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承重一道梁——蕭何

他是大漢開國的第一任宰相,他為大漢創(chuàng)業(yè)付出的辛勞,做出的貢獻,以及受到的委屈無人能及。

說起蕭何的名字,恐怕沒有不知道的。他的“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他是大漢開國的第一任宰相,是剛剛建立起來的開國大廈的一道承重的鋼梁,支撐著拔地而起的瓊樓玉宇,承受著與日俱增的內(nèi)外壓力。

蕭何的故事發(fā)生在兩千年之前。蕭何的祖上并沒有做官的人,但都有文化。蕭何自幼受家庭熏陶,喜歡讀書。可是,在他整個的少年時期,正趕上秦始皇焚書坑儒,除了法家的文書外,諸子百家的書都被燒掉了。好學的蕭何只能讀些法律條文方面的書。再加上當時推行“以吏為師”,學問再高的人也不能當老師。官吏的職責很分明,當官的掌權(quán),可以沒文化;做吏的負責官府的具體事務(wù)。蕭何因為熟知法律條文,當上了沛縣的主吏掾,他的職務(wù)就如同現(xiàn)在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蕭何性格溫和,為人忠厚,工作認真負責,群眾關(guān)系又好,所以,當秦朝的御史到沛縣巡視,就對蕭何很賞識,想把他調(diào)到京城的御史衙門。蕭何認為天下的百姓都對秦始皇的暴政怨聲載道,秦朝維持不了多久,去京城不會有好結(jié)果,就堅持要求留在沛縣??な芈犝f御史很看重蕭何,為了向上級討好,就把蕭何任命為泗水卒史,作為郡守派駐沛縣的官員,協(xié)助縣令治理沛縣。雖然縣里還是縣令說了算,但是,因為有了這樣特殊的一個身份,縣令在處理事務(wù)的時候,就不能不尊重蕭何的意見,照顧他的臉面。這樣一來,蕭何在沛縣的官場上就成了很吃得開的人物。

那么,蕭何怎么會看上劉邦,認定他是個有出息的人呢?這事說起來很滑稽。

這一天,沛縣縣令家里來了一個貴客,是他的一個很有錢的老友,姓呂名文,字叔平,人稱呂公。呂公家有兩子兩女,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媭。他家原本住在單父(今山東單縣),說不上什么原因,在當?shù)亟Y(jié)了仇人,無奈舉家避難來投靠沛縣老友。呂公一家都很相信算卦看相,自認為一家都有貴相,所以,兒女雖都已長大成人,卻均未娶妻和出嫁。

縣太爺擺宴,誰敢不來捧場?全縣凡是有頭有臉的,還有想借機巴結(jié)縣太爺?shù)亩紟еY金來捧場。

每逢這種場合,劉邦總是不請自到、場場不落。

縣令擺的宴席就設(shè)在縣衙大堂,禮金重的坐堂上,禮金薄的坐堂下。

宴席的主持人是蕭何,他看見劉邦一副大大咧咧、滿不在乎地走進來的樣子,知道他是來抹油嘴,怕他不知自己的斤兩,闖到堂上惹人笑話,就特意好心地提醒他一句:“賀禮不滿千錢的坐堂下!”

誰知,劉邦斜眼瞅他一下,故意亮大嗓門喊道:“我隨賀禮萬錢!”

蕭何嚇了一跳,他知道劉邦是在說大話,趕緊扯了一下他的衣襟,壓著嗓門說:“你瘋了?滿場也沒有一份隨萬錢的!”

哪承想劉邦好像沒聽見,甩開他的手,昂首挺胸地徑直走到堂上,撿了個首座一屁股坐下。

劉邦的一句話,早已驚動了呂公。他這個人看誰都先看面相。乍一聽劉邦的聲音底氣十足、豁亮刺耳,心里就為之一震;再一看人,身高七尺開外,前庭開闊,高額頭,高鼻梁,胡須美而有形;雖然衣衫陳舊,但是渾身透出一股與眾不同的氣勢。他不由得站起身來,拱手相迎,說道:“貴客,請這邊坐!”

呂公指的是身邊的座位。劉邦并沒謙虛,一邊走過來,一邊臉色不紅不白、鄭重其事地說:“賀禮萬錢,不便隨身帶來,先記賬上?!?

