子直直邁向前方,底氣十足地沖她大吼道:“拿命來!”

見他不逃反攻,且一出手就是殺招,沈秋兒手里的長鞭換了個方向,直接纏上他的脖頸。

不過想到此人來路不明,她還有話要問,手上的力度便減了幾分,尚且留了個能喘氣說話的余地。

不料她還沒有開口問話,這人就如同著了魔一樣,雙手緊緊抓著鞭子。

再看他眼中,盛滿了月色下長鞭反射的銀光,已是心智盡失之態(tài)。

知曉這人是沒救了,她只得撒手,等著他斷氣。

待人完全沒了動靜,沈秋兒收起鞭子,抬頭看了眼天上的明月,隱隱覺得有點頭疼。

若非她犯懶,把師父的囑托丟在一旁,遲遲未將鞭子裹上,此人大概也不會躺在這。

她也不會不知此人除了想要搶她的銀月鞭,還有沒有其它意圖,又是如何尋上來的。

總不能把人丟在院子里,她跑回屋里找了塊白布,蓋在這個不速之客身上,決定明日就給他挖個坑。

那之后過了大半月,皆風平浪靜,仿佛一切只是偶然。

本以為未再起波瀾,事情可能就這么過去了,她也懶得刨根究底。

誰知有一日去水缸取水,發(fā)現(xiàn)水里被下了藥。

此藥入水,無色無味,縱是行家也很難分辨出,只一小口就能讓人功力盡失、任人宰割。

晨起剛從山下提上來的水,她不過去了趟后山,回來若直接喝下肚,保不齊就永遠在山上躺著了。

尚未謀面便拿出這東西招呼她,正面交鋒時定不會輕易放過她。

果不其然,等那下藥之人主動尋上沈秋兒,問她是不是俞漁的徒弟,見她點了頭,還不待她反問一句來者何人,對方就按捺不住動起手,一招一式皆想斷她雙腿或取她雙臂,狠辣至極。

于是不得已,后山又多了一座墳。

自此事態(tài)便一發(fā)不可收拾起來。

有時三四日才來一個人,有時一日能來上五六個,還總喜歡分頭行動,各自為營。

不管是在她吃飯時,還是休息時,亦或是沐浴時,甚至連夜里去一趟茅房,這些人都不肯放過任何機會。

還有人,在沈秋兒挖坑時也跑來搗亂,讓她不得不挖完這一個,再挖下一個。

雖然她多次提議君子動口不動手,有事大家坐下好好商談,但不速之客都不為所動,只致力于斷她手腳,妄想將她控制住。

于是不得已接著不得已,沈秋兒就這么迫于無奈地,挖出了二十三個坑,堆起了二十三座墳,做了二十三塊木牌。

起身將刻完了數(shù)字的木牌插好,她看了看排列緊湊整齊,大小一致的二十三個小土堆,內(nèi)心很是憂愁。

后山平地太少,盡是峭壁斷崖,若還有第二十四個人來湊熱鬧,怕是不太好找地方埋葬。

“此處風景宜人,風水極佳,你們都好好在這安息吧!”

沈秋兒拎起放在地上的一壇酒,嘩啦啦地灑在每座墳前。

“我也該換個誰都找不到的新地方了?!?/p>

版權(quán):瀟湘書院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