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崗村的年輕人
最新章節(jié)
- 第9章 彼岸的花朵和一個人的新歷史主義(4)
- 第8章 彼岸的花朵和一個人的新歷史主義(3)
- 第7章 彼岸的花朵和一個人的新歷史主義(2)
- 第6章 彼岸的花朵和一個人的新歷史主義(1)
- 第5章 Disillusionment(3)
- 第4章 Disillusionment(2)
第1章 自序
那一枚枚紅手印原來是一粒?;鸱N哦……
——作者
外婆家在鳳陽,我們叫老娘舅家在鳳陽,所以鳳陽沒有少去,那里的鄉(xiāng)音民俗是浸在骨頭縫里的。
多次去小崗,一直關注兩個大學生。后來,他就成了我小說中的兩個人物:關子良和螺螺。
在關子良這個人物身上,我想得比較多,也傾注了大半心血:這是一個既有村莊榮譽感的年輕人,也是一個有歷史判斷和強烈突圍欲望的年輕人。
一場愛情的流產(chǎn)使他看到,土地養(yǎng)不活人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戀人的毅然離去又使他強烈地感受到時代對舊式村莊的嘲弄和苛求——土地養(yǎng)不起人已成了不爭的事實。為此,他離開了生他養(yǎng)他的那個村子。
令我刮目相看和感動的是,關子良在外的所有打拼都是為了證明而不是為了逃離。那就是:無論在哪里,無論做什么,無論碰到什么,他都以自己是一個小崗人為榮,以一個敢打敢拼、敢為人先、自尊自愛的小崗人要求自己。為此,在失敗中,他沒有頹勢而下;在幻滅中,他沒有趨炎附勢,更沒有在思想上流離失所,而是把自己在多次挫折中受到的錘煉、得到的見識又帶回了那片土地,而外面的浮華和奢靡也沒有沾染到他那顆樸素的心。為此,他帶領小崗村青年創(chuàng)業(yè)聯(lián)合會為小崗奮斗時,顯得那么無私,那么無畏,那么“無情”,甚至不顧一切。
關子良一定是一個有缺點的人,比如創(chuàng)業(yè)時,他的身上還有許多浪漫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對小崗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缺乏更大維度的把握,思想上也有許多不切實際的地方,有時又過于敏感、沖動和偏激,甚至比較自傲和草率,唯有如此,才會讓我得到慰藉,才會讓讀者得到慰藉,因為,我要說的是一個真實的年輕人,而不是一個生于概念,死于理念的人。但是,無論這個人物身上有多少缺點,無論這個人物在創(chuàng)業(yè)中會碰到多少觀念上的阻斷,都無法撼動小崗作為中國農(nóng)村改革第一村的這個事實,不能動搖新一代小崗人再行改革之舉,再造改革勝景的信念。相反,所有這些卻更加驗證了這段歷史的硬度和含金量,這或許才是塑造這個人物的最為重要的意義。
當然,這是一部小說,不是一部紀實文學作品,更不是新聞。小說是講究虛構美的,關子良僅僅是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小說中的人物是講典型化的,是一只多棱鏡,其價值判斷是多元的,空間也是巨大的。也就是說《小崗村的年輕人》對于我來說只是一個喻體,這些都是閱讀的基本準備,這些,或許可以作為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一種契約,否則,關于本次的閱讀有可能流于失敗。
其實,我想說的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你對小崗的了解大多來自新聞或者帶有新聞性質(zhì)的報告文學,今天,當你再看小說中的小崗和小崗人的后代,可能會有一種懸置感,有一種不適。
就如眼鏡,戴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