呂公笑道:“記不記賬都是小事,你的這份心意我領(lǐng)了!”

這一頓酒宴,劉邦倒成了主角,誰來給呂公敬酒,他都陪著干一杯。倆人杯來酒往,聊得投心對意。到散席時,呂公突然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請縣令作證,當眾要把大女兒許給劉邦為妻!

湯吉吃了一驚,趕忙把呂公拽到一邊,壓低嗓音說:“你是不是喝多了?”

呂公哈哈笑著說:“老兄,你看我像說醉話嗎?”

湯吉說:“那小子只不過是個小亭長,窮光蛋一個!”

呂公很自信地捻著胡須說:“我呂某看人不會走眼,別看他現(xiàn)在不起眼,將來必有飛黃騰達之日!”

呂公這事辦得相當麻利,沒過三天,就置辦了一份不薄的嫁妝,親自把呂雉送到了劉邦的家里。

這一年,劉邦年近四十歲,呂雉二十多歲。

蕭何早就耳聞呂公很會相面。如今看見呂公這么看重劉邦,甘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劉邦在他心中的分量自然也就加重了。

陳勝和吳廣率眾起義的那年,劉邦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有一次,他往驪山押送一批民夫,半路上跑了很多人。他知道這樣下去,就是到了驪山,自己也會因為放跑了民夫而被處死,就決定要像陳勝、吳廣那樣,把民夫都放了,愿意回家的就回家,不愿意走的就跟著他找個地方先躲起來,等著反秦的軍隊打過來,就都有了活路。那些民夫都知道回家也得死,就跟著劉邦去了芒山、碭山一帶。

芒山、碭山一帶離沛縣不過幾十里之遙,縣里有啥動靜劉邦都能知道。那工夫,正趕上東南各郡都在紛紛起兵反秦。沛縣的縣令感到官位不保,就想投靠陳勝、吳廣。

縣令把蕭何和曹參找來商量,蕭何說:“你是朝廷的命官,不想替皇上效力,反倒想要投降反寇,你手下的人怎能服你?你沒有人,什么事也辦不成。”

縣令說:“依你看該怎么辦?”

蕭何說:“依我之見,得利用負罪逃亡在外的人,這樣的人不怕死,發(fā)動個幾百人,縣里的人就沒有敢反對的了?!?

縣令說:“這樣的人都跑了,上哪兒找去?”

蕭何說:“找劉邦去,他就在芒山、碭山一帶,手底下有好幾百人呢。你免了他的罪,他肯定會感激你,愿意為你效力?!?

縣令同意了蕭何的意見,蕭何就讓樊噲去找劉邦。樊噲本是個殺狗賣狗肉的,不知道那個很有名望的呂公怎么會看上他,把二閨女許配給了他,這樣一來,他就和劉邦成了連襟。

樊噲到了芒山、碭山一帶,跟劉邦一說,劉邦自然喜出望外,立刻帶著全部人馬下山,急急忙忙奔往縣城。走到半路,卻見蕭何和曹參慌慌張張地跑來,告訴劉邦:縣令突然變卦,已經(jīng)下令關(guān)了城門,還要把他倆殺掉。幸虧有人報信兒,他倆才從城墻上爬出來。

劉邦氣憤地說:“這個狗官,我一定殺了他!”

劉邦領(lǐng)著人來到城下,看見城墻上站滿了老百姓,就對蕭何說:“你寫封信,用箭射到城里,就說秦朝讓你們吃盡了苦頭,你們?yōu)楹芜€要替他賣命?等到各路反秦的兵馬一到,你們就要性命不保,你們只有殺了縣令,選出自己的人做縣令,才能保住自己的家園,過上好日子?!背抢锏睦习傩战拥叫?,互相一商量,就把縣令殺了,打開了城門。

劉邦進了縣城,來到縣衙,城里的人和他帶來的人都擁護他做縣令。

劉邦裝作很虔誠地說:“現(xiàn)今天下大亂,群雄四起,我劉某才疏學淺,恐難擔此重任。縣令一職,還是要沛縣百姓推出有德望之人,方能確保一方平安!”

