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契訶夫短篇小說集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經(jīng)典導讀
《契訶夫短篇小說集》是契訶夫多年創(chuàng)作的結(jié)晶,也是世界短篇小說史上的瑰寶。其作者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是俄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著名小說家和劇作家。雖然契訶夫已經(jīng)去世一個多世紀了,但他的作品并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失去光輝,反而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
契訶夫是一個嚴謹而又勤奮的作家,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多部戲劇,并因此享有戲劇家的美譽;更撰寫了多篇論文,內(nèi)容涉及社會問題、哲學問題等多個方面;當然,更重要的是他寫出了450余部中短篇小說,這些篇幅不長的作品奠定了契訶夫文學大師的地位。他的短篇小說內(nèi)容豐富,反映的社會生活面極其廣泛,雖然人物眾多,但個個形象鮮明、生動可感。在寫作技巧上,契訶夫精益求精,這使得他的短篇小說具有了獨特的藝術魅力。
契訶夫?qū)π∈忻竦挠顾?、保守、空虛、自私和麻木的特性有著刻骨的憎恨。他深刻了解小市民的弱點,那就是既貪婪,又好逸惡勞;既向往奢華的生活,又膽小怕事。這些小人物對人類、對未來很少關心,只在身邊百無聊賴的瑣事上尋找刺激。契訶夫的小說善于通過對這些小人物幽默可笑的描寫進行藝術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他的作品結(jié)構(gòu)緊湊、情節(jié)生動、筆墨詼諧、寓意深刻。這些作品或嘲弄官場丑態(tài),或調(diào)侃人生尷尬,亦莊亦諧,妙趣橫生。
在《套中人》一篇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的別里科夫形象。契訶夫讓“套中人”晴天雨天都帶上雨傘,戴著墨鏡,豎起領子,戴上套子,鉆進帳子,使其成為一個漫畫式的人物。別里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在客觀上卻起著為沙皇專制助紂為虐的作用。他轄制著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使整個鎮(zhèn)上的人“透不過氣”??梢哉f,他就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但也是受害者。
從藝術角度來看,諷刺手法的大量運用是該小說最大的特色。作者首先以夸張的筆墨給別里科夫畫了一張惟妙惟肖的漫畫,接著運用巧妙的對比手法,將他荒謬絕倫的思想和他一本正經(jīng)的語言構(gòu)成對比,讀來使人忍俊不禁。
《胖子和瘦子》是一篇幽默短篇小說,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小人物的猥瑣和軟弱。小說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樣兩幅畫面:一幅是,瘦子帶著他的妻子和瞇著一只眼睛的兒子,在火車站遇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胖子,熱情擁抱,彼此親吻。瘦子不厭其煩地介紹自己的家庭、個人現(xiàn)在的情況。整個畫面中氣氛異常親切。另一幅是,胖子說自己已經(jīng)做到三等文官,并且有了兩個星章。這使剛當了科長不久的瘦子大吃一驚,并因此出現(xiàn)了一系列的變化:尷尬—慚愧—佩服—奉承。胖子最后只好扭頭告別,在瘦子一家畢恭畢敬的目送下離去。整個畫面的氣氛是緊張、拘泥和冷索的,讓人感到陰晦、渾濁而氣悶。作者通過這兩幅氣氛不同、基調(diào)不同、色彩不同的畫面,給人們勾勒出一幅惟妙惟肖的19世紀末期俄國社會的世俗圖,酣暢淋漓,入木三分。
在《跳來跳去的女人》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高度概括的典型人物。女主人公奧莉加有一套據(jù)以行事的生活觀念:人的美、人的價值就在于他的不同凡響。而她的丈夫戴莫夫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醫(yī)生,于是她整天都在尋覓英雄。女主人公雖無惡意,但她卻在不斷損害著自己的丈夫。小說進入尾聲時才點出真正的英雄原來就是在故事中一直充當配角的戴莫夫醫(yī)生。他之所以美就在于他雖然才智出眾,卻從未自命不凡,他總是默默無聞地盡著自己的義務,甚至不顧自身安危去搶救病人。這樣一個在平凡勞動中完成著不平凡事業(yè)的人物在死后才被發(fā)現(xiàn),得到承認。契訶夫一方面贊美了普通勞動者的心靈美,另一方面則鞭撻了那種蔑視勞動、欺名盜世、心靈空虛的人物。
《小官吏之死》寫于1883年,小說情節(jié)簡單。作者在這篇小說里只講述了小官吏打噴嚏之后被將軍的一聲吼活活嚇死的故事。小官吏謹小慎微,膽小愚昧,簡直到了變態(tài)的地步,作者寥寥幾筆便塑造了生活沒有安全感的小人物形象,同時對這個小人物的懦弱無能表達了同情之心。
《苦惱》是契訶夫早期創(chuàng)作中的一次藝術上的飛躍。小說構(gòu)思了這樣一個結(jié)尾:人無奈地向馬兒訴苦。這強烈地渲染著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度f卡》可以說是《苦惱》的姊妹篇,小說描寫了九歲童工被力不勝任的工作折磨得筋疲力盡,還要受店主的打罵和凌辱,在無處申訴的情況下只好偷偷給爺爺寫信求救。萬卡的天真心靈、做學徒生活的苦楚、對祖父和故鄉(xiāng)的眷戀,這一切都巧妙地互相穿插和滲透,使讀者深深地同情小萬卡。正是在這樣的作品中,歡樂俏皮的契訶夫逐漸成長得嚴肅深沉。
《變色龍》是契訶夫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在這篇小說里,他以精湛的藝術手法,鞭撻了小人物身上十足的奴性。一只小狗咬了金銀匠的手指,巡警督察官奧丘蔑洛夫?qū)偎镜呐卸ㄍ耆Q于狗是不是將軍家的,根據(jù)這一基點而不斷改變自己的面孔。在短短的幾分鐘內(nèi),主人公奧丘蔑洛夫經(jīng)歷了六次變化。如果狗主人是普通百姓,那么毫無疑問弄死小狗,株連狗主,中飽私囊;如果狗主人是將軍或?qū)④姼绺?,那么他奉承拍馬,邀賞請功。他諂媚權貴的本性是永遠不變的。因此,當他不斷地自我否定時,他是那么自然而迅速,不知人間還有羞恥二字!作者的諷刺是那么辛辣,讓人拍案叫絕。
……
在這一篇篇短小精悍的作品中,契訶夫讓我們看到了19世紀末期俄國社會的全貌,這個社會龐大復雜,它是丑惡的、陰暗的、骯臟的,但同時也是可憐的、矛盾的、充滿希望的。在這個復雜的社會里,充斥著形象各異的人物,無論是壓迫者還是被壓迫者,無論是統(tǒng)治者還是被統(tǒng)治者,他們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繁衍,用他們的喜怒哀樂豐富著這幅俄國社會大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