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 第43章 帝堯師事尹壽 尹壽稱許由等四賢 瑪瑙甕遷入平陽 指佞草之奇異
- 第42章 帝堯以寶露賜群臣 大司農(nóng)籌備蠟祭 帝堯遇篯鏗 屈軼生于庭
- 第41章 帝堯遇赤將子輿 植物有知覺
- 第40章 厭越述紫蒙風土 閼伯 實沈兄弟參商
- 第39章 帝堯東巡 摴蒱之起源 帝堯初見皋陶
- 第38章 祝由科之方法 巫咸以鴻術(shù)為堯醫(yī) 越裳氏來獻神龜 開天辟地以后之歷史
第1章 編著例言
——本書人名地名及事跡,皆有所本,不敢臆造。
——地名之有可考者,并注明今地名,以便參考。
——古人之年齡世系,最為難明。本書于此,但據(jù)一家之言,不復多所考證。謬誤疏失,諒所難免。
——本書取材時,一事兩說,有歧異矛盾者,可兼用則委曲并存之,否則便舍去其一。
——洪水來源及黃河有無兩問題,純系作者個人之理想,亦即此書著手之動機。其說能否成立,亟盼當世大雅之教正。
——本書紀事紀言,大都代表古人,為四千年以前之人著想。其舉動見解,作如是觀。讀者當以歷史的眼光衡量之。
——小說以新奇為尚。此書多涉考古,未免聲希味淡。故中間加以議論穿插,俾作波瀾,以增興趣。
——近來中小學生,苦無良好之課外讀物,此點亦為本書編著動機之一。事必有據(jù),辭必求達,下筆時再三斟酌,庶青年讀此,于史地方面可以資印證,于國文方面可以資啟發(fā)。
——章回小說之回目例用偶句,但對仗之工整易,內(nèi)容之賅括難。與其買櫝還珠,毋寧據(jù)事直書,俾得一目了然。是以本書回目,專在標舉內(nèi)容,不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