說來也怪,劉邦此語一出,眾人見他態(tài)度誠懇,反倒齊聲擁護他。劉邦倒會賣乖,眾人越要他干,他越不答應(yīng)。蕭何猜透了劉邦的心思,便極力推舉他,劉邦就這樣成為沛縣縣令。

從這兒,劉邦被人稱為“沛公”。

劉邦開始招兵買馬,舉旗反秦。

劉邦聽信了蕭何的話,投靠了項梁。項梁當時打著楚懷王的旗號,是反秦的義軍中最強的一支力量。項梁戰(zhàn)死后,劉邦又繼續(xù)和項梁的侄子項羽合作,在楚懷王面前相約:誰先破秦平定關(guān)中,就封誰為關(guān)中王。

這個時候,劉邦有蕭何給他安排軍需,有張良給他當參謀,進軍咸陽格外順利。本以為秦軍會做殊死的抵抗,沒想到,秦王子嬰竟殺了趙高,開城投降了。

那個時候,不論哪國,打起仗來,攻陷一城,不是放火焚燒,就是雞犬不留。若是光搶點東西掠點財物,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劉邦的軍隊一進了咸陽,不論是官還是兵,一個個都紅了眼。咸陽城里紅樓綠閣,豪宅成片,高官無數(shù),富賈云集,錢財盈庫,珠寶遍地。劉邦的手下都是窮苦出身,哪見過這么豪華的地方?哪見過這么多的財富?搶吧,誰搶到手就是誰的,反正劉邦也沒說不讓搶。

幾萬人馬亂哄哄地散開了,各找地方發(fā)財去了。蕭何也不例外,他帶了一伙人直奔丞相府。他認為丞相府里必有最值錢的東西,不過,那里值錢的東西不是財寶,而是那些戶籍、地圖、法令等圖書和檔案。蕭何在縣里做了多年這方面的工作,知道這些東西對于管理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蕭何把這些東西搜集完,裝上車,急忙去見劉邦。他到了皇宮,聽說劉邦進了二世的寢宮,很長時間沒出來,心里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馬上打發(fā)人去叫樊噲。

原來,劉邦一進了皇宮,就被里面的富麗堂皇和豪華奢侈弄得眼花繚亂,再看見一幫打扮得像天仙一樣的美女,千嬌百媚地環(huán)繞在他的身邊,一時就像墜入夢中。本來就是個色鬼的他立刻往龍床上一躺,把一個美人摟進了懷里。

就在這時,樊噲?zhí)嶂鴮殑ΓL風火火地闖了進來。他仗著和劉邦是連襟,說話也不顧忌,直門大嗓地說道:“大哥,你怎么糊涂了?你是要打天下,還是要做個土財主?秦國不就是因為這些奢侈的東西才亡的嗎?”

劉邦慢騰騰地坐起來,很掃興地說:“我這不是累了,想在這兒歇一會兒嗎!”

蕭何走了進來,接過話說:“沛公在這兒歇一會兒可以,但現(xiàn)在不是享受的時候,樊將軍說的對,我們有大事要做,就不能迷戀這些東西。”

劉邦白了蕭何一眼,他知道樊噲是蕭何找來的,就賭氣地對蕭何說:“那你說,現(xiàn)在咱們該怎么辦?”

蕭何想了想說:“秦朝的殘暴肆虐、嚴刑酷吏讓老百姓苦不堪言、痛不欲生,所以才遭到天下人反對。沛公要想安天下得民心,首先要約法三章,殺人的償命,傷人的和偷竊的按輕重治罪,其余的秦朝法令一概廢除。老百姓安下心來,都不怕你,才能擁護你,你才能得天下!”

劉邦高興地說:“好,就按你說的辦,等我打下了天下,就讓你來給我管理!”

劉邦高興得有點早了,項羽仗著人強勢壯,撕毀了協(xié)約,把他攆到漢中,封他為漢王。這才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

韓信年輕的時候很落魄,他被人欺負得曾鉆過小屠夫的胯下。他投軍先到項羽那兒,始終得不到重用。他就偷偷地跑了,翻山越嶺,走了一條沒人知道的小路,從陳倉那兒來到劉邦這兒。

那時,劉邦的勢力還很弱,沒法和項羽抗衡。

劉邦為了防備項羽的軍隊來進攻,聽了張良的建議,燒毀了漢中通往外地的唯一的一條棧道。

誰知,韓信來到這兒,劉邦也瞧不起他。雖然蕭何幾次推薦他,但劉邦始終沒有重用。韓信看到在這里也無法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就很失望地走了。

