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前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古希臘寓言的總集,相傳由伊索創(chuàng)作,再由后人集結(jié)成書。但也有人認為并無伊索其人,只是古人假托其名將一些民間故事結(jié)集成書。《伊索寓言》膾炙人口,并對歐洲的寓言文學影響很大。但是關(guān)于伊索本人的生平,少為人知。據(jù)西方的傳說,伊索約活動于公元前6世紀,是一個奴隸,其貌不揚,善講寓言故事,后來以博學多聞被雅德蒙家釋放,成為自由人,可以參與公共事務(wù),也曾游歷希臘各城邦。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人們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文學價值并不亞于《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和“古希臘三大悲劇”?!兑了髟⒀浴吠ㄟ^生動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類生活狀態(tài),或隱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類的種種秉性和品行,多方面凸顯了古希臘民族的性格。其中的各則小故事文字凝練,想象豐富,語言平實而不失詼諧幽默,融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此成為世界上流傳廣泛的經(jīng)典作品。

《伊索寓言》里面的角色大多是擬人化的動物,它們用人的方式來表現(xiàn)其行為舉止。作者借以形象化地說出某種思想、道德觀或生活經(jīng)驗,使讀者從中得到教育。同時《伊索寓言》將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思想徹底表現(xiàn)出來,從很多故事中,可以發(fā)現(xiàn)當時的社會問題,揭露了古希臘社會的黑暗之面,比如在各個小故事里,獅子、豺狼、毒蛇、鱷魚和狐貍象征著統(tǒng)治者,他們殘暴專橫,對人民姿意巧取橫奪。

《伊索寓言》中也有很多故事是對古希臘人的生活經(jīng)驗和教訓加以總結(jié)?!洱斖觅惻堋犯嬲]人們要謙虛謹慎;《狐貍與烏鴉》嘲笑愛慕虛榮的行為;《狐貍與葡萄》譏謹了無能者自欺欺人的安慰;《公雞與鷹》告訴人們要知道“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狼來了》告誡人們說話要誠實……

《伊索寓言》思想深邃、篇輻短小、比喻貼切、精采生動、語意深遠,后人經(jīng)常仿效和引用,很多著名的文學大師也會從中汲取營養(yǎng)。比如錢鐘書,他以諷刺的手法,說“看了《伊索寓言》,也覺得有好多淺薄的見解,非加以糾正不可?!彼e“螞蟻和蟋蟀的故事”為例,蟋蟀餓得半死,向螞蟻借糧,螞蟻說:“在夏天唱歌作樂的是你,到現(xiàn)在挨餓,活該!”錢鐘書以為這樣的結(jié)論有問題。錢鐘書又引盧梭在《愛彌兒》卷二里反對小孩子讀寓言,“認為有壞心術(shù),舉狐貍騙烏鴉嘴里的肉一則為例,說小孩子看了,不會同情被騙的烏鴉,反會羨慕善騙的狐貍。”其實錢鐘書是在借題發(fā)揮,借古諷今,有問題的不是《伊索寓言》,而是當時的世道人心。

雖然西方社會大多認為伊索是寓言的創(chuàng)始人,不過早在伊索生前的一兩千年前,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便有了動物寓言,動物常是寓言故事的主角,除動物之外,植物、工具和自然現(xiàn)象也是寓言故事的主角,根據(jù)目前的資料和研究成果,蘇美爾人的動物寓言很有可能是《伊索寓言》的原型。

《伊索寓言》里每個故事結(jié)尾,通常以幾句教訓作結(jié),以一書而觀天下,進而省自身,何樂而不為?愿讀者在本書中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鑒。

品牌:聯(lián)合讀創(chuàng)
譯者:鄭澈
上架時間:2019-08-12 15:52:01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聯(lián)合讀創(chuàng)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