蕭何聽說韓信走了,心里非常著急。他和韓信交談過幾次,知道韓信是個難得的將才,只有他才能打敗項羽。所以,他來不及告訴劉邦,帶著兩匹馬,立刻去追趕韓信。

蕭何快馬加鞭,跑了一上午,問路人知道韓信就在前面二十多里,他顧不得休息,又催馬追下去。

天黑的時候,蕭何又從路人的口中知道韓信離他還有三四十里。他已是又渴又餓、又累又乏。他騎的那匹馬也渾身汗水,一個勁兒打響鼻兒,前蹄刨著地,一步也不愿往前走了。

這時候,一輪圓圓的月亮升起來了,皎潔的銀輝灑了一地。

蕭何擔心韓信連夜走遠,第二天就會追不上了。于是,他扔掉那匹累乏了的馬,換上另一匹,借著月光,催馬追去。

到了后半夜,翻過一座土山,下到半山腰,看見山下有一條大河,河水在月光下閃爍著明亮的鱗光,韓信正牽著馬在河邊徘徊。

蕭何緊加幾鞭,一邊跑一邊喊:“韓將軍,快站??!”到了跟前翻身下馬,一把抓住韓信的手,“呼呼”地喘著粗氣說:“韓將軍,你怎么不告訴我一聲就走了呢?讓我追得好苦!”

韓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丞相,你不該來追我!”

蕭何說:“我是真心拿你當朋友,你要走也該和我商量一下?!?

韓信抬頭看著月亮,眼里閃出了淚光,說:“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丞相的知遇之恩,可漢王他……”

蕭何用馬鞭戳著地,頓著腳說:“這回,你跟我回去,漢王要是還不重用你,我就跟你一起走!”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韓信只好跟著蕭何回去了。

第三天回到南鄭,蕭何讓韓信在丞相府里等著,他急匆匆地去見劉邦。

劉邦這會兒正著急呢,這些日子,手底下的人,連兵帶將,天天都有逃跑的。他見了蕭何,劈頭蓋臉地說:“你怎么好幾天沒有影兒,是不是也跑了?”

蕭何說:“我怎么能跑呢!”

劉邦說:“那你不跑,這幾天你干什么去了?”

蕭何說:“我是去追趕韓信去了?!?

劉邦說:“跑了那么些有名的人你都不去追,偏去追他干什么?”

蕭何說:“韓信跟他們不一樣,你要是只想做漢王,就用不著他,你要是想成就大業(yè),就非用他不可。你如果只想困在這里,那我留在這里也沒什么大用,我也要跟他一起走了。”

劉邦一聽蕭何也要走,就有點著急,忙說道:“既然你這么看重他,我就讓他當個將軍行了吧?”

蕭何說:“不行,你既要用他,就得讓他當大將,這樣,才能真正地發(fā)揮他的作用?!?

劉邦倒背著手,在地上轉(zhuǎn)了幾圈,無可奈何地說:“行,就依你中了吧?”

蕭何搖搖頭,加重了語氣說:“不中!你要想真正重用他,就得登壇拜將!”

劉邦是在很不情愿的情況下,才讓韓信當了大將。后來才有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垓下一戰(zhàn),徹底擊潰項羽,使劉邦很快建立了漢朝,當上了皇帝。

可以說,沒有韓信,就沒有漢朝。但是,也可以說,沒有蕭何在后方提供的人力和物力保障,劉邦也不可能那么快安定天下。

劉邦和韓信東進關(guān)中的時候,劉邦任命蕭何為丞相,留守漢中,安撫百姓,鞏固后方,征收賦稅,籌集糧草。劉邦和韓信在平定關(guān)中、攻取河南等地的時候,從未為軍需糧草擔憂。等到劉邦率軍東出函谷關(guān),與項羽決戰(zhàn)的時候,蕭何仍舊留在漢中,苦心經(jīng)營著戰(zhàn)略后方,把這里變成供應(yīng)基地,源源不斷地給前方提供物資和兵員。起初,劉邦在和項羽的征戰(zhàn)中,多次潰敗。蕭何總是及時地從關(guān)中征召士卒,補充前線的兵員,使得劉邦在前方毫無后顧之憂。

可是,劉邦這個人疑心太重,總對蕭何不放心,他認為蕭何在大后方的所作所為有可能是為了收買人心,萬一自立為王,他就會腹背受敵。所以,好多次,劉邦在前方打了敗仗,還派人回來慰問他。有人告訴他,這不是劉邦要表彰他做得好,而是對他不放心,派人來查看。蕭何并沒有在意,他覺得自己一不圖錢財,二不圖當官,只想幫助劉邦把仗打贏。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他把家里的財產(chǎn)都變賣了充當軍餉,還把家族中能打仗的子弟都送到劉邦那里去當兵。這樣一來,劉邦就暫時打消了對蕭何的猜忌,一門心思對付項羽。

劉邦滅了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以后,江山一直不穩(wěn)。原來跟著他起兵滅了秦朝又打敗了項羽的很多將領(lǐng)都是齊、楚、燕、韓、魏、趙六國的后裔和貴族,這些人雖然都被劉邦封了王,但他們心里都不平衡,認為自己的領(lǐng)地也小,權(quán)力也小,名義是王,但上邊還有一個皇帝管著。他們就不斷地在下邊鬧事,暗地里擴充兵馬、擴張領(lǐng)地,一個接一個地起兵謀反。劉邦把他們消滅了以后,聽從了蕭何的建議:非劉姓者不封王,把自己的劉姓宗室分派到全國各地去當王。這樣一來,從劉邦一起兵就跟著他的那些窮哥們兒都相當有情緒了,他們覺得自己把腦袋掖到褲腰帶上,出生入死,到頭來,除了得了一個什么將啊尉的頭銜,其余的什么好處也沒撈著??刹皇锹?,不打仗了,他們這幫人還有啥用?朝廷本應(yīng)該設(shè)立一個右丞相一個左丞相。但劉邦就設(shè)了一個丞相府,由蕭何來擔任,全權(quán)管理朝政,下邊什么刑部、吏部等衙門一概沒有。劉邦給那些功臣名將分封的食邑大多不超過五千戶,卻單獨給了蕭何八千戶,隨后又多賞了兩千戶。為什么給他這么多呢?原因很簡單。劉邦多賞給他兩千戶時,是這樣說的:“你還記得不記得,我在泗水當亭長時,有一次到京城出差,沛縣的那些哥們兒都送我一樣的盤纏,唯獨你多送給我兩百錢,所以我今天多賞給你兩千戶!”

蕭何當時后背都出了冷汗,他早把這事忘了,想不到劉邦還記得這么清楚??梢姡@個人的心機該有多么深!

老話說:君臣可以共患難,不可以共享福。照理說,打下漢朝天下最大的功臣就是蕭何和韓信,但是,在劉邦的心里,他最不放心的就是這兩個人。

韓信的本事是劉邦的一塊心病,他總是害怕韓信會謀反。所以,他在封了韓信為齊王之后,覺得韓信就是齊國人,很容易在當?shù)匕l(fā)展自己的勢力,就又把韓信改封為楚王,并削掉了韓信的兵權(quán)。他還派人時時刻刻地監(jiān)視韓信的動向,聽說項羽手下的大將鐘離昧躲藏在韓信那兒,他假借巡游云夢,把韓信騙到陳城抓了起來。他本想以謀反的罪名一殺了之,可又怕證據(jù)不足,難以服眾,這才把韓信又降為淮陰侯,帶回京城,放在自己身邊看管起來。

沒過多久,陳豨在代地造反,劉邦親自帶兵前去平叛。偏偏這個陳豨以前是韓信的部下,跟韓信的關(guān)系很密切。陳豨被任命為趙國帶兵國相時,韓信剛剛從監(jiān)獄里出來,陳豨毫不忌諱地登門到韓信家探望告別,可見兩人關(guān)系之鐵。陳豨一造反,劉邦就立刻懷疑韓信可能是他的同謀,出兵前就囑咐蕭何和呂后提防韓信,可以便宜行事。這話是啥意思?就是把生殺大權(quán)給了他倆。

呂后是誰?就是那個挺有名望的呂公在沛縣白給還是泗水亭長的劉邦當媳婦的大女兒呂雉。就是這個女人讓一個開國皇帝戴了一輩子綠帽子,鬧得他到死都閉不上眼睛。

呂后心狠手辣。韓信的一個家臣犯了法,韓信想處死他。這個家臣的弟弟就跑到呂后那里去誣告,說韓信私通陳豨,準備謀反。這時候的韓信被軟禁在京城,手里沒有一兵一卒,行動處處受到監(jiān)視,他怎么造反?可是,呂后這個人心忒毒,她馬上把蕭何找來商量怎樣除掉韓信。蕭何認為韓信雖有私心,但不會謀反,不能聽信一面之詞,就把韓信殺掉。呂后冷笑道:“我已想好了一個辦法,假傳劉邦已經(jīng)剿滅陳豨的捷報,召集群臣在長樂殿慶賀,如果韓信心里有鬼,就會不敢前來?!笔捄握f:“好吧!”于是,呂后就派人去請韓信,結(jié)果,韓信果真以有病為由不來。呂后對蕭何說:“怎么樣?韓信他心里有鬼吧?”蕭何心里著急,忙說:“也可能是他真的有病?。 眳魏笳f:“那就煩你親自跑一趟,就知真假了?!?

蕭何急急忙忙地來到韓信的淮陰侯府,真心實意地對韓信說:“皇上平定了叛亂,這是值得慶賀的大事。你即使有病,也得堅持參加啊。再者說,滿朝的人都知道你跟陳豨的關(guān)系不錯,你若不去,難免叫人心生他想?!?

韓信一向很信任蕭何,聽他說得中肯,不好意思拒絕,就跟他一同來到長樂殿。哪知,一進大殿,埋伏在兩側(cè)的刀斧手就一擁而上,把韓信捆住。呂后沒容他分辯,立即命人把他吊到鐘室的梁上,用竹棍把他打死。

蕭何驚得呆住了,他沒有想到呂后竟會這樣殘忍地把韓信殺了。等他緩過神來,馬上想到,韓信雖然被殺了,事情還不能算完,皇上回來,說不定還要誅滅韓信滿門。相傳,蕭何離開了宴席,派人把韓信的一個小兒子送到了南越王趙佗那里,托其撫養(yǎng)。韓信的這個兒子長大之后,為了避禍,將自己的“韓”姓拆開,以右半邊的“韋”字作為自己的姓。從此,韓信的后裔就改姓“韋”了。這么說來,作為本書作者的我有可能就是韓信的后代了。

事情變得完全出乎蕭何的意料,他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劉邦聽到韓信被殺的消息后,馬上派使者從前線趕回來,褒獎蕭何,把殺掉韓信作為他的一大功勞,封他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還派五百名士兵做他的衛(wèi)隊。

這么一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事情就傳遍了天下。蕭何心里雖然不是滋味兒,可是,為了大漢天下的安危,自己作為國家二把手的丞相,背點黑鍋,受點委屈,也只有忍受了。

蕭何又是加官又是受賞,滿朝的官員都來道賀。唯有曾為秦朝東陵侯的召平前來表示哀悼。蕭何很不高興,又感到很奇怪。召平說:“相國您是個明白人,皇上冒著生命危險在外征戰(zhàn),而您卻安穩(wěn)地坐在京城里,不想想皇上為什么還要給您封賞,增配衛(wèi)隊呢?說白了就是您起了疑心。您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quán)傾天下,淮陰侯深受您的賞識,您都能騙他送死,皇上能不擔心您哪一天也背叛他嗎?給您配備衛(wèi)隊,名義上是保護您,實際上就是防備您。您應(yīng)該堅決辭掉封賞,把所有的家財都捐出去支援前線,皇上才能打消對您的疑心,否則,您就離死不遠了?!?

蕭何吧嗒吧嗒嘴,心里尋思過來味兒,召平說的話確實有道理,他就按照召平說的做了。這樣一來,劉邦果然很高興,但是,對他的疑心仍然沒有消除。

就在當年,淮南王英布見被封的幾個異姓諸侯王都被劉邦殺了,擔心自己也逃不過這種下場。他不想坐以待斃,就舉兵造反。英布是一員能征善戰(zhàn)的勇將,一般的人對付不了他,劉邦不敢掉以輕心,只好又親自出征。

這一次,還是蕭何坐鎮(zhèn)京城。劉邦出征之后,不斷派人回來,詢問相國都在干什么。

蕭何的一個門客看出了其中的說道,就對蕭何說:“您這樣下去,怕是離滅族不遠了。”

蕭何說:“你這話說得太玄乎了,我為國事盡心盡力,日夜操勞,寢食難安,怎會招此大難?”

門客說:“您想想啊,您的官已經(jīng)做到極品,沒有上升的地步了。當初在關(guān)中,您就深得老百姓的擁戴。這么些年您還一直做善事,老百姓對您的擁戴已經(jīng)超過了皇上。功高蓋主的后果可想而知?!?

蕭何說:“難道你是想要我不做善事而去做惡事嗎?”

門客說:“水至清則無魚,您善意地做一定的惡事,并不等于您就是一個惡人,而是證明您不是一個圣人,這樣,皇上能夠把您當作一個常人看待,對您就放心了。”

蕭何說:“依你所言,我該怎么辦呢?”

門客說:“我說的惡事并不是要您去搶男霸女、殺人放火,您只要用低價賒欠的辦法多買些田地,老百姓對您有了怨言,皇上就對您放心了?!?

蕭何按照門客的建議做了。果然,在劉邦班師回朝的路上,就有不少百姓攔路上書,狀告蕭何低價強行購買他們的土地房產(chǎn),數(shù)額高達幾千萬錢。劉邦心里很高興。等他回到京師,蕭何早到城門迎接。劉邦把百姓的上告書都交給他,他連忙跪下,等著皇上治罪。沒想到,劉邦卻笑哈哈地對他說:“朕不追究你的罪,只要你自己能給百姓一個交代即可?!?

蕭何一見皇上和顏悅色,絲毫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就趁機提出了一個建議,說長安地區(qū)人多地少,上林苑里有很多空地,請皇上能夠讓老百姓進去耕種,收走糧食,留下秸稈供養(yǎng)苑中的禽獸。不料,劉邦突然變了臉,大怒道:“蕭相國是不是接受了商人的賄賂,才敢為他們求取皇家的上林苑?”當下,命人把蕭何拉下去,鐐銬加身,投入了大牢。

蕭何沒想到,馬屁拍到了馬蹄上,被踢了一腳?;始业纳狭衷肥腔噬蠈iT狩獵游玩的場所,拿走皇上取樂的地方,豈不是太歲頭上動土,老虎嘴上拔毛嗎?

當然,蕭何坐了幾天牢就被放了。劉邦沒有正當?shù)睦碛芍嗡淖?,只不過是借此敲打敲打他,殺殺他的銳氣,叫他老實聽話而已。

劉邦就是劉邦,他把蕭何無端地抓起來,又無名地放了出去,話卻說得冠冕堂皇,叫蕭何感動得鼻涕眼淚一齊流。

劉邦說的是:“相國為長安百姓請求上林苑,是在為朕贏得民心。朕沒有答應(yīng)你,說明朕不過是桀、紂一類的暴君,而相國則是古今少有的賢臣。朕將你鐐銬加身,是想讓天下人都知道朕的過失,以此彰顯相國的功德?!?

這話說得太有水平,蕭何除了感動的份兒,就是拼著老命也值得為這樣的皇上效力。

蕭何最大的功績應(yīng)該是他為大漢王朝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規(guī)。這些東西一直為后續(xù)的各朝各代所沿用。

沒過幾年,劉邦死了,蕭何又盡心盡力地輔佐惠帝幾年,也臥病在床了。

蕭何在病重的時候,向惠帝推薦了一個接替他的人選,這個人就是一向自恃功高、看不起他,甚至不和他說話的曹參。蕭何的這種大公無私、不計前嫌的寬廣胸懷和高風亮節(jié)不能不叫人欽佩!

蕭何生前為子孫購置了不少田地和房宅。這些田宅都在窮鄉(xiāng)僻壤,房子的外面都沒有高大的圍墻。他說:“如果我的子孫后代都是明白人,就知道怎樣學習我的勤儉。如果他們不成器,就讓他們守著這些田將就過吧。若是大好的田宅也得被有權(quán)有勢的人家奪去?!?

這正是:

精忠為主心一條,嘔心瀝血勤操勞。

不貪榮華求國富,何懼頭懸殺人刀。

上架時間:2020-11-13 15:03:10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已經(jīng)獲得合法授權(quán),并進行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